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A 平台稳步推进—拯救者 R9000X RX6600s 版评测

市面上目前可选的双 A 平台轻薄游戏本并不多,上个月拯救者一下发布了两款机型四个配置,其中 R9000X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对它有些疑问,A+A 的性能表现到底好不好?能耗表现的怎么样,拯救者对双 A 平台的优化如何,还有争议比较大的扩展性问题。

近期我们也拿到了 R9000X 入门版,它实际表现到底如何?这是 MDT 对它的完整评测。

*/全文基于 R9000X,R7 6800H + RX 6600s,512GB SSD,16G DDR5 内存, 2560*1600 分辨率,首发价 8299 元。

设计与体验:

R9000X 与我们之前测试的 Y9000X 是同模异平台设计,所以在外观上除了 C 面贴纸外没有什么区别,但相比上一代来说,R9000X 2022 版还是做了很多优化的。

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由于 2021 版外壳采用了 D 包 C 的设计,因公差问题导致边缘会隔手,在 2022 版上已经解决了,整体做工和质感也提升了不少。

拯救者的 ID 设计是那种属于比较耐看的类型,由于加强了散热 2022 款要比上一代厚也重了一些,达到 1.69mm/2.21kg,不过在视觉上依旧给人一种很薄并且不算重的感觉。

这一代的 R9000X 屏幕提升很大,首先是由上一代 15.6 英寸 16:9 换成了 16 英寸 16:10,所以它的边框相比上一代更窄,尤其是下吧更小了,屏占比更是达了 93.3%,在一众游戏本中属于出类拔萃的级别。

屏幕素质相比上一代也提升了不少,手中这台 R9000X 的屏幕来自华星光电(MNG007DA1-E),亮度由 300nits 提升到了 500nits,加上雾面屏低反射率,即便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下屏幕依旧有不错的观感。因为增大了纵向空间,分辨率也来到了 2560*1600,刷新率依旧给到了 165/60Hz 自由切换。

在其它方面,原有的 DC 调光、杜比世界,3ms 响应、100%sRGB 色域,能给的都给了,并且还新增了 X-Rite 色彩管理,以及硬件级 TUV 低蓝光认证,所以它的色彩表现也要比上一代更好。

键盘延续了以往拯救者系列所有优点、很容易上手的布局。全尺寸方向键、数字小键盘、独立的指纹电源二合一键,这些都是游戏用户非常喜爱的设计。还有 Fn+Q 快速切换性能、Fn+R 切换 60Hz/165H 刷新率,快捷键非常使用,整个键盘的设计几乎没有槽点。

Modern Standby 功能不知道多少用户会用,我觉得它跟 IR 摄像头一起使用会更配一些,不过反正 R9000X 已经给你了,怎么也比没有强。

这一代的 R9000X 在接口和内部扩展性上有些一言难尽,我们先来看接口。后方由于 GPU 供电设计的原因,相比上一代少了一个 USB A 口,还剩下两个 USB A(3.2Gen2)和 1 个 HDMI 2.1,及 DC 电源口。

之前测试的 Y9000X 左侧是给了一个雷电的,所以其实还挺盼着 R9000X 也能上个 USB 4,毕竟上了锐龙 6000 系列,结果也是让人遗憾的,依旧是两个 USB-C(3.2Gen2+DP1.4)。

右侧还是一个大 SD 读卡器+耳麦接口,以及摄像头开关,所以综合来看,2C3A1HDMI 还给了 SD 读卡器,虽然日常也够用但不升返降多少有些遗憾。

内部设计:

底部的拆解方式与上一代是相同的,拆解也非常简单,拧下底部八颗螺丝就能轻松去下底壳,看到完整的内部结构:

R9000X 2022 版散热系统相比上一代是明显增强了不少,双风扇 2 近 4 出设计,热管也提升到 1 根 D10+2 根 D6+2 根 D5,光热管数量就达到了 5 根,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内部温度快速导出,也能让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它的风扇也是可以拆解,方便日后清灰除尘,可以看到风扇叶片很密集并且呈现流线形,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噪音的同时提升风量。

我们近一步拆解就能看到光 GPU 供电就已经达到 11 个(9+2),后方原有的 USB A 接口被两颗占据,下方原有的 M.2 也同样如此,按发布会上官方说法就时 AMD GPU 供电太过豪华,而 R9000X 主板面积又有限,所以去掉一个 A 口和 M.2 也是迫不得已。

所以在扩展性上这一代也有些不足,仅有一个 M.2 硬盘位和一个内存插槽可供更换。

好在今年的硬盘素质相比上一代有成倍提升,我手中这台硬盘来自三星的 PM9A1,最大读能达到接近 6.7GB/s,最大写也达到了 4.8GB/s,长时读写的表现也很稳定。

散热及噪音:

上一代 R9000X 搭载的是 R7-5800H,2022 版则来到了 ZEN3+架构的 6800H,6nm 工艺 8 核 16 线程,最大频率由 4.4Ghz 提升到了 4.7GHz。按照惯例我们先对它进行连续 R15 跑分测试,目的就是为了直观地展现出 CPU 单独负载性能变化:

从图中我们能看到,上一代 R9000X 的稳定性表现就非常出色,2022 版同样没让我们失望,R15 最大值为 2232cb,与最小值差值仅为 81cb,30 次连续跑分成绩波动非常小,相比上一代在性能提升的同时,长时负载依旧很稳定。

在连续跑分的测试过程中,我们也记录了 CPU 功耗、温度和频率以及近/出风口的温度变化,你可以看到最开始时它的功耗可以冲到了 92W 附近,最终长期也能稳定在 82W 左右,此时 CPU 温度已经达到 100 C , 频率给的也很高,达到了 4.11Ghz。

我们进一步通过机身出风口的温度判断它的散热效率,我们认为出风口温度越接近核心温度,就意味着散热效率 K 越高。

最终,R9000X 2022 版实测 K 值达到了 1.57 的水平(轻薄本 0.6,游戏本 1.5),相比游戏本的平均值要高一些,散热效率也比上一代有所提升。

我们再来看搭载的这颗 RX 6600s 的表现,在单烤 GPU 时它的功耗能达到 80W,与官方标称一致,此时 GPU 温度仅达到 66 C。

双烤因为 AMD SmartShift 技术会动态调节 CPU/GPU 功耗状态,GPU 可以一直稳定在 80W 附近,CPU 在 46~63 之间动态调节,此时 CPU 稳定同样已经顶到了 100 C,GPU 在 71 C,整体的温度调教非常的激进。

而键盘的表温度控制,我们可见的一代比一代好。最高温比上一代低了近 5 C,而且依旧位于功能键上方,并不在核心区域,所以不会对正常使用造成影响。简评的平均温仅有 36 C 左右,左右手(点 1/2)的温度也并不高。

噪音方面也同样比上一代出色,虽然低了不到 2dBa,但不得不说已经比大多游戏本低了很多,而且相比上一代也是有进步的。另一方面,不管是键盘表面温度还是噪音,我们测试的都是极限状态所能达到的最大值,而在日常使用中很少能用到 CPU+GPU 双满载情况,所以 R9000X 在大多数情况噪音和温度变化几乎可以做到让人忽略。

理论性能及游戏实测:

ZEN3+架构的机器其实我们也测试了不少,CPU 的高能效以及 RDNA2 架构的核显性能表现相当出色。从参数上看,R9000X 搭载的这颗 RX6600s 定位是在 RTX 3050Ti 与 3060 之间。

在 3DMARK TIME SPY 的测试中,R9000X 搭载的这颗 RX6600s 成绩做到了 8120,我们也对比了 50Ti/60 的平均成绩,GPU 相比 50Ti 提升近 34.5%,整体与 60 差距已经并不是很大。

在 FIRE STRIKE 的对比会差异会更加明显一些,RX6600s 显卡分数已经达到 22237,物理分为 25550,综合也达到了 9105 ,整体表现可以说已经很好了。那它实际游戏表现会如何,我们直接进入实测。

在游戏测试前,我们在 Legion Zone 控制中心中将显卡切换为独显直连,并将电源状态调整为野兽模式以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我们分别测试了 R9000X 在 FHD 和 QHD 两种分辨率下的游戏表现,首先是极限竞速地平线 5:

RX6600s 这块显卡因为相对比较入门,显存也仅有 4G,所以在 QHD 下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在我们以往测试的“超高”画质下仅能做到 37FPS,降一档画质后帧率提升到 87FPS,瞬间变的流畅起来。

在 FHD 下也同样如此,高画质可以做到 101 FPS 的帧率,相比 QHD 下提升 16%左右。

古墓丽影:暗影

在古墓丽影暗影中,QHD 高画质下做到了 66FPS,基本已经算是能玩了,而在 FHD 帧率下提升达到 57.6%,104FPS 已经算是很流畅级别。

彩虹六号:围攻

彩虹六号对于 RX 6600s 来说根本没什么压力,在 QHD 高画质下也能达到 194FPS,FHD 下则做到了 287FPS,最低 FPS 也达到了 218,类似的 FPS 游戏可以完美的发挥出 165Hz 高刷屏优势。

最后,我们也测试了看门狗军团、刺客信条、赛博朋克与以往测试数据作为横评对比,可以看到 R9000X 搭载这颗 RX6600s,虽与高功耗版 3060 有些差距,但对比某些残血版优势还是挺明显的,表现同样也要高于 50Ti。从上边的数据我们也能看出,相比于 3060 能运行的游戏,因为 RX 6600s 最大的短板在显存,只要你愿意降低一档画质,大多数游戏流畅运行还是没什么大问题。

A+A 生产力表现:

对于标压+独显的机型,像 OFFICE 套件这些我们就不再做过多描述,秒开秒加载不卡顿就对了。

再复杂一些的 Procyon 模拟 PS 和 LR 测试中,图像修饰能做到 7553 的成绩,表现已经超过了之前测试的 i9-12900H + RTX 3060 机型,它的弱项依旧是批处理器中的“脸部辨识”,这在之前 AMD 平台测试中也多次提到。所以如果纯是做图片修饰的话,R9000X 完全能满足绝大部分需求,而视频编辑 3246 分就显得有些中规中矩。

最后,再来看一下工程类软件测试,我们也对比了之前测试的 12900H+3060 整机功耗 145W 的机型,可以看到 3060 能做的 RX6600s 都能做,并且不表现并不差,而像 snx-04 这类 Nv 弱项(非专业卡),RX6600s 表现的也非常出色,相比 Nv 卡来说,A 卡更加万精油一些。

充电和续航:

R9000X 的电池容量与 Y9000X 同为 99.99Wh,已经达到了民航最大携带值。单 A 之前我们测试能效比非常高,这次来看双 A 又会如何。测试方式与之前相同,屏幕亮度调整到 115nits,开启 WiFi,显示模式为混合,性能为省电模式。

PCMARK10 实测现代办公能做到 9H21MIN,每小时大概 10.7W,相比之前测试的 Y9000X 仅低了 1.8W,没有预期中的那么好。其主要原因与双 A 软件优化有很大关联,之前 Y9000X 我们测试的是 iGPU 纯核显模式,而 AA 版目前仅支持混合模式,期待后续进一步更新优化。

最后再来看快充,从图中可以看到 R9000X 在快充方面的表现真的是非常出色,99.99Wh 的电池 65 分钟就能充满,15 分钟就能充至 50%,32 分钟充至 80%,充电效率极高。

MDT 总结

综合体验下来,可以感受到 2022 版整体的做工和质感、屏幕相比上一代 R9000X 都提升了不少,还有键盘温度和噪音的控制也很出色,设计方面的缺点也就是它只有一个硬盘位了,R9000X 发布会上到也并没有对它遮遮掩掩,这点值得表扬。

在大家更关心的性能方面:

即便是 RX6600S 这个入门版本 R9000X, 在游戏和生产力表现并没有意想中的那么差,游戏帧率强过 50Ti,甚至残血版 60,而在一般的生产力测试中,不管是 I 还是 A,都很难拉开明显差距,区别最大的还是一些工程类软件场景,A 卡相比 N 卡的各种刀法就要实在许多。

当然,整体的软件功能方面,双 A 版 DDG 不如 I 版做的全面,比如不支持独显直连热切换,能耗控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只能等等看之后会不会更新了。

所以综合来看,同样是 9000X, 同样是 8000 左右的价格,你会选择 3050Ti 还是 6600S 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三星   功耗   稳步   噪音   出色   温度   键盘   屏幕   性能   测试   平台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