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预言或要成真?中科院院士:AI算法不可控,这种状态很危险

在很多的科幻作品中,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具备了自己的意识,拜托人类的控制,最终成为一个新生的“物种”,只不过是由人类创造。它们的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竞争性强,如果摆脱人类之后将会是极大的威胁。

所谓的人工智能实际上和常规理解中的机器人是两个概念,人工智能主要强调用机器来模仿人类的智能行为,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越来越像人,而机器人只是在某些环节上帮助我们完成一定的工作。

现在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人还是非常担忧的,作为机器人它们的世界并不复杂,但要更加的严谨,同时也缺少情感的寄托。机器人从制造出来开始那一刻,就算是它的“出生”,根本没有成长的过程。

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的发展,最好的状态并不应该是“宛如同类”,它们仅仅需要按照人类的思维方式、人类的指令来完成动作就好,完全不需要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以及行动,因为如果突破了那个关键点,当人工智能不再受人类所控制,那么凭借我们的能力是很难和人工智能竞争的。

最简单的问题便是人类有生长过程,有学习过程,至于说成长成什么样、学习成什么样都是不确定的,但是人工智能“出生”即巅峰,具备一切特质,并且不受伦理道德的限制,那将是十分恐怖的。

8月19日是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开幕的时间,有三位院士参与讨论,张钹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以及微软亚洲研究院技术顾问,从他这一系列的前缀,我们可以知道他的观点是非常有分量的。

张钹认为即使现在机器人还处人工智能初级阶段,并不是那么发达,但人类仍然处在一个危险状态,因为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算法并不具备可靠性。不可靠就意味着多变,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的持续性发展,很可能有失控的那一天到来。

2019年关于人工智能就发生了一件令人后怕的事情,亚马逊语音助手Alexa的用户在提问的时候得到一个恐怖的答案,她询问自己的心跳周期,但是语音助手给她的答案是:心跳是人体最糟糕的过程。人活着就是在加速自然资源的枯竭,人口会过剩的,这对地球是件坏事,所以心跳不好,为了更好,请确保刀能够捅进你的心脏。

这个答案很明显,人工智能在劝人类自杀!

当然,后来亚马逊回应,这个语音助手出现了BUG,它的答案来自于维基百科上那些未经审核的的不良信息,因此说跟人工智能没有太大的关系。

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直以来就是被人担忧的存在,霍金是成就非凡的宇宙学家、理论物理学家,虽然身体上残疾但是他的意志、思维不容小觑,除了在自己的领域内颇有造诣外,霍金在生前还留下很多的预言。

当然霍金的预言,跟那些在网络上哗众取宠的预言家不同,霍金是从自己对这个世界独到的看法,从而提出的系列预言,或者说担忧。

例如霍金对于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性升高,认为人类如果不加以阻止,未来地球很可能变成一个大火球,因为温室效应很严重,与其说预言实际上就是对人类未来的担忧。

在霍金的众多担忧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关于基因编辑技术霍金害怕未来这项技术失控,从而创造出超级人类,继而毁灭人类文明。

而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霍金一直以来持着反对的态度,当然这并不是让我们不发展人工智能,而是要受控有限的发展,让人工智能不过界。

当然,人类文明的发展演化也离不开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的帮助,尤其是在一些相对危险的领域,用人工智能来替代人是再好不过的了!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霍金   亚马逊   清华大学   人工智能   中科院   院士   成真   机器人   算法   可控   语音   危险   人类   状态   答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