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胃胀,除了药物,按摩这4个穴位,或能帮你缓解,不妨试试

胃胀气常见于胃肠功能紊乱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餐后撑胀感、频繁打嗝及中上腹灼热感,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如果胃肠功能较弱的朋友平时不注意饮食,或暴饮暴食均会加重胃部负担,引起胃胀气。

那么,胃老是胀气,人不舒服,该怎么治疗?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通过按摩穴位缓解症状,这4个穴位,不妨按一按。

1、按摩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之穴,因其所处部位靠近胃部,故按摩该穴可用于治疗胃胀气。中脘穴位于肚脐直上四寸位置,即处于平躺位置时上腹部的正中间位置。

中医认为任脉为“阴脉之海”,按摩针刺该经穴位可起到滋阴养血之效,对调节女性气血、稳固胞胎及调节月经也有好处,所以经常按摩此穴位可帮助滋调胃阴,促进胃肠部血液循环,从而疏通胃肠道,起到疏散胃肠胀气的作用。

此外,该穴还是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经常按揉此穴还可辅助治疗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脾胃病,配合膻中、丰隆等穴还可缓解哮喘。

对于该穴具体按揉手法建议采用手指推拿法,即用大拇指按于该穴处,利用腕关节的力量顺时针点按5分钟左右,家中有刮痧板的也可以用刮痧板操作。

2、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为养生保健要穴,同属足阳明胃经之穴,具补益中气,升发胃气之效,常用于治疗胃肠疾病、下肢痹痛及虚劳等病。

主要位于小腿关节外侧下3寸,距离腿骨外1寸位置,现代研究发现艾灸、针刺或按摩此穴对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阑尾炎等有一定疗效。

通过按摩此穴,对全身经络气血起到疏通作用,故可改善胃部积气状态,从而起到辅助治疗胃胀气的目的。此外,要注意按摩此穴的力道,不可用力过轻也不可用力过度,以感受到酸胀感为宜。

3、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隶属心经穴位,位于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的位置,即两肌腱之间凹陷处。

经常按摩内关穴可起到养心安神、理气止痛的作用,可帮助治疗失眠、胃胀痛及腹胀痛等病,而且长按内关穴还可调整心率,适用于窦性心律不齐人群。

因其位于手臂,故还可以缓解手臂疼痛、无力等症状,即是中医针灸学中所讲“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针对该穴的具体按摩手法建议手指按压,即将一只手的四指置于手臂下端,拇指置于手臂上端,使之呈现“虎口状”,然后将拇指放在内关穴处用力按压,直到出现酸胀感位置,每天如此循环两次即可。

4、按摩四缝穴

四缝穴为经外奇穴,恰如其名,该穴便位于四指之间各缝隙位置。针灸学认为按摩四缝穴可用于治疗小儿积食证,改善消化不良症状,还可用于辅助治疗胃胀、恶心等胃肠道疾病。

关于此穴的按摩仍然采用点按法,即用一只手的食指或中指分别点按3-5分钟,直至出现酸胀等不适感为止。

对于胃胀严重患者还可以采用点刺放血的方法快速缓解,但此操作需要一定技术手段,尽量寻求医生帮助。

经常按摩以上4个穴位可帮助缓解胃胀的症状,对于胃胀伴有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者,还要配合其他穴位按摩,症状重者不宜进行穴位按摩,还要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在家进行穴位按摩时,找对穴位位置相当关键,按压时以感受到酸胀感为准,不然起不到治疗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穴位   任脉   胃部   经络   针刺   胃肠   手臂   症状   药物   用力   位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