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姐弟领中生制药新管理层亮相,谢承润接任CEO后将会怎么做?

2022年年中业绩会,谢家姐弟带领中生制药新管理层组团亮相,展示了2030年千亿港元营收目标的实现路径,主要回答了四个问题:用三年成功切换至肿瘤赛道,中生制药创新转型做对什么?安罗替尼之后,后续重磅产品在哪儿?谢承润接任中生制药CEO后,将会怎么做?中生制药国际市场的拓展策略有何不同?

没有了恩替卡韦,还有安罗替尼,中国生物制药(以下简称“中生制药”)核心产品的变迁,反映着整个医药行业从仿制、仿创到创新的变化。

“我认为中生制药已经到了转折发展的前夜,未来几年将是中生制药的收获之年。我们预期到2023年中生制药整个创新药规模将达到里程碑式的规模100亿元。”中生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在2022年半年报业绩会上表示,并许下了一个“2030年实现千亿港元营收”的目标。

中生制药董事会主席 谢其润

中生制药半年报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第一创新药的收入占比提升至23%,销售额为34.9亿元,同比增长14.9%,预计2022年创新药收入将达70亿元。第二肿瘤用药收入占比,增长了3个百分点至32.6%,销售额为49.6亿元。第三是肿瘤、肝病、外科/镇痛、呼吸四大核心治疗领域合计收入占比提升至73%,五年前为68%。这些数据也传递了行业发展的两个关键词:创新和聚焦。

01 成功切换至肿瘤赛道,中生制药做对什么?

安罗替尼是中生制药成功切换赛道的关键产品,也成为了中国创新药商业化的标杆产品。

2018年5月,中生制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安罗替尼获批用于治疗三线非小细胞肺癌,不到半年安罗替尼降价45%进入医保,上市第一年便实现了10亿元的销售额,第二年20亿元,第三年40亿元。中生制药制药财报显示,预计安罗替尼在2018-2022年复合增速达46%。

安罗替尼的成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当时的中生制药正处于“至暗”时刻,年营收30亿元大品种的润众遭遇集采,20亿元大品种甘美到达销售增速的低点,因此第一大治疗领域肝病呈现下滑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中生制药迅速调整商业化战略,重点围绕安罗替尼展开,从2018年12月进医保后开始调整分线,在整个大营销体系中成立了以实体瘤和血液瘤为核心的肿瘤团队。“以天晴甘美积累的创新药推广经验为基础,成就安罗替尼”。受益于安罗替尼的快速增长,其肿瘤领域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10%提升至2019年的22.4%。

借安罗替尼增长之势,中生制药在“危机”下完成蜕变。复盘来看,集采之于中生制药制药更多是一剂创新转型的强心剂。集采前,中生制药制药早就开始准备润众、甘美的“接棒者”,2016年时中生制药就成为了国内首家研发投入突破10亿元的制药公司,其中很大部分投给了安罗替尼。

安罗替尼仅仅是中生制药制药转型中的一个例子。谢其润表示,从2012年到2022年,中生制药从一个仿制药龙头逐渐转型成以创新为主的药企,这一过程中,中生制药核心战略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在药品开发和布局策略是应做尽做、应有尽有,治疗领域是广撒网;向创新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对创新药的认知越来越深,2020年我们确立了新的策略——对研发管线进行全面梳理,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四大优势领域。”

此外,中生制药在过去三年的战略梳理和调整中,确立了组织整合、全面创新、国际化、数字化四大战略。谢其润同时表示,“确定中生制药2030年的中长期目标后,我们搭建了一个经验丰富、执行能力强的团队去落地执行,现在中生制药组织架构调整已经完成。”

一个“新中生制药”已经诞生。

02 安罗替尼后,下一个重磅在哪儿?

提出千亿目标后,安罗替尼之外,重磅产品还有什么?这是中生制药需要回答的。

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安罗替尼在样本医院的销售额为11.9亿元,同比下降3%。不过中生制药表示,安罗替尼目前仅仅批准了5个适应证,还有11个适应证在临床推进中,并未达到峰值销售额。此前中生制药预计安罗替尼销售峰值为80亿元。

近年来,药价谈判动态调整大大缩短了新药的生命周期,使得企业迫切需要有更多的新药来支撑。

肿瘤是中生制药第一大收入领域,近年来增长迅猛。2022年半年报显示,中生制药肿瘤药销售额为49.6亿元,同比增长16.7%。在肿瘤领域,中生制药已经建立起以安罗替尼为核心,PD-1、PD-L1为辅助的产品矩阵,据谢其润透露,这三个产品将占据该公司肿瘤药销售的半壁江山。

中生制药PD-1上半年表现相当亮眼。根据公开披露数据,今年上半年中生制药与康方生物合作的PD-1派安普利单抗销售额约为3亿元。尽管疫情影响了整个PD-1转移生产的进度,但该产品仍然实现了翻倍增长。至于PD-L1,中生制药认为PD-L1会比PD-1更具优效性,并预计将在2025年上市自己的PD-L1产品。

在研项目方面,中生制药共有37个肿瘤项目正在临床开发阶段,其中3个产品处在上市申请阶段,4个产品处在临床III期,6个产品处在临床II期,24个产品处在临床I期。“与亿一生物合作的三代长效升白是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新药,预计明年上市,峰值销售额有望达到30亿元。此外,还有ALK、ROS1、PI3K抑制剂3个肿瘤创新药将在未来3年内上市。”谢其润表示。

外科和镇痛上半年也取得了7.1%的增长,销售额为25.21亿元。其中,年收入超5亿的产品预计有两个,分别是氟比洛芬巴布膏和骨化三醇,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产品预计有1亿以上的销售收入。在此领域研产品上,中生制药预计未来三年将有7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其中包括重磅品种利马前列素,在原研未在国内上市的情况下将成为首仿。

肝病上半年取得了11.1%的增长,销售额为20.0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中生制药的老产品天晴甘美(2005年上市)实现了二次增长曲线。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H1天晴甘美在样本医院销售额为12.2亿元,同比增长为24.9%。在研管线上,近三年内将有2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8个在研创新药包括3个产品处在临床II期,4个产品处在临床I期,1个产品处在临床申请阶段。

呼吸领域有所下滑,销售额为15.13亿元,同比下滑8.4%。在研管线包括9个创新药、20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将在未来迎来收获期,中生制药预计未来三年将有15个生物类似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据谢其润介绍,TDI01是中生制药寄予厚望的管线产品,正在考虑出海。去年中生制药将ROCK2抑制剂以最高可达5.2亿美元的海外权益授予给了美国Graviton公司。

03 谢承润接任中生制药CEO后,将会怎么做?

7月28日,谢承润获任命为中生制药首席执行长。资料显示,谢承润于2019年加入了中生制药,担任正大天晴的董事,随后在2020年出任正大天晴的董事长。

业界最为关注的是,这位95后新CEO接下来会怎么做?

中生制药CEO 谢承润

在业绩发布会上,谢承润详细介绍了其在正大天晴的三年多时间,所进行的系统改革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谢承润表示,“成为首席执行长后,会将在正大天晴的管理经验带到中生制药去。”

据谢承润介绍,他在正大天晴的改革从“全面创新、数字化转型、人才战略”三个方向出发,对顶层设计和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加强统筹分工,充分发挥各个公司资源优势,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每年至少节约1亿元。”

以研发为例,研发策略的梳理和整合给天晴带来了显著的改变。谢承润表示,过去创新药和仿制药立项都由研究院决策立项,现在创新药和仿制药分离。创新药的立项从“大而全”的稳健思路转变到“快而准”的思路,“2019年后,正大天晴立项的新药项目,其进度在同领域都能排到前五名”。仿制药立项则更多考虑商业回报率,为公司带来稳定现金流,“我们侧重在首仿和难仿上”。

数据显示,2019年之前,正大天晴研发投入中创新药和仿制药的比例是50:50,如今已经超过四分之三的研发投入在创新药上。“未来比例还会继续拉高”。

2019年谢承润加入天晴后,最关心的便是商业化。“我对商业化体系做出了非常多的迭代赋能和整合调整。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2019年来正大天晴销售人均产出不断提升。”据了解,进入正大天晴后,谢承润推动了SFE管理工具的使用,并将肿瘤线做了大区的重新划分,综合线南北合并,打通了管理的割裂。

在管理上,谢承润不希望自己成为正大天晴的天花板,组建了由公司各业务领域专家参与的各类委员会,包括战略执行委员会、商业化策略管理委员会、研发立项管理委员会、临床财务委员会、临床研究项目管理委员会、商业评估委员会、供应链管理委员会、合规委员会等八大管理委员会。

此外,谢承润还推动了天晴面向“数字化转型”。比如引入OKR管理工具,开发“天书”系统等,进一步实现精准高效管理。

在人才关口,谢承润对人才资源进行了优化,从海内外引进管理团队、培养内部核心人才、推进内部人才盘点。“我们现在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三年前相比,有了绝对性和颠覆性的转变。”

04 中生制药国际市场的拓展策略有何不同?

国际化被中生制药当作第二大引擎,是中生制药成为跨国药企的必走之路。

国际化分为两块:“引进来”和“走出去”。谢其润在会上透露,“在积极推进自研管线进度的同时,中生制药计划在未来三年达成10-15个重磅的BD项目,每个候选产品都有15亿元、20亿元以上的销售峰值的潜力。通过我们强大的商业化能力,我们有信心把这些重磅产品落地。”

行动在前,从2021年始中生制药的国际化走上了快轨道。子公司invoX Pharma是中生制药国际化的重要抓手,2021年初于英国伦敦成立,专注于投资新的生命科学公司。“我们对invoX的预期目标是成为一家完全整合的生物制药公司,通过BD和收购让我们拓宽管线的同时,实现聚焦再聚焦。”中生制药首席战略官陈鹏亘表示,invoX将通过三种不同方式创造商业价值,一是收购拥有关键技术的公司构建中生制药的全球创新管道,二是开展业务发展和股权投资将全球创新带回中国,三是推动中国生物医药创新资产的全球化。

成立至今,invoX围绕中生制药现有的4个核心领域已进行了密集的布局:

2021年3月,中生制药全面收购了一家专注于软雾吸入器(SMI)开发的Softhale,以补益正大天晴呼吸领域业务,正大天晴是国内粉雾剂仿制药领军企业。据了解,Softhale于2012年成立于比利时,开始新一代软雾吸入器的概念工作,至今拥有一系列针对哮喘和慢阻肺的复杂仿制药或创新药的研发。据invoX首席执行官Ben Toogood介绍,完成收购后,中生制药将Softhale的市场重点放在美国,建立了包含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供应链,投入超过2000万美元。“我相信我们的产品可以率先进入市场,占领呼吸疾病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

2021年6月,中生制药收购了一家专注于病毒感染和肿瘤学的治疗性和预防性疫苗开发公司pHion Therapeutics。该公司官网显示,其专有的RALA平台可以以类似隐形的方式传递mRNA和DNA等阴离子分子,从而逃避检测。pHion的主导产品是针对HPV的治疗性疫苗( PTX_V1),I/IIA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3年开始,管道计划中还包括针对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和编码多种抗原的下一代mRNA疫苗疗法。

2021年9月,中生制药制药还投资了TREADWELL的少数股权,同时获得了两个First-in-Class肿瘤药的独家选择权,包括HPK1抑制剂。据报道,HPK1与PD-1的联用治疗在早期研究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目前全球还未有任何一款HPK1抑制剂获批问世,在研药物也多处于早期阶段。

今年6月,中生制药制药对F-star的收购更是令行业振奋,这是中生制药布局双抗的里程碑,借助F-star一跃跻身国内双抗第一梯队。F-star是一家专注于双特异性抗体开发的平台公司,其双抗技术平台经多家合作的MNC验证过。主要资产FS118是一款FIC潜力的LAG-3/PD-L1 mAb2双特异性抗体。临床阶段的双抗管线还包括FS222(潜在的BIC),一种双重靶向CD137(4-1BB)激动剂及PD-L1抑制剂;FS120(FIC潜力),一种靶向OX40及CD137(4-1BB)的双重激动剂。中生制药预计这笔交易将在今年底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不过,在走出去方面,中生制药进度显然没有引进来那么快。据半年报披露,目前中生制药有十多个创新药和仿制药品种在海外开展临床试验,进度最快的安罗替尼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在美国提交上市申请,适应证为软组织肉瘤。中生制药透露,正在积极探索安罗替尼和PD-1海外权益的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正大   抑制剂   甘美   重磅   管线   姐弟   新药   肿瘤   领域   产品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