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补气血的时节到了,记得做好这3件事,养好身体健康度秋

《农书·天时之宜篇》说:「万物因时受气,因气发生。时至气至,生理因之。」


种庄稼顺应天时才能结出最好的果实,人的饮食起居也是如此,遵于天时,跟随自然,疾病就不会总像狗皮膏药一样难以甩脱。


《黄帝内经》讲: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简单几句,说全了秋季养生防病最关键的点,后世中医养生也多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变化,今天借着这些和大家分享一些秋季生活的小技巧。


秋三月,像鸡一样生活


炎夏已过,金秋悄然而至。天气依然呈现着炎夏的余威,但自然阴阳状态已悄然转变。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阳气开始收敛,阴气增长。天气清肃,其风紧急,草木凋零,大地明净,万物成熟,一切向着平定、沉稳的状态转变。


炎夏时身体浮于体表的阳气,也呈现往体内收敛的状态,准备「闭藏」滋养脏腑精气,积蓄力量,为下一年勃发生长做准备。


夏天阳气旺盛活跃,所爱在外,阳气心神从外面收回来也晚,所以晚睡一会儿。


秋天最好像鸡一样早睡早起,比夏天早睡一个小时,晚上10点半或更早入眠,收敛气血藏精补精。在天微微亮,鸡鸣声此起彼伏时起床。


入秋了,昨晚你睡得好吗?


睡觉是「天补」,按点睡觉,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很多朋友之所以会「虚」,就是给自己附加了太多不必要的「内耗」。而且熬夜晚起,阳气升不起来更容易疲惫。


睡不好缺觉的人,可能并不是哈欠连连充满困意,好像给一张床就可以昏过去。而是不能集中精力,总是说不上来的乏累,食欲不振,吃得不多还发胖,爱上垃圾食品,白天习惯喝咖啡或浓茶提神,容易出现沮丧和焦虑的倾向等。



快速入睡小妙招:听心跳


有的人说「我都有听自己的呼吸,越听越睡不着」。听心跳和听呼吸,是完全不同的,去尝试一下会发现,耳朵听呼吸很容易,听体内的心跳,需要非常专注。


推荐入睡困难和睡眠比较浅的朋友在入睡前:全身放松,去听自己的心跳。


如果你睡不着,容易害怕多梦,总做恐惧向的梦,睡觉也是浅而不深,容易醒,不管睡得多晚,早上醒的很早、很累,多半是因为肝血不足了,神魂不能在身体里安住。


可以多吃些养血安神的食物,如桑葚、百合、莲子、桂圆、酸枣仁、葡萄干、猪肝等,给神魂创造好休息的环境,就能安神好眠了。



虚?贴秋膘吧


「贴秋膘」是北方的方法。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气血减少,体重多少会减轻些。秋天人们会吃些味厚的美食佳肴进补。


贴秋膘是补益因「苦夏」而相对亏虚的身体,为迎接寒冬打好基础,让人能够安然过冬。


现在生活条件好,精美、高营养的食物被过度使用,每天都在“进补”。若你还是很虚很累,多半是脾胃不好,吃了食物不能好好的消化吸收,每天都在“假吃饭”。


脾胃不好,或是生来底子差,或后天工作、学习、生活操劳过度,或节食瘦身、熬夜、暴饮暴食损伤脾胃。秋天“容平”,推荐吃些健脾祛湿,平补气血的食物,推荐:


谷类:小米、黑豆、玉米、红薯、土豆、山药;

蔬菜:南瓜、白菜、板栗、萝卜、莲藕、茼蒿、菠菜;

水果:苹果、柚子、葡萄、石榴;

肉类:鲈鱼、鸭子、鲫鱼、瘦肉;

湿气重的朋友可以加些:薏米、黄花菜、黄豆、赤小豆、扁豆、芡实、茯苓、甘蓝。


平时买菜特别推荐多吃些山药,煮粥煲汤都好。


山药甘、温、平,补脾肺肾三脏之气,对五劳七伤导致身体损耗特别好。



晨练解秋乏、拉伸祛痰湿


立秋后,身体顺应自然进入到一个调整阶段,你可能会出现说不出的疲惫感、犯困,这就是“秋乏”。


《仙术秘库》载:「白露未曦,残月甫落,蹑蹀于高阜之上,东望苍溟,红霞四布,一轮突现,阳光弥满,昂首舒步。调其呼吸,纳天地间清新之气,以充实于丹田气海之中,此朝时之健步逍遥法也。」


早起(5:00 7:00)到空气好的地方,深呼吸(到丹田),放松身体,抬头大步走,步法舒宽而徐缓,身体端正,这就是逍遥步法了,其实就是放松身心大步走咯!


听着早起鸟儿的叫声,迎着太阳走一段路,既可振奋阳气,又可散湿,疲劳感会少很多。提前喝点水,便便也会更通畅!


实在不想运动就给膀胱经做个拉伸吧,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去湿排毒通路,可以帮身体清理垃圾。


每日拉伸更轻松


如果你每天坐着时间超过6个小时,总觉得小腿像灌了铅一样,坐办公室也感觉浑身没力气,腿和屁股越发肥硕,起床就赶紧练练这个动作。


双腿伸直并在一起,脚尖回勾,双手抓着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至少要做15~30分钟。


这个动作越是够不到,越说明你的毒素堆积的多。不要着急,也不要用蛮力,关键在于过程,只要大腿后侧的大筋有拉伸感就可以,否则容易拉伤韧带,循序渐进就好。


收敛神气,就是最好的补!


秋天要“收”,先收心,收神,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使情志安定平静,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


现在脑力劳动多,看手机电脑多,心神消耗很大,先做好收,才能减少内耗,更快补好身体。


气定则神闲,神闲则性静。习武讲究「锁心猿」,也是指这个,要把心思和念头收拢在身体里,收敛神气,才能养气。有时候,心神多消耗的气血,比身体劳作更多。



如何收神呢?


不要让自己心思太辛苦。“思出于心,而脾应之”,思虑过度会过度消耗心神脾气,导致又虚又湿,疲惫不堪。


在你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时,先放下,不要去“解”它,顺其自然反而更好。特别是一些爱钻“牛角尖”的人,太过劳累了,收心摄念,少思考,让心神和气血休息一些吧。


关注你的健康困扰,关心你的饮食起居,关注活法儿,每天一篇新鲜养生干货送给你,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养生。感谢阅读,明天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黄帝内经   阳气   立秋   炎夏   脾胃   山药   气血   心神   时节   早起   消耗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