山西旅游资源这么丰富,为什么很少有人去山西旅游?


在知乎有这样一个问题:山西旅游资源这么丰富,为什么很少有人去山西旅游?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查数据来看这个问题到底成立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2019年疫情之前的山西旅游数据。根据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2019山西实现旅游总收入8026.92亿元。高于邻居陕西的7211亿元,低于邻居河南和河北的9000多亿元。

总体来看,一个三千万多人口且经济不发达的省份能够有这样的表现已经十分不错。

其次从旅游人数来看,表现不如旅游收入但也相当不错。2019年山西具体旅游人次并未公布只说了相比于2018年同比增长10%,估计2019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数在5.5亿人次。且省外游客量平分客源市场,占比分别为43.91%、56.09%。

这样的成绩对于山西省这样来讲还不错。

很少有人去山西旅游这个问题在旅游数据面前不攻自破。

然而,山西旅游业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文化大省的所有潜力,旅游业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


01

首先,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不足。

山西的旅游资源主要以古建筑文物为主。山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宝库”,现存共有28027处古建筑文物,其中宋辽金之前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75%,元代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80%,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则全部位于山西。此外,山西共有国保文物数量538处全国排名第一。

而2021年山西GDP全国排名20,财政收入全国排名14。

古建筑和文物的修复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

山西古建筑和文物数量之多,以及财政收入的有限就注定了很难完全保护到每一处古建筑。

而除了那些名气较大的古建筑,例如:应县木塔、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外,山西还有众多不那么知名古建筑和文物。这些没有名气的古建筑大多分布于田野乡间,农村居民区的小巷子。

由于整个山西省经济实力有限,无法完全保护以及修复这些不那么出名的古建筑。

短视频博主金华城事分享到在山西国保级古建筑的待遇。视频里,这座始建于唐朝的文笔塔是国家级保护文物,其待遇也只是在玉米地的周围围了一圈渔网,旁边用毛笔写着文物保护栏,禁止靠近。

国保级文物尚且如此,可见还有更多的古建筑被忽视。

同时,对于古建筑保护和修复的不上心,许多古建筑正在消失。去年的一场大雨,损坏了许多古建筑,而早在这场大雨之前,山西的古建筑就已经破坏严重了。

在很多小村子里的古庙内,彩塑雕像和壁画没有得到保护,暴露在空气外,受到自然严重侵蚀。古建筑以及文物被人为偷盗售卖的情况严重,拆迁工程破坏古建筑的新闻层出不穷。

很多默默无闻的古建筑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保护而破坏严重以至于彻底消失。


02

此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景点周围配套措施不完善。

有限的资金和人力全都投入到知名的旅游景点上,许多知名度不高的古建筑只能荒废在田间地头和小巷子里。

例如,许多太原本地人都知道的景点—多福寺,在外省游客中间知名度并不高。多福寺始建于唐朝,宋末被毁,后历经多次重建。室内的雕像和壁画栩栩如生,精巧华美。


然而,景区周围的交通却很不方便。

周围也没有一个便利店和小饭馆,只有三三两两的小摊贩。如果外省游客去游玩,需要从市区坐很远的公交,还要爬上很久的山,非常不便。

而知名景点晋祠,如果从市区去晋祠只有一条公交线路且距离遥远,景区周围的餐馆和酒店也很少,对于外地游客来讲并不方便。


03

其次,宣传力度也不够。

当谈起山西时,你能想到什么?

绝大部分人都会说煤和醋,然而山西不止煤和醋,更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过去几年里,一大批城市借助抖音短视频爆火成为网红城市。例如,西安与抖音平台合作,接连打造“摔碗酒、“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等火爆IP,成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此外,河南也借助唐宫夜宴等节目在传统文化上不断挖掘,用年轻人喜欢的形式展现出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收获了众多好评。

然而,山西并没有利用好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短视频平台和新媒体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没有反哺到旅游人数上 。在旅游景点的开发运营以及打造旅游品牌上也做得不好。


04

再次,山西旅游资源分散,交通条件亟须改善。

山西的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平均,几乎每个地级市都有一两个知名景点。例如,北边的大同有云冈石窟和应县木塔,忻州有五台山,省会太原有晋祠,晋中市有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南边的临汾有壶口瀑布,晋城有皇城相府。

旅游资源的分散就意味着游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而中国最长的假期国庆节也才七天,只够勉强走马观花地看完山西比较著名的景点。

同时,这也意味着游客还需要花费更多的钱在交通和住宿吃饭上。相比于旅游景点集中的西安,市区内交通方便,只需要三天就能在西安玩个够。

而一旦各个景点之间的公共交通不方便,要么游客只能选择自驾游和租车,要么只选择一两个知名景点游览,这都影响着游客整体的旅游质量。


05

山西旅游存在观赏门槛,走马观花式游玩不适用于山西旅游。

同时,在互联网平台的推动下,现在年轻人更喜欢打卡式的游览。在旅游地选择时,更依赖于互联网的人气和热度,往往选择那些火爆一时的网红城市。

并且,在旅游时不再满足于纯粹的观光游玩,更倾向于能够提供吃喝玩乐,购物打卡和旅游观光结合在一起的城市。比如,成都、重庆、长沙、西安等网红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性美食和打卡的地标。

而山西,因为宣传力度的不够,配套设施的不完善等,没有知名旅游IP、省会城市经济不发达等诸多问题导致自己无法重复网红城市的路线。往往在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被忽视和遗忘。

更为致命的是,山西的旅游资源以古建筑和文物为主。这对于游客而言有一点的门槛,如果游客不懂文物和古建筑相关的历史、建筑以及艺术等知识,很完全难领略到其中的文化背景和艺术之美。

这种门槛导致山西的旅游景点在年轻人中不具备吸引力,往往去过一次就不愿意再去。

因为古建筑数量之多,很多只是打卡式游览的游客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逛完了王家大院就不想去乔家大院,逛完了晋祠和平遥古城就不想去那些不太知名的寺庙祠堂了。

这种集娱乐购物,观光游玩为一体的打卡式游玩很适应快节奏的社会和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拍照分享的年轻人。但是却不适应于山西的旅游景点,山西的旅游景点需要沉浸式的深入游览。

所以,这就需要山西省在旅游文化资源上多多开发创新,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展现古建筑和文物背后的文化底蕴,用普罗大众更喜欢的方式吸引游客,而不是指望着游客自己看书本和手机去翻阅那道观赏门槛。


山西旅游业的问题很多,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

但是除了钱以外,疫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发展好旅游业对于山西来说依旧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但是,我们能看到山西在旅游业的发展上也一直在进步。

这几年,山西不断修建高铁和地铁,整个省份的交通条件改善不少,省会太原的城建面貌也焕然一新。同时,修复了太原古县城、鼓楼街等景点,也修建了方特这样的游乐园。

前不久,山西将在“十四五”期间为全省文物系统县以下基层文博单位免费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的新闻冲上热搜,再到最近的新闻:山西省的钟楼步行街、太原古县城、平遥古城、忻州古城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从这些新闻里可以看出,山西正在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山西省旅游业的完善和成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历史和文化资源丰厚的山西省。


看完这篇文章,再提起山西,希望你可以想到许多知名的旅游景点以及山西省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不是煤和醋。

山西丰富的古建筑和文物不仅是山西省的文化资源,更是广大中国人民的文化资源。

如果有时间,去山西看看吧,去看看雄奇精妙的悬空寺,去看看宁静美丽的五台山,去看看古朴沧桑的平遥古城,相信这趟旅行是值得的!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山西   旅游资源   山西省   景点   旅游业   旅游景点   文物   古建筑   游客   旅游   山西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