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张桌子干到40亿,最后为躲债3年不敢回国,餐饮首富经历了什么

在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中国餐饮界出现了四大富豪,味千拉面的潘蔚、真功夫的蔡达标、俏江南的张兰以及湘鄂情的孟凯

然而这里面却有有一个餐饮界的,首家上市公司大佬,此人就是湘鄂情的孟凯。

当时孟凯以当时39.37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餐饮界四大巨头之首,而他的湘鄂情第一天上市,市值就超过了53亿元

不过这家中国餐饮巨头却不想老老实实做餐饮,2013年,湘鄂情做起环保产业投资,2014年,它摇身一变,直接变成了网络科技公司。

十几年间,从餐饮店到环保卫士再到网络科技公司,别人都笑它是不想做大数据的餐饮公司不是好的环保公司。

可疯狂的转型之路风雨飘摇,非但没有让孟凯重回巅峰,反而背上了“湘鄂债”,逃往澳洲躲债三年。

从四张桌子干到四十亿,再到负债累累不敢回国,曾经的中国餐饮界首富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起伏的人生?

从4张桌子开始的创业

1969年,孟凯出生于湖北鄂州,后在本省的电力技工学校毕业。18岁,在还没开始创业之前,他接替了父亲的职务,成为武汉重型机床厂的一名打工人。

但是,“日月纷纷车走坂,少年意气何可挽。”

1979年,一个老人在南海边上画了一个圈,从此中国经济开始走向复苏。

19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孟凯不甘心一直待在小县城里,决定外出打拼,去深圳那里淘金,感受最蓬勃的经济复苏。

1988年,孟凯成为深圳赤湾港务有限公司的一名底层工人,然而短短两年,这个南下的打工仔就晋升成了这家公司的工程主管,并在这期间与一个叫周长玲的湖南妹子结缘。

八十年代,深圳正涌起创业发家的热潮,虽然已经做成了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但年轻的孟凯看着身边的人都走上了创业之路,自己也跃跃欲试。

他私下里兼职做过些小买卖,但都没做出什么名堂,后来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抓住了创业致富的好机会。

在他工作的蛇口区域,有不少像他一样来自湖北湖南的老乡,和老乡接触多了以后,他常听他们抱怨胃里水土不服,在外打工格外想念家乡菜。

就是这些小牢骚,让孟凯动了开餐饮店的念头。

但是在创业之前,孟凯还是做了些市场调查的,除了大批南下打工的湖北湖南人想念家乡菜之外,本地深圳人也有兴趣了解外地的饮食文化。

而且当地还没见有什么人专门开正宗的湘菜、鄂菜的菜馆,怎么想,似乎亏本的可能性也不大。

于是,在经过一番思量后,孟凯做下决定,毅然向深圳赤湾港务有限公司提交辞呈。

1994年,他与几位朋友合资,在深圳蛇口盘下一个地段很好的废品回收站,将它改造成“湘湘菜馆”,里面包括自有厨房四十平米,和四张桌子。

然而现实相当骨感,创业之初,湘湘菜馆的生意勉勉强强,与他合资的人见没有盼头,便陆续撤资。

没了别人的支持,一人单干的孟凯很快就面临菜馆亏损的局面,可他仍咬牙坚持,去给别人拉货来支持菜馆的经营。

眼看着就要坚持不下,孟凯远在湖北的老父亲决定拿出半生积蓄用来支持儿子的创业。

孟凯用这笔钱重整店面,与妻子周长玲苦心经营。为了减损增盈,他每天用电脑记录店里卖出的菜品数量,将最末尾卖不动的菜品从菜单上剔除,换上新菜。

在这期间,他既做老板,也做采购员和服务员以及厨子。

在二人的一番坚持下,他们的菜馆总算在当地打出了一些名气,成为蛇口湘鄂人聚会的一个根据地。

经过三年的打拼,在1997年,孟凯大手一挥,将餐馆扩建成1000平米的酒楼,同时为了纪念与湖南妻子的情谊,也为了感谢两湖老乡的支持,孟凯将酒楼的名字正式定名为“湘鄂情”。

去北京转型中高档餐厅

一座酒楼拔地而起,很快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不管是不是湘鄂人,路过都会好奇里面的菜品。

而孟凯趁热打铁,下一年就在蛇口东滨路开了一家大分店。

此后,湘鄂情酒楼发展迅猛,两年间就开了七家分店。

但这并未让孟凯满足,1999年,孟凯将毒辣的眼光投向繁荣的北京。

那里是国家公务的重要交流地,他决定围绕公务,打造自己的高端餐饮市场,之后战略地图,形成全国连锁店的效应。

于是这一年,他带着200万的资产前往北京开分店,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孟凯这一回的开店做得更是如鱼得水。

他在北京海淀区开办了湘鄂情的分店,成立北京湘鄂情酒楼有限公司。

在北京的第一家酒楼分店开在定慧寺,这里是政府机关聚集的地区,而孟凯瞄准的正是公宴市场。

作为高档餐厅,湘鄂情不仅装潢要高档,菜价也不会亲民,一顿公宴下来,花销很难不过万。

为了稳定客源,孟凯也是苦心积虑,除了酒店内适当的服务之外,他还会亲自去向那些重要顾客敬酒助兴,以此来加强与顾客的联系,甚至他给特定人群安排了两个专门的直达电梯。

在北京的第一家分店的生意虽然不错,但是挣来的钱还不足以让孟凯大刀阔斧,去开全国连锁店。

于是,孟凯选择融资来快速吸收资金开店。在2002年的时候,孟凯获得了大金主金健米业的2000投资,而金健米业则掌握了湘鄂情的48.78%的股份。

拿到这笔钱,孟凯在北京分别开办了西单分店和月坛分店,不过这笔钱很快就在扩展分店的过程中花完,孟凯希望金健米业能够追加投资,看着孟凯分店的收益都不错,金健米业很快就点头同意,投入3000万。

然而,孟凯很快就被资本市场泼出的一盆冷水给浇得透心凉。

原本密切合作的两方却突然发生了矛盾,金健米业宣布从湘鄂情撤资。

那一刻一如当年创业之初的情景,孟凯为了不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只好四处奔走,筹钱赎回公司的股权,而他快刀斩乱麻,迅速砍掉不景气的业务和其它酒楼分店,这才一挽狂澜。

度过了第二次危机之后,湘鄂情发展到2009年,终于在全国开出了14家直营店,和九家加盟店,成为国内第一家登录A股的餐饮企业,而孟凯也成了当时的中国餐饮界首富

然而,正是在湘鄂情蒸蒸日上的时候,时代却变了,孟凯迎来人生自创业以来的第三次痛击。

2012年,国家出台“八项规定”,严打使用公款吃喝的腐败现象,而把主要经营方向定为公宴的湘鄂情自然也受到影响。

主打中高档餐厅的湘鄂情大幅度减少了客源,2013年的时候,孟凯的公司就亏损的5.64亿,孟凯的十三家门店宣布倒闭,北京西单店的面积也大幅度缩减。

走上疯狂转型的道路

在中高端餐饮市场看不到希望后,孟凯决定转型。

他这回瞄准了环境市场,他认为在当时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政府一定会重视起环境保护,如果自己投资环保产业,前景应该不错。

于是在2013年的时候,湘鄂情宣布投资环保产业,意图用两亿元收购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半股权,从油烟制造者变成环保卫士。

然而他的好梦告吹了,孟凯并未能如愿以偿地买下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反而还因为计划进军环保市场的消息放出,导致自家股民人心不稳,湘鄂情连续两日股价涨停。

虽然没能收购中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但孟凯后来却以四亿元的价格实现了对天焱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之后他还收购了中视精彩与笛女阿瑞斯影视。

2014年,孟凯彻底转型到互联网行业,他与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合作,扬言要做大数据,他将“湘鄂情”彻底改名为“中科云网”,携数十亿资金投入互联网行业。

然而此时互联网市场已经几家独大,孟凯此时转型只是疾病乱投医。

孟凯对自己投资互联网很有信心,然而很快他就因为债务无法偿还的问题而远走澳大利亚。

原来,早在2012年5月,湘鄂情发行了五年期的“ST湘鄂债”,约定存续的第三年末,所有的投资者将债券回售,然而受到时局的影响,湘鄂情大幅度亏损,而孟凯这一回没有逆风翻盘,反而在转型的道路上越走越窄。

2015年,“ST湘鄂债”违约,巨额债务瞬间压在了孟凯和他的中科云网的肩上。

孟凯不堪重负,辞去该公司的所有职务,远遁至澳洲,在那里又做起了餐饮老本行,并对国内的债务问题进行远程操控,通过卖商标等手段自救。

三年后,债务情况好转,孟凯终于敢回国了,在深圳蛇口重操旧业,但是直到2018年,孟凯还有三千多万的债务缠身。

2021年6月,此时的孟凯已经退居幕后,指挥儿子孟森在北京国贸附近开办“新湘鄂情”餐厅。

然而时运不济,在这一年疫情席卷全球,全国的餐饮行业都不好过,而孟森的“新湘鄂情”餐厅开店不到一年便关停了。

对此孟凯只是风轻云淡地表示,疫情过后会重来,但是孟凯和他的湘鄂情还能东山再起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餐饮   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   菜馆   深圳   首富   债务   分店   北京   酒楼   桌子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