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将火星叫荧惑星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水星的第二小的行星,为太阳系里四颗类地行星之一,是现代科学家们重点研究的一颗星球。

欧洲古称火星为“马尔斯”,古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也被称为“红色星球”。古汉语中称之为荧惑。

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95.3%),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火星上有太阳系已知最大的山—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峡谷—水手号峡谷。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形状不规则,可能是捕获的小行星。根据观测的证据,在火星观察到类似地下水涌出的现象,南极冰冠有部分退缩,雷达数据显示两极和中纬度地表下存在大量的水冰。

荧惑即火星。由于火星呈红色,荧荧像火,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我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火星表面因为地表被赤铁矿(氧化铁)覆盖,因此呈现橘红色,火星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

火星在古代称为“荧惑”,在道教信仰中火星一般是指火德星君或者火神祝融。

南方火德星君即火神,中国民间信仰之一。这一说法起源于汉代的四方神之说:“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南方之神主火,便称火神为火德星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荧惑   火星   东向   火神   古罗马   太阳系   地表   行星   峡谷   星球   古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