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大战,韩国左右为难


芯片产业,已到紧要关头。

2022年7月末,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将在8月签署「芯片法案」

该法案包括520亿美元补助金与240亿美元的四年25%税收抵免。

美国意在通过这一法案补助美国半导体企业,以求继续对中国「卡脖子」。

然而,「芯片法案」首先影响的却是韩国。

拜登于2022年5月2日同韩国总统尹锡悦参观三星公司位于平泽的工厂。
图片来源:Korea Times

韩国的芯片产业举足轻重,而其芯片制造和消费都与中国紧密相关。

但是,美国如今要求韩国必须在2022年8月底之前给出确切答复,即是否加入美、日主导的「芯片联盟」以对抗中国。

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韩国如今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关头。

这固然是艰难的抉择。

而选择一旦做出,对韩国、中国、美国,或整个世界,都至关重要。


01.

左右为难

从中美贸易战开始,美国就一直挟芯片对中国「卡脖子」,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使荷兰ASML的高端光刻机无法卖到中国。

这意味着,中国就无法生产3纳米、5纳米、7纳米的芯片,只能生产较为低端的芯片。

而2022年的「芯片法案」之后,美国希望能把中国的芯片产业固定在28纳米以下,使中国芯片与高端芯片之间保持代差。

可是,这样一来,首当其冲影响的不是中国大陆,而是台积电和韩国的三星、SK海力士等企业。

三星平泽工厂,该公司正在成为韩国的「战略武器」。
图片来源:Japan Times

尤其对韩国而言,这样的转向来得太快、太猛烈,很难跟上节奏。这是因为韩国的芯片产业与中国合作最为密切,中国对于韩国来说也是最大的需求市场。

因此,韩国就成了中美芯片大战下最不稳定的因素。

在芯片领域中,韩国的地位仅次于美国。

根据国际分析机构IC Insights的统计,在2019年,美国在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约占50%,韩国占18%。

相比之下,整个欧洲只占9%,中国台湾地区占7%,日本占9%,中国大陆占5%。

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中各国占比。
图片来源:Invest Korea

在存储芯片的份额上,韩国占世界的56.9%,其中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占全球71.1%,闪存(NAND)占44.9%。

但是,韩国的芯片制造厂商在中国设有工厂,中国也是韩国的主要芯片消耗国,甚至,韩国芯片的部分材料还来自中国。

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几乎生产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芯片,而中国大陆的芯片需求占全球的34%。韩国每生产十个芯片,就有四个卖给了中国。

2020年韩国的芯片主要出口国。
图片来源:The Korea Herald

韩国需要中国的市场,但也需要美国和其盟友的支持。

在芯片的专利和市场上,韩国较为依赖美国。而在原材料和制造设备上,韩国非常依赖日本。

在韩国的芯片制造中,芯片所需的氟化氢基本上一半来自日本,一半来自中国。聚酰亚胺和光刻胶则90%依赖日本。

2019年1月到5月,韩国芯片所需化学品进口来源国。
图片来源:Office of Industries Working Paper ID-062

而掌握芯片制造设备的国家中,最主要的是日本、美国和荷兰。

还有如半导体晶圆(Wafer)的产量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虽然占据主导,但仍然依赖一部分进口。其主要进口也来源于日本和北美地区。

也就是说,韩国如果与美国步调不一致,很可能也会被美国与盟友日本,甚至荷兰「卡脖子」,那么,实际上韩国就都根本无法制造芯片了。

2014年到2018年,全球芯片设备出口国所占比重。
图片来源:Office of Industries Working Paper ID-062

美国和日本如果已经组成了「芯片联盟」以制裁中国,韩国是难以拒绝的。可如果韩国不拒绝,就会面临与中国的对抗。

看起来,韩国面临着「双输」的局面。

为此,韩国会如何选择,又能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02.

「独立自主」的困境

对于夹在中美之间的韩国来说,如果非要「选边站」,站在美国一边损失相对更小。只是,那同样也意味着损失。

美国虽然提出「芯片法案」来为韩国芯片厂商提供进入美国的便利,但力度远远不够弥补其损失。

而且,疫情的几年对韩国经济影响也很大。

韩国芯片公司此时正面临着挑战,要在2022年8月做出选择就显得更为艰难。

根据彭博社报道,韩国半导体库存正在以六年来最快速度增长,2022年6月飙升了79.8%,而生产和出货量却在放缓。也就是说,韩国的芯片目前面临着难卖、难产的局面。

本来,疫情开始后,人们对于手机、游戏机等需求旺盛,当时出现了芯片荒。

结果,芯片厂商开始增产,又造成了现在的供大于求,芯片价格降低,三星和SK海力士的股价下挫严重。

这样的条件下,韩国政府和制造商为应对四面八方的危机,提出了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首先,应对美国要求的「选边站」,韩国制造商游说华盛顿,争取关键的出口许可证,以供应那些受制裁的中国公司。

在中美的夹缝中,韩国试图找到一个平衡,一方面拒绝或延缓加入美国对中国的制裁,一方面迎合美国,将工厂迁往美国,或收购美国公司,以获得一定自主权。目前,韩国三星公司也已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投资170亿美元建设5纳米生产线,这可以视为迎合美国的开始。

其次,韩国政府在中美贸易战中意识到,韩国在芯片问题上的话语权还不够强。

因此,韩国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向芯片行业投资2590亿美元,培养15万相关技术工人。

韩国目前半导体从业人员相对紧缺,这与培养相关人才较少和老龄化等问题相关。
图片来源:ASML


最后,韩国要争取在原材料和相关设备上做到独立自主。

韩国政府在2022年7月表示,要在未来逐步完成芯片产业链的本土采购,即到2030年,有一半的原材料、部件和设备可以在本土完成采购。

虽然韩国提出了许多相关计划,可远水毕竟解决不了近渴,这些计划无法在当下完全应对中美紧张下的芯片危机。

可以想见,韩国最终大概率会迫于压力加入「芯片联盟」,但在中美之间的左右摇摆不会很容易结束。

而一旦韩国最终倒向美国,那么,美国的「芯片联盟」就已经完成。这一联盟将占据芯片市场的80%,以此打击本来就居于弱势的中国。在这种重拳打击下,中国短时间内没有还手之力。

中国目前还不能在芯片上完全做到「独立自主」,自主研发出高端芯片仍需要很长时间,而即便研发出来,其依靠的原材料和相关生产设备也仍是依靠进口。

届时,美国对中国芯片的「卡脖子」也许会结束,却可能开启对芯片原材料和设备的新一轮「卡脖子」。

其实,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垄断芯片,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真正独立制造芯片。

美国想要在芯片上卡中国的脖子,限制中国生产高端芯片,美国本身利益也会受到一定损害。而且,日本、韩国等国家也会深受影响。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其实已经不存在「独立自主」,任何一项技术所涉及的相关专利、设备、原材料和组装都来自许多国家。在芯片产业中,美国、韩国、日本、荷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是其中玩家,缺少任何一个,对于其他国家都是损害。

芯片所需的设备、原材料也都需要其他设备和原材料的加工,这涉及到整个全球化和工业化体系。
图片来源:Economic Times

全球化是一个分工协作的过程,没有国家能完全独善其身,成为一座孤岛。

现代历史的无数例子已经证明,唯有合作,才能利益最大。

全球化潮流不会结束,而会重新组合、变化。

逆全球化的结果只是将自身撞得粉碎罢了。

参考资料

Samuel M. Goodman, Dan Kim and John VerWey: The South Korea-Japan Trade Dispute in Contex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hemicals, and Concentrated Supply Chains. Office of Industries Working Paper ID-062. 2019-10.

Anticipating a U.S.-South Korea Semiconductor Allianc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2022-07-19.

Samsung and SK Hynix rethink China exposure following US chips act. Financial Times. 2022-08-03.

Japan Once Led the World in Microchips. Now, It’s Racing to Catch Up. The New York Times. 2022-08-04.

Korean Chipmakers Navigate Treacherous Waters: Fully Charged. Bloomberg. 2022-07-1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三星   中美   韩国   芯片   左右为难   日本   法案   美国   中国   原材料   大战   来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