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新中国开国第一大案-炮轰天安门案

去到北京去旅游,无论中外游客必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天安门,天安门虽然是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古建筑,但是它对于近代乃至现代中国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比如说1911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是在这里宣布退位的,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帝制退出历史舞台;1919年震惊世界的五四运动是在这里爆发的;1949年毛主席是站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重大活动也都是在这里举行。天安门对中国有有一种特别的象征意义。

开国大典

但你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么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地方,在1950年国庆的时候差点儿遭到炮轰。在公安部门的努力下所幸此案被及时侦破,敌人的阴谋并没有得逞。这起阴谋幕后的黑手究竟是谁?他们为什么要炮轰天安门?他们的计划又是怎么样败露的呢?公安机关又是怎样大海捞针,成功抓获这些间谍的呢?

具体回到1950年9月16日这一天。这天傍晚时分,中南海周恩来总理办公室急匆匆走进两人,这两人就是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以及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他们神色匆匆,没有了往日的淡定从容。周总理问二人为何行事匆匆,罗瑞卿将攥在手中的一封被公安部截获的从航空快件信递给了周总理,周总理看完信后,陷入了沉思,随后批复道:“事不宜迟迅速破案!”

周总理

公安部部长罗瑞卿

那么,这到底是一封什么信,信里什么内容?以至于上至周总理下到两位部长神情都如此凝重呢,我们来看一下当年信件的影印本及信件内容。


信件影印本


信件内容

不过从字面内容上来看,这似乎只是一封普通的购销通知,信封上的地址用毛笔写着:

日本国东京都涩谷区
神泉町20番地7号第一绿C管理室
而信封之中的内容则是:
CLC总部:
所购灭火机定于10月1日发货,一切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
致以热烈的问候
山口隆一

信件内容看上去很平淡无实,就是一封购买消防器材的购销通知,但出现疑点的是,CLC所指的正是“东京美军司令部情报处”,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日本间谍组织,他们并没有消防器材方面的业务,为什么要从北京进口灭火器材?其次,山口隆一的表面身份只是北京法文图书馆的一个图书编辑,他又不是商人,为什么要为国外的间谍组织购买灭火器材?

更大的疑点是这份邮件里还夹带着一张用铅笔手绘的金水桥畔和天安门城楼草图,以及两道带箭头的粗黑抛物线图纸,这两道弧线一道直指天安门城楼顶端,另一道直指检阅台中央,即我党中央领导人所处位置。图中低一点儿的抛物线还有一句日文标注,翻译为到现在水还是达不到这里。另外一个疑点,国家早就宣布10月1日要在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结合种种信息,我们不难得出,敌对势力要在新中国成立一年之际,在天安门对我党中央领导人进行暗杀。

信件草图

那么敌人会使用何种武器进行暗杀呢?从图上不难发现,敌人应该会使用一种远程攻击武器,抛物线应该是攻击线路。当时公安部政治保卫局有一个侦查员名叫孙有光,他曾经参与并侦破过多起开国大案,他分析认为这应该是一张炮击图,武器应该是60迫击炮。

60迫击炮

这种迫击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优点非常突出,一是携带、隐藏方便。二是射击角度很大,45度到85度可以自由调节。三是射程,最大可达3500米。

那么这么一封藏有惊天秘密的信件是如何被截获的呢?早在北京解放前,国外反动势力及国民党特务机关就已经派驻大批间谍和特务进京,在各种身份掩护下潜伏下来。他们利用合法的外国侨民身份,伺机刺探情报,找任何可能的机会搞破坏,其中不乏某些武装暴动,所以当时规定,所有国际信件都要进行检查。

事实上,由于1950年7月朝鲜战争的爆发,时任北京公安一局一处侦查科科长曹纯之已经接到了上级命令,奉命负责对北京城内国际情报间谍组织进行秘密调查,防止敌特势力对北京城的破坏。北京市公安局成立外侨管理科,即对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进行了一次全覆盖的登记侦查。这次外侨登记持续了一个多月,1679名外国人被登记在案。

拿到这1679名人员资料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处立即又展开了一次筛网式甄别。筛网之后,侦查员敲定了其中18名外国人具有重大嫌疑。经过大量资料的比对和对可疑人员的排查,他们很快就锁定了一个位于北京东四三条的由美国人设立的情报机构组织机构——“美国新闻处”。

所谓“美国新闻处”,正是由美国战略情报局在北京设立的分支情报组织,经常在这里进进出出的情报人员,是来自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外国侨民。二次战结束之后,这些散居在中国的外国侨民就被美国情报机构所收买,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继续进行非法间谍活动。

通过对“美国新闻处”的秘密监视,意大利人李安东首先进入了侦查员的视线之中,随后,与他秘密联络的意大利人哲立、马力悦,日本人山口隆一、德国人甘纳斯,以及东交民巷的图书馆经理魏智等人的相关情报资料都被迅速汇聚到了侦查处处长李国祥的手中。

李安东,原名汤尼,意大利侨民,在中国的表面身份是天津老世昌公司的北京代理人。他1919年就来到中国,曾经在军阀混战时期在天津创办军火公司,多次将大批军火出售给北洋军阀。抗日战争时期,他又负责在华北地区为日军收集情报数据,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1948年3月,他被美国驻华大使驻北平办事处上校武官包瑞德秘密收买,成为“美国新闻处”的主要创办者。在包瑞德的资助之下,李安东网罗了一大批来自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外国侨民为自己充当情报人员,在北平和平解放之后继续从事间谍活动。

李安东

山口隆一,日本人,有个中国名字刘逸,住在北京市甘雨胡同,其公开身份是图书馆的图书编辑。但是据我国公安部掌握的消息,此人是多个国家的职业间谍,1944年曾经专门负责日本军部和日本驻华使馆的联络事务。日本战败之后,加入美国战略情报局。

当李安东、山口隆一进入我侦查机关视线,并受到严密监控的时候,这两名资深间谍却全然不知。据参与此案侦破的老侦查员回忆,那阶段,李安东、山口隆一都住在甘雨胡同,平时不来往,有时候则以举行舞会的名义串通到一起,而北京公安的监控点就设在李安东住所的对面,他们就处于24小时被监控的状态,而且李安东家的杂役就是我卧底侦查员。

9月26日当天,北京甘雨胡同突然被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市军管会封锁,位于乙17号院的李安东家也被迅速包围。

当公安人员敲响李安东家大门时,他还不知计划已暴露,问道:“谁?”

公安人员回答:“我们是派出所的,现在在查户口。”

听到是查户口的,李安东打开了大门,顿时,几个枪口对准了他……

与此同时,住在李安东家隔壁16号院的山口隆一也被顺利抓获。

捕李安东和山口隆一后,公安机关顺藤摸瓜,又先后将意大利籍特务哲立(公开身份为教师)、德国特务甘纳斯(公开身份为德国宝世公司北京代理人)等人抓获。

经过审讯,进而又抓获了另外两名间谍:法国人魏智(公开身份为法文图书馆经理)、意大利人马迪儒(公开身份为天主教紫衣主教)。另外,帮助间谍们传递情报、藏匿物品的中国人马新清也同时落网。至此,李安东间谍组织的7名成员全部归案。

在几人家中共搜出如下物品:82式”迫击炮一门;迫击炮弹弹头和底火、兵器零件等273件;山口隆一绘制的炮击天安门草图一幅;“600901”手枪一支;炮弹和各种子弹494发;手榴弹8枚;烈性毒药两件;情报底稿、情报材料等1642件等等....

时隔大约一年之后的1951年8月17日,北京军事管制委员会对这一案件进行了宣判,主犯李安东、山口隆一被依法判处死刑,其余外国间谍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服刑期满之后立刻驱逐出境,

至此,新中国成立后,外国间谍意图炮轰天安门刺杀中共领导人案件就此告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天安门   李安   山口   公安部   侨民   大案   美国   新中国   北京   间谍   信件   情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