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已经用“机器人”建房,再不努力连搬砖机会都没有

记得2018年,有一位下岗的高速路收费员说过:我36岁了,除了收费,啥也不会干,现在下岗了,我还能干嘛呢?

技术革新是把双刃剑。当新兴支付系统兴起时,收银员少了;当机器人可以造车时,汽车工人少了;当机器人可以建房子时,建筑工人也少了。

碧桂园的科技“芯”


曾几何时,人工智能已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无论是消费、出行,还是居住,我们身边的每个真实场景,人工智能都在用更加智慧的方式逐步替代传统模式。


#01

德阳首例机器人建房

以前你敢想象,出门可以不带钱吗?你敢想象,汽车可以不烧汽油吗?你敢想象,建房的是机器人吗?听闻碧桂园开始用机器人修房子,还是前年。但没想到,仅隔两年,就让我亲眼目睹了真实的大片场景。

建造机器人协同作业


而就在德阳碧桂园·旌宸府的项目工地上,一台地面整平机器人和地库抹光机器人正在忙碌作业。地面整平机器人,就是对刚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整平。大家都知道,传统的混凝土地坪施工,是先由人工找平,再使用抹光机抹光。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工,且施工过程质量不受控制,需要人工多次修正,反复测量调整正在浇筑的地坪,效率不高。虽然,近年来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人工操作的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但普遍存在精度不足、机身尺寸过大、重量超重、无全自动等问题,混凝土施工“危繁脏重”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但随着地面整平机器人的落地,在钢筋混凝土上施工,将不再是件难事。

传统VS智能机器人

传统VS智能机器人


经测算,机器人作业,人工成本降低约30%,同时还能减少因人力施工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潜在工程质量问题。建造机器人作业后的现场,完成面密实压光、无裂纹脱皮,无论是观感还是质量,都更胜一筹。此外,在地面抹光机器人的协同配合下,项目工艺误差很低,这也为后续业主入住装修,省去了二次找平,直接铺装地板,不仅节省了家装成本,也节省出了房间的层高。

碧桂园旌宸府地面整平机器人施工现场


虽然外部有科技加持,但是内在也离不开先进工艺的支撑。“房屋质量好不好,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工艺,而碧桂园在施工工艺的创新道路上,一直走在行业前列。德阳碧桂园旌宸府项目,采用的是全钢爬架施工工艺,它通过优化施工工序和提升施工技术,使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效率大幅攀升。当进行主体施工的同时,再配合不同种类的机器人穿插进行地下室、外墙、内部装修、门窗安装等一系列工序,一栋34层的高层住宅,工期要比传统人工节约60天左右。”旌宸府项目工程人员表示。

碧桂园旌宸府


内外合力,碧桂园旌宸府犹如孙悟空请了“天兵天将”,高质高效完美交付。


#02

行业领先解决三大问题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约占我国GDP份额的26%左右,然而与巨大市场容量不匹配的,是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老龄化严重。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2.9亿农民工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41.7岁,而在2008年,农民工的平均年龄还只有34岁。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们了解到,今年3月工人日报发了一则报道:出于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的考虑,全国多地发文规范,要求“超龄”工人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工作,已有的超龄工人要清退。超龄的标准大致定在男性60周岁以上。

除了建筑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危机外,建筑工地也是众所周知的高危环境。2022年上半年,全国建筑行业生产安全事故1222起,其中四川建筑业发生94起,仅次于交通运输业。就在前段时间,因一起工地安全事故,德阳所有项目被迫停工进行安全整顿。

2021四川各市州事故


传统建筑业正在面临大而不优的挑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建筑业的传统建造方式受到较大冲击,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在此背景下,建筑业亟需找到新的突破口。碧桂园锚定目标,在2018年7月,借助自身丰富的项目资源和高端人才等优势,率先布局科技建造领域,成立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向当时还是空白的建筑机器人领域挑战全覆盖自主研发,这绝非易事。

博智林机器人总部



为实现0到1的重大突破,博智林吸纳了一大批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土木工程、机器人、人工智能、数字化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并给予了强大的资源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2022年7月,博智林研发了30款建造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28各省份超550个项目。另外,还有在研建筑机器人近50款,包括混凝土施工及修整、砌砖抹灰、室内装修装饰、外墙高空喷涂、地库装修等,几乎适用于建筑全周期的每一道建造工序,简直是“神通广大”、“样样精通”。


博智林各类型机器人(部分)


让机器人来完成那些高危、繁重、重复的工作,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地安全事故的发生,减轻甚至是避免高危环境给人体带来的不可逆的伤害。可见,碧桂园“已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03

科技建造,加“数”前行

自碧桂园进入德阳以来,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十年以前,德阳是什么样?

十年前的德阳,北到黄河桥,南到沱江桥,正在强力推进灾后重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建设一个更具实力的“产业德阳”。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2013年,德阳开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逐步淘汰产能落后企业,集中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2德阳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


面对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开放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带来的创新机遇,以及国家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政策机遇,“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转型机遇等重大时机,德阳明确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制造强市”,加速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全力实现由“德阳制造”向“德阳智造”的再次飞跃。

碧桂园智能制造工厂自动化生产线


而碧桂园,作为一家为社会创造幸福生活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积极投身机器人产业,这与“德阳智造”战略不谋而合。碧桂园希望能用“新技术、高科技”,改变建筑业“险、难、累”的痼疾,以自身力量,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加数”而行,向“智”前进。这一次,碧桂园在科技建造领域的研发成果落地德阳,不仅对德阳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予以助力,也将为德阳在智能建造领域标准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样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地坪   机器人   德阳   作业   建筑业   混凝土   地面   传统   努力   领域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