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些你要知道的事之佛教发展

一、前弘期:以朗达玛灭佛主界,从7世纪中期到9世纪中期约200年佛教传播的时期。这期间佛教的发展主要是靠吐蕃三法王。


1、松赞干布:最初较大规模引入佛教的赞普。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引进中国汉传佛教及尼泊尔系佛教。去印象学习创建文字后,翻译了一些佛经。


2、赤松德赞:迎印度僧人寂护和莲花生入藏,并建立桑耶寺。佛教在与本土苯教这争中胜出,印度佛法(渐门)又在与唐朝佛法(顿门)之争中胜出,即藏佛顿渐之争。此后,印度中观宗成为西藏佛教的主流,佛教慢慢在西藏占据主导地位。


3、赤祖德赞:进一步推动佛教,使其达到顶盛。改定西藏语,统一译语,新译多数经论,校勘已译佛典,编纂译经目录。又规定‘七户养僧’制。并由僧人裁决朝政。一切行政制度亦以经律为准则,对于侮慢三宝者且处以重刑。


4、朗达玛:镇压印度佛教,禁止译经,焚毁多数佛典,破坏寺院,令僧侣还俗。此时僧徒多避难国外,佛教一时衰微,史称‘朗达玛灭法’。至此为止,前弘期佛教乃告结束。


二、后弘期:朗达玛灭佛一百年之后,由安多、康区、阿里等地传入卫藏地区,西藏佛教又得复苏。藏传佛教后弘期根据佛教传入路线的不同,分为上路弘传和下路弘传。藏人习惯称西北为上、东南为下,因为康藏几大河流都是从西往东流的,故甘青藏区称为多康,属下路。阿里地区则属上路。


1、上路弘传:是指公元11世纪中期,复兴佛教的势力从阿里进入卫藏的事件。阿里的古格王朝的国王意希沃,倡导佛教,派降秋沃、仁钦桑波等人前往印度求学,又从印度延请高僧阿底峡来到阿里。阿底峡在阿里传法三年,又到了卫藏,又被邀请至卫藏,传法十多年。


2、下路弘传:是指公元10世纪下半叶,佛教从多康传入卫藏地区得以复兴。在灭法时期,一些僧侣携带经书逃往多康地区隐居,保存和发展了佛教,然后又传回卫藏地区。其中有三位僧人藏热赛、越格琼和玛·释迦牟尼在朗达玛灭佛时用一匹骡子驮载毗奈耶经等律藏经典出逃,绕道霍尔到达今天相当于青海贵德县的安土县,继续修行和传教。在这里他们培养了一位高僧喇钦贡巴饶赛。喇钦贡巴饶赛在安多地区继续传教,前藏的贵族领主查纳益西坚赞听到这个情况,立即派出佛教徒前去受戒并引进佛教律藏传承。这些弟子后来回到卫藏地区,成为佛教力量的中坚。


3、佛系的成形:从11世纪中叶开始,随着佛教的兴起,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佛教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藏传佛教。主要有四大派,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后期的格鲁派是在噶当派基础上形成的,也可称为新黄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佛教   西藏   佛典   安多   尼泊尔   阿里   印度   僧人   地区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