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电力,正在加急输往中国,中俄两国用行动,再次达成双赢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多地电力告急,关键时刻,俄罗斯依照原价格,加大了对中国电力出口。而这件事,也是中俄近年来在多领域拓展合作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再次验证了两国加强合作互补的必要性。

据俄罗斯《记者报》报道,俄罗斯经济学专家康斯坦丁·德文斯基日前指出,近几个月来,俄罗斯加大了对中国的电力出口。在中国多地发生缺电、限电的8月份,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了约4.8亿千瓦时的电力,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0%。

资料显示,俄罗斯目前是中国第一大电力进口来源国,去年10月我国东北出现电力短缺之时,俄罗斯同样加大了对中国的电力出口,当时对华出口量直接翻了一番,而且同样是不涨价。诚然,俄罗斯的电力出口主要是通过远东—黑龙江的路线,受益最大的是东北地区,这次缺电的四川、重庆等地受到的辐射影响较小,但这背后体现出的中俄合作的大势却一点也不小。

可能有人会问,中国那么多发电厂,很多地方甚至是电力过剩,为什么还要从俄罗斯买电?

简单来说,有三个原因。第一,中俄电力能源互补性强,且具有地缘临近优势。虽然中国是全世界电力生产量最多的国家,但中国也是全世界用电量最大的国家,人口基数大、制造业迅猛发展两方面原因让中国的用电量以每年超过10%的增速在上升。用电需求的高速增加,必然会带来缺口,而进口电力就是对这些缺口的必要补充。

地理上,俄罗斯远东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发电量很大,但那里却不是俄罗斯人口和工业聚集的地区,电力过剩现象非常严重。而黑龙江毗邻俄罗斯远东地区,可以非常方便地承接俄罗斯电力的输入。进口俄电不仅可以缓解当地的缺电问题,还能减少火力发电对当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第二个原因是俄罗斯的电价具有价格优势。2019年,俄煤进口电价约为每度0.26元,而黑龙江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度约为0.37元,比俄罗斯进口电价高出40%。

此外,中俄之间的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创造了条件。早在2016年,中俄双方就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成立合资企业,中方在其中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俄罗斯电网的建设及升级改造,并与俄方联合开发当地的煤炭、水电等资源,方便向中国直接输送电力。

中俄在电力上的合作,其实对双方都有利。对中国来说,中国正面临能源转型期,各地都开始逐步淘汰落后的发电方式,大力扶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但是新能源发电也才处于起步阶段,装机量还不够大,即使满负荷运行也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地方难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而这时候从俄罗斯进口的电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这一情况。

而对俄罗斯来说,向中国出口电力,要比以前单纯出口油气有更高的利润。普京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实现俄罗斯的经济转型,争取摆脱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加大具有技术附加价值的电力出口,就是普京政府的转型举措之一。

此外,对中国出口电力,对俄罗斯来说还有更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在西方的制裁围堵下,俄罗斯“向东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普京政府正在通过出售廉价能源产品来支持其合作伙伴。我们要看到,俄罗斯不仅向中国出售廉价电力,也在向印度以折扣价格出售石油。

用以小见大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电力,只是当前中俄合作大局的一部分。大势之下,中俄势必将在更多领域加强合作,并以更多双赢的局面,应对当前和未来的诸多挑战与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俄罗斯   中国   远东地区   输往   电力   用电量   电价   地缘   黑龙江   中国出口   能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