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的话题

昨天下午,目睹了一场小小的家庭暴力。一个两岁多的小孩,因为用一根小棍子,打了(奶奶的说法)自己的奶奶,被奶奶用棍子抽打。打毕,奶奶命令小孙子规规矩矩靠墙站好,开始一句一句地教训,不准打人,不准去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不准这样那样。可怜的小孩子,一边抽抽嗒嗒地哭,一边似懂非懂地点头。


看到这一场景,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自然觉得老奶奶的方法欠妥,想劝几句,但也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终究没有说。

不过,倒是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发生在非洲。说的是非洲有一个部落,教育犯了错误的成员方法独特。如果有人做了较为严重的坏事错事,部落的人都要聚集拢来举行一个仪式进行教育。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圈,犯错的人站在中间,部落成员依次上前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别具一格,不是数落他的不是,而是将他过去做过的所有有意义有价值的好事、他的所有美德和优点一一道来。听到大家说的话,犯错的人在心底里产生了深深的自责:我这是怎么了?我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来。教育完毕,大家各回各家,犯错之人多数能改正,不会重犯。部落的风气也很淳朴,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客客气气的。

另一个是一则寓言故事。北风和南风,比赛谁能将人们身上的衣物吹落。冬天来了,北风呼啦啦地刮,希望能将人们身上的衣物吹掉。可结果呢?北风越刮的紧,人们把身服穿得越厚,裹得越紧。夏天来了,南风微微地吹,温度渐渐的升高,人们渐次地脱下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薄薄的夏装。


规则与意识,纪律与自甶,法制与道德,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就像一双筷子,一头是圆的,一头是方的。圆的便于夹菜,颇为实用;方的让筷子不易于手中滑落,也不可或缺。方圆之间,是为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过犹不及,这里面,是大有学问所在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字,建立了不世之功。可是,他“收天下之兵以愚黔首”,制定了严刑峻法,不念民生,让老百姓没有了活路,仅15年便改朝换代了。三国时,诸葛亮进成都,“刑法颇重”,有人说,初到一地,当施惠于民,聚拢人心,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诸葛亮说,刘璋软弱,以至于民不念恩而散漫,以至于失地亡国,我先明法度,再施恩惠,老百姓也会敬服。所谓水无常形,民无常势,具体怎么做,要看具体情况。任何事情,走了极端,都会演变成一场灾难。肉好吃,天天吃肉,会吃出一身的毛病来;糖的营养转化快,口感又好,吃多了要出问题的。


说着说着,又扯远了。回到教育的话题上来,上面说到的那个小孩,世界于他是全新的。他对世界的观感,来源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一切,又与成人的引导习习相关。小孩的意识、认知、习惯的养成,需要在生活中体验,在游戏中养成,自然而然地进步,而非在棍棒和喝斥(那是驯兽师的办法)中完成。


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一个人做了错事,而是他做了错事,他和他周围的人都认为做得正确,还在继续变本加厉地做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南风   非洲   错事   棍子   北风   衣物   筷子   古老   奶奶   小孩   话题   部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