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眼镜打起价格战 Nreal创始人徐驰:AR时代会比想象中来得更早一些

每经记者:王晶 每经编辑:董兴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2022年,消费电子市场再度掀起智能眼镜的热潮。

今年5月,谷歌在2022 I/O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最新款AR眼镜概念机“One More Thing”,主打实时翻译。这意味着时隔10年后,谷歌重新回到了AR消费级领域;META方面也表示,公司目标是在2024年推出第一款AR眼镜,作为其Nazare项目的一部分,并计划分别在2026年、2028年推出第二个、第三个迭代;苹果正在研发AR设备,也是科技圈人尽皆知的“秘密”。

除国外龙头厂商外,国内厂商也纷纷布局。例如,在底层技术架构方面,有百度、科大讯飞(SZ002230,股价38.04元,市值884.9亿元)等;在核心器件芯片、光学模组等方面,有华为、光峰科技(SH688007,股价28.45元,市值129.9亿元)等。但目前,由于形态不成熟加上价格过高,AR产品仍主要应用于B端。中泰证券数据显示,2020年,81%的AR眼镜出货量来自于B端。

面对“AR时代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到来”的问题,8月23日晚间,N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在线上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会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早一些。”

徐驰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各路玩家纷纷涌入AR眼镜战场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消费级AR终端市场营收规模在2020年~2021年间增长了两倍。该机构预测,到2027年,全球专用AR头显设备市场出货量将接近6000万部。

相比于VR,更注重虚拟和现实交互、能广泛应用在移动场景的AR正成为各大厂商青睐的对象。近10年来,全球多家科技企业先后在AR眼镜产品上做了诸多尝试,从2012年的谷歌眼镜,到2016年Snap公司推出的Spectacles眼镜,再到Kopin Solos、Focals by North、OPPO Glass等各种Epsom设备,以及无数KickStarter众筹项目(包括摩托车头盔Jarvish等外形各异的产品)等,都在争夺大众的关注。

其中,最令人关注的谷歌眼镜于2014年开售,可以显示如天气、Email等信息,也可以实现拍照等功能。但该产品售价高达1500美元,该产品因成本过高、缺少应用等原因于2015年1月停售。

虽然此前众多终端厂商都试图突围消费级AR市场,但没有一家公司的出货量占比超过个位数。现在,这一状况已被打破。

推动消费级AR市场的厂商是Nreal。公开资料显示,Nreal成立于2017年,在无锡建立了产业化基地,并将产品推向英、美、日、韩等海外市场。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2021年,Nreal消费级AR终端出货量份额达到75%,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市场份额已上升到81%。而能够取得这一市场地位的原因之一便是,Nreal在海外已经将AR硬件的价格降低到“亲民”阶段。

对于Nreal是否在价格上进行补贴从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疑问,徐驰回应道:“AR仍处于特别早期(的发展阶段),远不至于任何一家厂商会选择用补贴的方式来推动。同时,硬件如果无利可图,也没有办法可持续发展。如果(AR)设备中有非常多的模块都要外部采购,比如感知、核心的显示模块等,成本会相对较高,所以Nreal很多核心技术都是自研,这能保障成本相对来说有优势。”

谈及AR将何时进入爆发式增长期时,徐驰认为:“好硬件、稳定的交互范式,再加上好的内容生态,三点确定后,再给它两三年,是有机会快速推动行业爆发的。相比于几年前刚开始创业的阶段,大家已经不再怀疑AR到底是不是下一代计算平台,而是它到底什么时候到来。我认为,它会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早一些(到来)。”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实际上,AR普及已经出现了令人鼓舞的迹象。今年4月,雷鸟在京东上架了AR眼镜雷鸟Air,售价3299元;8月3日,小米生态链推出一款主打相机功能的“米家眼镜”,起售价为2499元;8月23日,Nreal推出两款AR眼镜,售价进一步低至2299元起。

AR眼镜涉及复杂交叉学科

除了高昂的售价外,眼镜发热、续航时间短、缺少爆款应用等也是AR眼镜没有打开市场的主因。

目前,AR眼镜光学技术经历了棱镜、自由曲面、birdbath、光波导等光学技术的发展。华创证券整理了2019年以来的20余个消费级AR眼镜SKU光学技术及光机硬件技术路径应用比例发现,其中光波导光学技术路径应用比例过半,成为当前主流光学技术路径;光机硬件技术路径中,OLED当前应用比例最高达41%,LCOS/DLP投影显示以及MicroLED也有较高的应用比例,形成多种光机硬件技术方案共存的局面。

另外,在徐驰看来,AR眼镜的研发难点还在于,它涉及到复杂交叉学科,除光学外,还有3D环境感知、硬件的组装,以及对体量、体积、佩戴舒适度的要求等。“非常多更苛刻的条件阻碍你去做一个功能强大、轻巧,又美观、又舒适的产品。”

他认为,AR眼镜需要具备三项底层技术,即3D显示、3D空间感知和3D交互。“AR眼镜需要出色的3D空间感知能力,包括实时(毫秒级)、高精度(毫米级)计算眼镜在三维空间中的6自由度运动,从而让用户看到相对真实空间位置稳定的虚拟内容。此外,AR眼镜也应遵循真实世界的原生方式进行交互,这需要远场、近场组合的交互方案和手势追踪识别算法等。”

目前,仍处于发展早期的AR行业还是全球争霸的“战国时代”。但徐驰认为,未来中国有好的机会去参与引领(AR发展),甚至有可能是中国公司来定义(AR)。“中国的(AR)企业有四个优势:供应链、人才、市场规模以及中国给创新企业的政策和扶持。放眼望全球,我几乎找不到另外一个国家,能在这四个点上都做得非常好的。”

每日经济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波导   眼镜   出货量   价格战   创始人   光学   售价   厂商   硬件   时代   市场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