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中,有一种聊天行为最令人“反感”,却是无数人的最爱

人生的旅途漫长曲折,免不了需要与人同行、与人沟通。微信是我们最常用的沟通社交介质,有数据显示近90%的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微信,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每天在微信上聊天、阅读、工作和购物,累计时间超过90分钟。

然而微信上有一个最令人“反感”的功能便是发送语音消息,它给很多人的生活甚至造成了困扰。

有人曾在微博上发起关于“你喜欢语音还是打字”的调查,有超过70%的网友选择了“打字,一听语音就哆嗦。”

语音发送功能方便了发送者,却对接受者造成了极重的查收负担,尤其是若接收者所处的场合不适合听语音,而事情又比较紧急,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且语音功能最让人无奈的地方是,不少发送消息的人喜欢说车轱辘话,或者一个问题说好几遍,这无疑加重了消息接收者的负担,有的人还偏好语音轰炸,几乎没有人看到一连串语音消息不头疼。

所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发送消息,尽量不要打扰别人的生活,真的有尤为重要。很多人之所以会讯息轰炸,其实是意识不到他们的行为会给别人造成困扰。

因为从人类本质上是自私的,生活中人们习惯于一切以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去行事,经济学、社会生物学等科学皆认可这一原理。

道金斯认为人类自私是由于基因自私,基因出于自保的目的,会无意识的操作承载基因的生命个体做出一切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这在求生层面其实是合理的,想想看如果在生死存亡关头你不抓住每一个可以求生的机会,就有可能死亡,无法延续后代。

但在社会活动中,过分的利己行为并不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生存概率,反而影响自己的社会认可度,从而缩减了谋生的机会。

人类是有自我意识的,依靠自我意识完全可以摆脱基因的控制,曾有学者提出“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克制自私的基因”。

人类拥有一种特别的复制基因,专家将其命名为“觅母”,它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能通过模仿实现自我复制。

在人类社会,“觅母”某种程度上要比基因对我们来说更重要,例如几千年前儒家圣人的基因已经消失,当他们的“觅母”还留在至今,影响着我们千万华夏儿女。

在觅母的辅助之下,人类逐渐训练出了思考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却懂得衡量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

自我控制能力能够阻止人类做最坏、最自私的利己行为,从而让个体的行为能够有益于社会整体的发展需求。换言之,语音轰炸式社交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是刻进骨子里的天性。

这正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地方,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思路回到微信社交上,为什么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考虑,怎么一到屏幕上就忘记了?

或许是因为微信社交方式进入我们的生活没多久,很多人还未能形成将社交习惯应用于微信之上。

但根本原因其实还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对人性、自我意识没有足够的认知,以为只是一点小事,麻烦一下别人没有关系。

但成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经常累到分不出精力休息,你的每一次小麻烦都会给别人造成更大的困扰。

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是无可救药的,根本不懂得“教养”二字。成年人最高级的修养是懂得为他人考虑,不给别人添麻烦。

《奇葩说》里黄执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什么叫麻烦,应该我做的事情我不做,要别人做,那叫添麻烦。

可是,如果一个人在生理、心理或者是环境上的困难,虽然在别人看来,应该有很多人去帮忙他,但是他努力想要别人不帮他的过程,就很了不起。”

深以为然,花点时间打一段字就能说清楚的事情,就不要发语音,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要麻烦别人是一个人的本分,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时间,没有人理应为你的无知买单,每个人都很忙很累,没有谁应该听你逻辑不通的话语。

如果你觉得打字说不清楚,那就理顺自己的思路再发消息,不要前言不搭后语的就发送,浪费别人的时间,也败坏掉了自己的社会关系,怎么想都不划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添麻烦   社交   反感   基因   语音   自私   麻烦   事情   人类   最爱   消息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