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中药的寒热温凉和酸咸甘苦辛都是什么药效?

《神农本草经》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每味药物都有四气五味的不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与凉、温与热之间仅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痰热、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

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甘、苦、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

甘: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酸: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症。

苦: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吐、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咸: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瘘瘤、瘢瘦痞块等证。#中医来了# #中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寒热   痞块   本草   泻下   寒凉   咸味   药性   甘苦   药效   大便   药物   中药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