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花园那拉提草原

如果说唐布拉百里画廊是独库公路上的幽谷秘境的话,那么那拉提则就是这条最美公路上的立体画卷 。

世界的每一角落,都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而每一个美丽的地方,都有一个美丽神奇的传说。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充满神奇的地名。

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突厥语意为"白阳坡",在伊犁新源县那拉提镇东部,距新源县城约70公里,位于那拉提山北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场,东南接那拉提高岭,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是巩乃斯草原的重要夏季牧场。

那拉提草原系亚高山草甸植物,中生杂草与禾草构成植株高达50-60厘米的草甸地貌,草牧覆盖率达到75-90%。这里还生长着茂盛的山地草甸以及众多的牧草种类。6—9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满山遍野的牛和羊,三三两两地在散落山坡和草地间,远处的毡房升起袅袅的炊烟。阳光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不断改变着巨幅油画的色彩和线条。

那拉提草原,是一个集雪峰、草原、森林、河谷、山体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置身与她的怀抱中里,远远望去,可饱览无限春光和冰雪极寒世界,一天能够让你经历春夏秋冬,这里有春天般温暖的泉水,以及冬天冰凉的雪山,还有生机盎然一片翠绿宽阔的草原,被秋风刮黄的草地以及远处金黄色的大漠,呈现出金秋的景色。这样的自然美景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无不惊叹:这样一个皑皑白雪与苍翠碧绿的草原同处一个空间的草原,堪称我国草原风景的绝境。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使之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这里居住着能歌善舞的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草原文化。

而那拉提风景区则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塞自然人文景观。

自古以来,那拉提草原就有“哈萨克族的摇篮”之美誉,从西汉起,哈萨克族人就在这里以游牧为主,繁衍生息。

那拉提草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文化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这里先后经历了塞人、乌孙人、匈奴人、突厥人和蒙古人文化时期。如今这里生活的众多哈萨克族人,人口占我国哈萨克族总人口的1.13%,是全国哈萨克族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区,因此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之最)——哈萨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

而那拉提草原恰好又位于国道217既独库公路与国道218南疆两条主要交通的交汇处,因此它就成为了连接南北疆的交通要道,而景区方圆百里内的大大小小十几个景区,让这里成为了南北疆的旅游集散中心,因此它既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独库公路沿线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旅游观光地,也是我们南疆自驾环线游途径独库公路游览的第二站。

那拉提景区集雪峰、冰川、高山、草甸、森林、草原、河流、峡谷于一体,自然景观资源组合层次感强,具有独特的立体美观赏价值,是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景区自南向北分为高山草原观光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区和旅游生活区,主要由胡杨林风情园、草原部落、乌孙古墓、赛马场和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构成。

那拉提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是新疆十大风景区之一、自治区旅游风景名胜区,是新疆的重要景区和品牌,也是伊犁河谷在全国的著名品牌。

2005年4月,那拉提草原被上海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

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全国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

2007年初,被评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

2010年,被评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2011年1月,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2014年1月,获得 “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景区称号。

......

景区三面环山,从北往南依次是河谷草原、高山草甸森林、冰川雪山三个梯级,由此构成立体的自然景观,因而有了“空中草原”的美誉。每年6月至9月,草长莺飞,到处山花烂漫,景区内一片生机。巩乃斯河从河谷间蜿蜒流过,滋润着河谷两岸。河谷阶地发育良好,山势缓和,可谓是三面青山环列,中间河流纵横,远处雪山耸立,近处绿草如茵,让人无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把这风光秀丽、环境幽雅、植被丰富的天然地貌和绝美景色缔造与此。

那拉提山岭,海拔4275米横贯东南,山势高大雄伟,山顶常年积雪,中低山分布着云杉和草原。雪峰奕奕生辉,山地植被垂直分布,上部雪线以下的为墨绿色冷杉林,中部为杏黄色的桦树林,下部为草甸草原,远远望去,与天际相连接。极目远眺,草原舒展起伏,松塔沿山坡间矗立,溪流纵横交织,草地花团锦簇,河谷山间毡房星星点点,牛马羊群四处散落,形成了“美丽的空中草原”。

峡谷纵横,松杉连绵成林,在山区的冰川融水和雨水形成了众多大大小小的河流。山区河流冲蚀地面,又发育了许多深切的河谷,河谷中形成了大面积的草甸草原,地势由东向西大面积倾斜,山泉密布,溪流纵横,风景极其秀丽。

除优美地自然风光以外,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塞风光。乌孙王与解忧公主的缠绵爱情故事,成吉思汗西征的古老传说,更是给那拉提蒙上了一层神秘浪漫的色彩。

单凭那拉提那如雷贯耳的名头以及历数她享誉海内外的荣誉,就让人心神向往,单就它那迷人的景色就足以人流连忘返。

风景区有三个游览区河谷草原(含森林公园)、空中草原、民俗风情园,我们选择了空中草原自驾游。

我们从景区西门进入河谷,按照旅游规划的线路驾车一路游览。

此时初升的太阳洒满河谷,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自东往西奔流的巩乃斯河在河谷里欢快地跳跃,金色的朝阳,清澈的河水,如茵的草甸,苍翠的树林,一路撒欢的牛马羊群。

大地从沉睡中醒来,巩乃斯河谷响彻着牧歌晨曲。

进入景区,途经一条高出地面的隔离带的时候,一头放单的黄牛悠闲地行走在河桥的隔离带上,大家戏称它是在T形台上走秀,可惜我开车没有拍下这滑稽的一幕。

刚进入景区,我们就被一条奔涌的河流所吸引,河流就在路边欢快的跳跃,流过草地、树林和远处的村落,就那样在河谷上蜿蜒急速的奔流,初升的太阳投射在河面上、草地上、河树梢上和远处的毡房上,清澈流淌远逝的河水总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因而也很容易唤起人们无限的激情,此时大家的情绪仿佛一下子被点燃了一样,就连一向沉稳杨大姐也迫不及待的下到河边拍照留影,于是我为她拍了一张逆光照。

这时大家回首南望,碧空蓝天,白云漂浮;皑皑白雪,熠熠生辉;山谷草地,绵延起伏;云杉松林,挺拔屹立;点点毡房,炊烟袅绕;牛马羊群,悠然自得.....不等车辆停好,个个都迫不及待的争相恐后的下车拍照。

蓝天、白云、雪山、云杉、河流、草地、毡房、牛羊......

大自然把一切美的元素仿佛都聚集在来了这里。就在大家还没有尽兴的时候,马上招来执勤交警的制止,这是由于近年来景区加大了交通管理的力度,除了规定的观光点或者观光台之外,严禁随意停车,因此现在就没有我2016年前来这里那么的随性和随意,有一点统一定制的意味。

沿着旅游规划的路线:游客中心——天界台——游牧人家一路蜿蜒而上,沿途除了自驾和乘坐景区旅游大巴的游客之外,迎面不时驰来收割牧草的拖拉机或者装满牧草的挂车。

收割牧草的牧民

秋天将尽,冬天快来了,到处都是收割牧草的牧民,牧民们都在积极的储备过冬的牧草。目前牧民割草也实现了机械化,再也看不见那年牧民手工收割牧草的劳动场景。我上边的两幅插图就是取自2016年游览时拍摄的景区图好牧民收割图(包括其他插图有的也是选取2016年的特此说明)。

当其他地方的牧草已经枯黄时,但这里的牧草依然保持着清绿的本色,也因此在晚秋时分为我们留下了最后的一抹翠绿,这里真是一个被上帝特别眷顾的地方。

穿行在山间草地与林木之间,满眼都是绿色,翠绿的草地,苍翠的塔林,似乎空气都是绿色的,起伏的山峦被茂密的牧草覆盖,高大的树木挺立在山间,或结伴成林,或独自挺立,阳光透过树叶和云层的缝隙,一层层的晒落在沟壑间、树荫处,或者投射在广袤的草地上,勾勒出一幅幅层次分明、光怪陆离的高山草原图,每一处都充满着自然清新的韵味,空气中弥漫着大地和青草的芳香。面对大自然美景的诱惑,同行的女士们,总也抑制不住拍照的冲动,较之于2016年,现在这里实行了严格的交通管里,沿途都是交警在哪执勤疏导交通,严禁游客中途下车拍照。

面对沿途的美景,当我们放慢速度想仔细的观赏和在车上拍照时,马上就会招来后边车辆催促的笛声,任由眼前的美景远远地被抛在脑后,心中不免有那么几分遗憾。

终于来到了山顶,来到了一个叫“天界台”的地方。

“天界台”一个充满诗意和梦幻色彩的名字,细细诵读解说牌上的文字:“人间之边,天堂之界,回首往昔,仿佛看到红尘消失远去,远眺未来,直面人生,洗脱一切红尘之恋”。天界台是河谷草原景区与高山草原的分水岭,取“人间天堂入口、天上人间之界”的寓意,这里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台,也是一个参透人生顿悟的地方。

我们顺木质台阶拾阶而上,站在天界台据高山之巅,山坡之南,那拉提辽阔的夏牧场的美景尽收眼底,在这里可以鸟瞰辽阔壮丽的空中草原。

空中草原是一处山间盆地,四面的群山托起中间的草场,恰普河,一条被称之为“水流湍急的河”逆向而流,自东往西流入巩乃斯河之后汇入伊犁河。因为有人通过此处通向人间天堂那拉提的核心空中草原,所以这里也是古时候萨满在草原上做法术时选择的地方。

天界台平均海拔2200米,而我们站立登临之处海拔2800米,是景区的最高点。站在天界台的观景台上,举目南望,一大片高山草原自这里一直铺设到雪山边沿,一条公路从草原中穿过,很多牧民的牛羊散布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

再回头北望,几株高大的树挡在眼前,透过树冠的缝隙,可以看见山脚下的河谷草地,我们来时的路在山间蜿蜒盘旋。

天界台作为那拉提空中草原的入口,站在最高点,远处的皑皑雪山,近处漫山的绿色,蜿蜒的公路,尽收眼底,站在那里,才真正的感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心中不由得升腾起一股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走下天界台,来到了草场的中央地段,停车环视四野,满眼都是一片的绿,有的绿的发黄,淡淡的,有的绿的发青,浅浅的,恰普河的水绿的悠闲,在那拉提草原上蜿蜒西去。

耀眼的太阳光满四射,大地一片金黄,开始泛黄的青草,盛开的野菊花,冬天的脚步正在悄悄向我们走来,大地即将披上金色的盛装,而我们不过是一群打前站开启晚秋盛景的匆匆过客。

广袤的草场上随处可见悠闲吃草的牛马和牧民的毡房,好一个世外桃源。

面对如此美轮美奂的景色,我们同行的人有的为之高歌赋诗,有的翩翩起舞,我们团里的自称为“艺术家”,大家戏称为“老文艺青年”的老陈,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竹笛,一曲悠扬的牧羊曲,引得吃草的马儿凝神静气,忘记了吃草,还即兴朗诵他创作的打油诗,他的妻子珍儿,也手持彩色丝巾,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俗话说再丰盛的宴席也有散席的时候,再美的风景也有惜别的时候,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催促着我们前行的脚步,我们一路向着山腰进发,一条直通山间的道路,把我们引向前方,似乎就要抵达雪山之下。

抵达“游牧人家”后,这条自驾线路就算走到终点,当我们想继续驾车前行的时候,路边一个岗亭执勤人员手指提示牌告诉我们,车辆禁止进入,到了这个地方,车辆无法帮人代步,游人只能徒步或者骑马上山了。

是基于保护草原资源,还是基于为当地牧民提供一个挣钱的机会?我们没有去仔细地猜想,几年前我们曾经驾车去过山上,虽然没有抵达最高处,但已经领略过了沿途的美景。

其实对于赏景人来说,世上从里不缺,美景都是相同的,缺少的是发现美景的眼睛。

无奈停下车了来,走进草地,来一次与草原的近距离的接触。

山顶离我们更近,雪山仿佛抬头可见,举手就能触摸。回首北望,河谷纵横,草地广袤,牛马羊群悠然漫步,远处马路上车龙马水…原始与现代就这样和谐地共处在同一个空间,犹如仙境,恍若梦境。

大自然如此神奇,人类既伟大又十分的渺小。

面对自然的奇妙,又有谁能够参透这其中的奥妙呢?

面对美好,谁又能抵御世俗的诱惑呢?

当现代人怀着自淫的优越心理,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寻觅原始自然的生活的时候,总会暂时被这里简约的生活所吸引,幻想着自己能够生活在这里,与大自然同在,然而在他的潜意识里,其实早已没有了舍弃现代生活的定力和勇气了,从这种意义上讲,现代人不仅虚伪,也十分的可伶。

英姿飒爽的女骑警

这个时候两位美丽的女骑警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她们身着戎装,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的在草原上巡逻,给这草原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原路返回来到了山谷间,准备游览另一条旅游观光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哈萨克族   草原   高山   草甸   牧草   牧民   天界   景区   河谷   草地   花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