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的办法都用了,血糖却还是高,可能和这6个控糖误区有关

很多糖尿病病友用了降糖药,也控制饮食和运动,血糖还是控制不理想,可能与以下6个控糖误区有关。



1.主食吃得越少,血糖越稳定




错误!


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但控制饮食不等于“饥饿疗法”。


控制饮食是指在保证机体基本生理活动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每日总能量的摄入,有利于降低血糖、控制体重。


危害:主食摄入过少会导致低血糖、酮症酸中毒、营养不良以及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不利于血糖平稳。


推荐:一般正常体重的成年人每日摄入主食量200-300克为宜,每日主食摄入量最少不能低于130克,不推荐长期按照最低标准主食量摄入。




2.不吃晚餐,有助于控制餐后和空腹血糖




错误!


晚饭很重要,为机体提供必需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不吃晚餐不利于血糖控制,可能会增加血糖波动。


危害:不吃晚餐可能会导致血糖反跳性升高甚至低血糖。


推荐:晚餐要定时定量,推荐晚上6点左右进餐,最晚不能超过8点,如果距离睡觉时间较长,可以把正餐中的一部分拿出用于加餐(晚上9-10点),避免睡前饥饿引起低血糖,加餐不能选择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免引起夜间血糖升高。



3.粗杂粮有助于控糖,主食只吃粗粮




错误!


虽然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饱腹感,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的稳定,但是要控制合理摄入量,并非越多越好。


危害:长期主食只吃粗粮,会造成膳食纤维摄入量过多,增加胃肠负担,而且还会影响钙、铁的吸收,出现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和贫血。


推荐:掌握好主食粗细搭配比例,推荐粗粮占主食的1/3~1/2。


粗粮包括全谷物和杂粮,全谷物包括燕麦、糙米、高粱米、薏米等。杂豆类包括绿豆、蚕豆、豌豆等,要区别于常说的大豆类,如黄豆、青豆等。




4. 水果含糖量高,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




错误!


水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富含有机酸,有助于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


危害:长期不吃水果,容易造成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缺乏,200克水果可以提供约4克膳食纤维,推荐膳食纤维摄入量为每天25~30克。


推荐: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前提下(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可以进食水果。


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对血糖波动影响小,推荐选择樱桃、柚子、草莓、猕猴桃、桃子、西梅、苹果、梨和橙子。每日水果摄入量100-200克为宜。




5.运动时间越久,运动量越大,血糖控制越好




错误!


虽然运动疗法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但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都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危害:运动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可能发生低血糖、过度疲劳、心脑血管意外和外伤。


推荐: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和健身操等。每周至少 3次,每次不少于 20分钟。


餐后1小时开始锻炼为宜。运动强度、时间和频次要循序渐进,才能安全有效。有严重高血糖、合并心肾功能损害、急性糖尿病并发症等的糖友不适合运动。



6. 过度关注血糖,心情焦虑、失眠




错误!


过度关注血糖,盲目追求血糖数值呈现为“直线”,只要血糖有波动就焦虑、失明。


其实正常的血糖也是有起伏波动的,维持在正常范围就可以,空腹血糖在4.4-7.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 mmol/L以内。


危害:过度关注血糖的起伏变化,造成心理压力较大,失眠、情绪低落、焦虑也会导致血糖控制不平稳。


推荐:正确对待糖尿病,既不能不重视,也不能过度焦虑,在药物、饮食、运动综合治疗糖尿病基础上,保持心理平衡,保证充足睡眠。


关于以上控糖误区,您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


作者:李亚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 临床营养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血糖   低血糖   粗粮   主食   膳食   焦虑   误区   纤维   水果   错误   办法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