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调养十分重要。中医食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食物配方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整体观念和辨证施膳的特点。
中医认为,预防治疗疾病,饮食为上,药物次之。通过五谷、五果、五畜、 五菜的辨证应用,补养人体所需的精气。人体的阴阳气血会随节气寒暑变更而变化,根据节气特点而配制与之相宜的药膳食疗,是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体现。
《内经》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起于立秋,终于霜降,自然界呈现阳气逐渐收敛,阴气逐渐生长的特点,肺脏当令,燥气所主。饮食总体上宜少辛增酸,多食酸甘、质润之品,以养津液、防秋燥,如百合、葡萄、梨、玉竹、沙参、木耳、芝麻、莲藕、蜂蜜等。以下为您推荐几款秋季药膳汤水。
初秋润肺健脾
初秋时节,大部分地区气温仍高,热而多雨,午后仍会有高温暴晒,但早晚天气有逐渐变凉爽的趋势,总体来说暑气未消,湿气未尽,燥气初显。此时人体容易出现咳嗽、感冒、泄泻等不适。饮食调理以平调肺脾,兼祛暑为原则。
莲藕双豆百合猪骨汤
食材:莲藕250-500克,赤小豆30-50克,眉豆30-50克,猪脊骨400克,鲜百合1个,陈皮1瓣,蜜枣1枚,食盐适量。
功效:祛湿,润燥,清暑热。
南北杏梨肉煲猪腱
食材:南杏仁12克(去皮),北杏仁9克(去皮、尖),雪梨1个,北沙参10克,蜜枣1枚,陈皮1瓣,猪腱肉350克,食盐适量。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可用于调治温燥所致干咳、痰少、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
中秋滋阴润燥
中秋前后,热转凉的交接时期,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燥气明显。燥邪最易伤津液,人体容易出现干咳少痰、鼻咽干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不适。饮食调理以滋阴润燥为原则。
海底椰无花果炖瘦肉
食材:海底椰10克,干无花果5粒,北沙参5克,瘦肉100克,生姜1片,蜜枣1枚。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润肤养颜,防秋燥。
莲子莲藕水鸭汤
材料:莲子20克,莲藕2-3节,鲜百合1个,鸭半只,陈皮1瓣,炒薏米20克,蜜枣1枚,生姜3片,食盐适量。
功效:滋阴补虚,养心安神,可防治“秋乏”、“秋燥”。
椰子木瓜银耳猪骨汤
材料:椰子1个,芡实15克,莲子15克(去芯),木瓜1个,猪骨400克,黄耳10克,红枣3枚(去核),生姜2片,食盐适量。
功效:补益肺气,健脾固肾,滋养脏腑。适用于秋季日常饮用,可美容养颜。
深秋调补药膳
深秋时节,天气已凉,凉燥袭来,人体容易出现感冒、干咳等不适。此时阳气收敛在内,也是“贴秋膘”的时节,宜调养脏腑,滋阴润燥,养心肝脾胃。饮食以温润甘养,轻补滋润为原则。
猴头菇板栗煲猪脊骨
食材:猪脊骨1斤,猴头菇1朵,茯苓20g,莲子20g,芡实20g,山药30g(干品),北沙参20g,板栗(去壳去皮)200g,蜜枣1枚。
功效:清润补虚,养颜护肤,健脾助运。适用于秋季平补。
淮山地黄栗子煲鸡
材料:鸡半只,淮山药50克,熟地黄15克,板栗(去壳去皮)200克,红枣(去核)3枚,白茯苓15克,建莲子15克,芡实15克,陈皮1/8个。
功效:健脾胃,滋阴益气。
石斛洋参炖乌鸡
食材:乌鸡500克,石斛2-3粒,西洋参5克,生姜1片,蜜枣1枚。
功效:益气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秋冬抗燥食用,能缓解皮肤干燥、咽干、月经量少等不适,滋补而不腻。
温馨提示
1、以上汤水为2-3人份量,药性平和,一般人群整个秋季皆可饮用,根据功效和适应症选用即可;
2、煲汤一般煲1.5小时左右,炖汤一般隔水清炖2小时左右。高尿酸、痛风人群建议少喝老火汤;
3、如果您不知道如何辨别自己的体质,想寻求中医调理或调养指导,可找专业中医师咨询。
【来源: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作者:治未病中心 彭玉莹】
更新时间:2024-09-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