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内做到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数量很少,据说只有三分之一


棉花糖实验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有关延迟满足的最重要案例,它浓缩了延迟满足的基本心理类型和行为后果。

这个实验值得回顾和不断玩味的地方,一是从实验设计上,小朋友在较短时间内不吃棉花糖能够获得多加一块糖的规则,非常巧妙模拟了延迟满足的倍增效果;二是能够在15分钟内做到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数量很少,据说只有三分之一;三是通过后续跟踪,能够为了多得到一块糖而暂时不吃糖的小孩,在后续的学业表现上显著高于那些不能忍受等待的小朋友;四是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后续的长时段跟踪下,能够等上15分钟的小朋友在事业、家庭、财务、健康、人际关系等几乎所有重要领域都全面碾压那些做不到延迟吃糖的人。

这个实验及其后续跟踪,把延迟满足这个事情的社会人生层面都揭示得足够清晰了。


这里想在此基础上再叠加一点新信息。

首先,延迟满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是说不满足,而是通过一段时间哪怕是较短时间的克制,在未来(包括不远的未来)获得更大的更真实的满足(所以相比于一口吞掉棉花糖的人,能够等待的小朋友可以多获得一块糖是非常精准的模拟)。

在此意义上,延迟满足绝非不近人情或高不可攀。举个例子,你发完朋友圈后,感受到内心马上想看到反馈的冲动,如果此时你能够等待一分钟再看别人的点赞和留言,相对于马上目不转睛盯着看,其实就是在延迟满足。

有位禅师训练弟子的方式之一,是要求徒弟在听到电话铃响之后,等待片刻(铃响三声)再过去接,其实也是一种延迟满足训练。

在家庭教育尤其幼儿教育里,这一点其实蛮重要,它对我们的启示在于打破延迟的绝对性,而始终从相对性上理解:

当宝宝实在无理,延迟满足要控制在以秒计算的时间内,最好不超过一分钟。两岁以上的宝宝,开始出现自我意识,他们也能听得懂大人讲的道理,“等”字的含义,也基本明白。这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带他多体验体验。延迟满足的时间也可以从几分钟延长至一两天。三岁的宝宝,更加知理了,这种延迟满足可以再增加时间。

到了一定程度,这个延迟可以拉大到更长,比如:如果小孩特爱吃某种零食,某日下午给孩子两包零食,告诉小孩如果第二天这个时候还能剩下一包,那么会再获得一包零食。

第二,以福慧双修的框架来看,我倒不会说延迟满足是最重要的素质,它很重要,但它的最大特点或真正特殊之处,在于它处在修福和修慧的交界点上

一方面,修复需要有长期的时间视野,现在来看,我认为时间视野是对财富获得影响最大的因素、内在品质。李笑来所不惜通过否定“活在当下”来强化地“活在未来”,也是对时间视野的一种表达(事实上,在国内财经和成长励志作者中,李笑来对于时间和时间视野的研究与表达是最深入、最有高度,而且是言行合一的)。

要拥有长期主义品质和时间视野,从反面思考,就是克制身体上的种种即时满足的倾向(道德经讲的身体是“大患”,说的其实基本也是这个),也就是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延迟满足是孩子自我控制的表现之一,反映的是一个孩子在面临种种诱惑时,能否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这些定义里可见延迟满足自身就包含着长期主义、长期视野。延迟满足是建立时间视野的必然和必要(必须、必备)。

另一方面,从修慧上讲,最究极的智慧是念念清明(一种对最细微的念头的升起都保持觉知的状态,一种内在的澄澈,念念清明方才如如不动)。要做到念念清明,从反面思考,就是一个念头升起和来到的时候,不立即跳进去,而是能在念头和自我之间保持一个第三视角的清醒观察。

要具有这种智慧,当然也要延迟满足:做到每一个脉冲信号一样的念头到来时,能够不跳进去,不被念头所染。让自己的心智心念始终走在理性主导、正念正业主导之下、大脑前额皮层指导之下。

延迟满足的特点,就是处于修福和修慧的结合点上。它确实是一个指导家庭教育的有力把手。

第三,在家庭教育里,延迟满足的反面是什么?叫做百依百顺。这其实是一种很坏的家庭教育模式: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学会延迟满足。如果面对孩子的要求,父母总是第一时间满足,您会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好管。

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事例提示我们:这不仅是孩子越来越不好管的事,而甚至是走向自我毁灭的事。

卢梭说:“你想让你的孩子无限痛苦么?那就对Ta百依百顺。

最后,圣贤怎么说延迟满足呢?四个字,叫:得成于忍。(这里还是强调:不是绝对的不满足,是相对的延迟满足以获得真正的满足)

(原创:帅呆的龚老师 养娃亮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棉花   孩子   反面   家庭教育   零食   小朋友   视野   念头   数量   自我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