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局未来银行,兴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再提速

未来银行引弓上弦,兴业银行矢志不渝,在同业数字化转型的千帆竞渡中掌握战略主动。


作者:董云峰

编辑:叶冬


“我们今天所知的银行可能在2025年前消失。”


这是普华永道于2014年在题为《银行业的未来形态》报告中所做的预测。而对于未来银行更引人注目的论述,来自美国未来学家布莱特·金。


早在2013年,布莱特·金在《银行3.0》指出:银行不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服务。2018年,他在《银行4.0》中又进一步判断:银行服务无处不在,就是不在银行网点。


2019年,毕马威提出了未来银行的定义:未来银行就是银行业把握科技变革对商业社会重塑的奇点性机遇,重新认知和构建银行的生态及企业价值链,重建银行与社会和客户的链接。


2021年以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被写进了十四五规划纲要,央行和银保监会也分别出台了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银行业的重构与重建,来到了历史转折路口。


在这场奔向未来银行的大潮中,兴业银行将数字化转型视为生死存亡之战,并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勇立潮头。


兴业银行2022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该行深化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一委四部一司”组织架构,科技人才队伍实现翻番,兴业管家、钱大掌柜、银银平台、兴业普惠、兴业生活 “五大线上品牌”焕新发布,加快从“网点兴业”向“数字兴业”转变。


“我们要把科技作为关键,敢啃硬骨头、勇闯无人区,为决胜未来锻造锐利武器。科技是商业银行转型下半场最大的驱动变量。”在8月26日举行的兴业银行34周年行庆大会上,董事长吕家进表示,建设未来银行,打好科技工作的提前量,加快实施科技万人计划,努力使更多的兴业人都有基本的数字思维和科技知识,探索以云原生、人工智能、元宇宙为基础的新型技术底座,做大做强数字资产,形成强大的算力和算法,提速数字化经营和数字化运营。


未来银行引弓上弦,兴业银行矢志不渝,在同业数字化转型的千帆竞渡中掌握战略主动。


敏捷进化


打造未来银行,需要搭建未来组织,敏捷则是必备的能力。


今年早些时候,吕家进在《当代金融家》杂志撰文指出,数字时代要有数字时代的生产关系,传统的科层制、职能制企业组织方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环境、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必须建立敏锐感知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的敏捷组织能力,否则就是“高速路上跑老爷车”,依旧被淘汰出局。


在吕家进看来,商业银行必须推动流程组织再造,加快组织敏捷化,从金字塔式的刚性架构向扁平化柔性架构转变,从部门银行、流程银行向数字银行转变,从前中后台分离向前中后台一体化转变,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动态组织资源,以柔性工作小组为基本单元,建立差异化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敏捷响应能力。


这意味着,向体制机制动刀不可避免。从近年来银行业转型的实践来看,大多数转型成效未达到预期的金融机构,往往都被卡在了这一关。


自去年5月掌舵兴业银行以来,在吕家进的大力推动下,数字化转型事关生死存亡的危机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全行学科技、懂科技、用科技,以数字化思维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该行启动体制机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我们必须以观念之变破题新时代‘兴业之问’,如果一直拿着旧船票就无法登上高质量发展的航船。”吕家进如是说。


今年3月,在兴业银行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吕家进宣布开始实施包括科技、零售、企金等在内的体制改革,将科技组织架构从过去的“一办一部一公司”改革为“一委四部一公司”,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


其中,正式设立数字化转型委员会、金融科技部,加强对全行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提升科技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建设管理能力;新设数据管理部,加强对数据资产的管理和应用,解决当前数据资产管理碎片化等问题;组建科技营运部和网络安全部,构建集团一体化的安全运营体系和新型网络安全保卫体系,提升网络安全水平和线上安保能力;新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瞄准场景金融、智慧金融、云金融、安全金融、数字货币等五大方向开展前沿科技研究,探索未来银行之路。


在此之前,兴业银行已经着手从全行企业级架构的顶层设计角度,解决系统部门化、数据碎片化、业务流程断点等问题;同时加快推动组织进化,包括探索双线考核落地、试点建立柔性组织,通过组建跨部门任务型团队,提高迭代开发、敏捷开发能力。


据中报介绍,2022年以来,兴业银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率先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上半年集团科技投入同比增长17.57%,引进数字化转型人才超过1200人,科技人员占比较年初提升2.22个百分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兴业银行内部的文化氛围焕然一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讨论,更新集团数字化思维、理念、技能,推动全集团人人学科技、懂科技、会科技;深化 “BA+DA+SA” 融合,提高数据分析、建模服务能力,提升数据价值化。


连接一切


对内的敏捷进化,是为了对外无界延伸、连接一切,这是未来银行的题中之义。


随着科技驱动与生态赋能全面开花,从“网点兴业”向“数字兴业”的转变进程不断提速。中报显示,上半年兴业银行将金融服务融入更多生产生活场景,推动客户服务触点无界延伸;同时,焕新推出“兴业管家”“钱大掌柜”“银银平台”“兴业普惠”“兴业生活”五大线上品牌,实现一个数字兴业、一站式场景服务。


其中,“兴业管家”主要面向企业客户,致力于提供资金管理、支付结算、跨境金融服务、供应链融资等多谱系金融服务。到6月末,兴业管家客户数较年初增长9.78%至91.17万户。


“钱大掌柜”面向零售、企金、机构、同业等各类客户,以财富管理为核心,涵盖投资理财、资金融通、支付结算等综合金融服务,致力于成为市场一流的开放式理财平台。截至报告期末,钱大掌柜注册用户数1332.10万户,上半年月均MAU 41.43万户,同比增长106.53%。


“银银平台”面向同业客户,是兴业银行2007年率先在行业内推出的同业合作品牌。升级后的“银银平台”致力于提供投融资、财富管理、资产交易、资产托管、科技输出等综合服务。6月末,“银银平台”财富云合作机构达5300家,代销理财产品余额超过2700亿元,上架公募基金产品超过3000只。


“兴业普惠”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客户,以线上融资为核心,“让数据多跑路,让客户少跑腿”,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至6月末,兴业普惠注册用户较年初增长379.69%,累计解决融资金额550.07亿元。


“兴业生活”面向个人消费者,搭建高频、易用甚至包含车、房买卖在内的金融与非金融生活场景。截至6月末,兴业生活累计绑卡用户较年初增长13.97%至2933.71万户。


通过升级与融合,五大线上品牌实现了互联互通,打破原有企金、零售、同业界限,将金融服务融入更多的生产生活场景,推动客户服务触点无界延伸,连接一切的能力不断提升,未来银行的图景徐徐展开。


数据显示,上半年兴业银行场景生态平台建设新增项目落地730个,较去年同期增长56.32%,总数达3,681个,覆盖日均结算型存款2,255.75亿元。


随着场景生态的快速拓展与数据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兴业银行加快推进数据价值化,创新推出“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将数据作为企业的“第四张报表”。上半年,通过“技术流”评价体系,已审批金额突破1万亿元,投放金额1165亿元,为加快布局新赛道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兴业银行还抢抓数字人民币试点机遇,获批成为第10家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发挥同业优势助力更多中小银行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共同推进支付体系建设、延伸数币服务网络、扩大业务应用场景。


结语


随着数字化转型成果不断涌现,如今的兴业银行正集聚更大的发展潜能。


正如吕家进所指出,商业银行必须一如既往,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以创新为第一动力,面向新时代、运用“新科技”、打造“新金融”,建设领先的数字化银行,实现自我再进化,以适应数字化带来的外部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


兴业银行正从网点兴业加快迈进数字兴业,构建未来银行,为中国金融改革创新再添新功。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最新发布的“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兴业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第16位,较上年提升3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未来   银行   同业   兴业   能力   客户   数字   金融   数据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