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我和小朋友之间的情绪大战,分享5点关于情绪的收获

今天早晨和小朋友大战了好几个回合。带着意识观察着我们互动的过程,当时我的情绪反应速度已经无法让我转身,只好先将情绪宣泄出去,事后再来复盘,联结,道歉。好在学习后,少了一些愧疚,多了一些接纳。在接纳的基础上,再去寻求成长和改变。

我打响了第一枪

起床后发现时间有点晚了,距离小朋友入园的时间有些紧促。我心里暗暗做好准备,迟到就迟到,关系最重要。可是,没想到我对时间的要求,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释然。内心有情绪在涌动,只不过我没有觉察到。

我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洗漱,穿衣。小朋友忽然说找不到舞蹈裤袜了。我心想:不就在那里吗?又出啥幺蛾子。但是,我表面上还是很平静地帮忙找到了。她开始穿,我去洗手间。不一会儿,她又要我过去看,说袜子有个脏的地方。我心想:没完没了,啥时候穿完出发。我的感受已经变成了着急,然后脱口而出“然后呢?”她继续说:“妈妈,我的袜子有个黄黄的脏点。”我生气的说:“然后呢?”我的潜台词就是:你袜子脏了就脏了,让我看有啥用?你想干嘛说呀?小朋友听我的语气不对劲,她的情绪也被激活,跑到洗手间大吼对我说:“你给我把门关上,我不想听你说话了。”我用力的一推门,门差一个小缝就关上了。她又大吼:“把门全部关上。”我对抗说:“你要全关上,那就你来动手。我需要冷静一下!”接下来各自没说什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过了一会儿,我的情绪平静了。在洗手间听到小朋友平和的叫我:“妈妈,一会儿给我扎辫子。”我注意到她的情绪也平静了,回复她说:“可以啊,我马上就来。”我俩就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出去后,小朋友说:“妈妈,我朋友昨天送我的发卡呢?”我说:“不知道啊,我没关注。”她开始生气地说:“我昨天给你了,你给我弄丢了。”我一听,在指责我,怪我,顿时就愤怒了。潜台词是:又把对付奶奶那套,来对付我。明明是你自己的东西没有管好,丢了还怪别人。然后,生气地对她说:“你昨天根本没有给我,我一点印象都没有。真给我了,我肯定有印象。不要乱怪人哈!”她开始大哭起来:“我真的给你了,你就是不记得了。”

我继续和她打乒乓球游戏:“你这招对奶奶好用,对我不好使。如果想让我帮助你找发卡,最好用尊重的方式。”她马上过来要打我,我快速躲闪了过去。对她说:“你想好了,你打我的后果是什么?”她大哭说:“你不要打我!”我说:“你可以打我,不允许我还手,这不公平!”她说:“我让你做一件事,你不听我的,我就得惩罚你。”

我心想:这不是控制型人格的模式么?于是,我对她说:“你想好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让我配合你,而你惩罚我,反而会让我离你更远。除非你换成合作的语言,我才愿意配合。”

她说:“你做错事了,你要给我道歉。”我大声对她说:“我做错啥事了?”她说:“你还吼我,你又错了一次。”气得我朝着电视大吼了几声,最后被她计了8次错。我说:“我朝着电视吼,也没朝着你,我宣泄我的情绪,有啥错。”

她想了想说:“你都不给我扎辫子,我都要热死了。”我继续说:“扎辫子是你的事情,这个要分清楚了。如果你不会扎辫子,可以把头发剪短。”她继续大哭着说:“我不要剪短。你现在可以帮我扎辫子吗?”我说:“可以啊,我听到的是合作型的语言,我愿意帮助你。”

然后,我给她扎了辫子,我俩又互相拥抱了一会儿,重新合好了。我对她说:“妈妈好像找到了愤怒的表达方式,在那一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吼几声。下次吵架,我可以和你说,等一会儿我们再沟通,我先吼几声冷静一下。”她说:“可以试一下。”

这时出门已经晚了一个小时,但好在我们的情绪都已经宣泄了出去,一路开开心心的去了幼儿园。她说:“妈妈,我肚子好饿呀!”我说:“一会儿到幼儿园可以大吃一顿。”

我的收获

有时候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待这件事情,以及它能带给我们哪些积极的影响,并从中获取收获,为下一次做准备。这次的经历,我有五点收获,都是关于情绪:

第一,情绪是可以蔓延的。我有情绪会传染给你,你有情绪也会传染给我。情绪的传播速度比病毒还快。

第二,情绪是一触即发的。当下发生一个情形,会瞬间激活你内在的某一种情绪,这种情绪马上又连带激活其他情绪。可以说这时情绪的强烈程度,已脱离了事件本身,而是把新账和旧账一起算在了眼前这个人身上。

第三,情绪是可以投射的。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投射性认同。就好比把一只烫手的山芋扔给另一个人。当愤怒转移到他人身上之后,那自己就不会再感到愤怒了。

第四,情绪是最好的线索。透过情绪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内在小孩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比如,在我和小朋友的互动当中,可以发现我俩想要的都是尊重。当对方用不尊重我的方式来要求我,我会产生对抗心理。

第五,情绪是需要流动的。当我们把情绪压抑在心里,迟早都会爆发。所以,当情绪出来的时候,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流动方式。比如,这次我发现自己吼几声,就能把情绪倒出来。否则还会找对方的茬,去挑衅对方。当然,这种吼不能对人,而是找个冷静的空间吼出来。

以上这五点内容,在这一次的经历当中体验的更加深刻。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都能够懂得与情绪和谐相处,给它一个空间去容纳它。这样,在养育过程当中,就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多一些温柔与爱。

#每天一点心理学# #成长# #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小朋友   情绪   潜台词   发卡   洗手间   会儿   袜子   冷静   愤怒   大战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