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种常用中成药功效大全,建议收藏备用,从此疾病上门也不怕

1.咽喉肿痛——牛黄上清丸。

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2.咽喉肿痛——穿心莲片。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主治邪毒内盛所致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3.失眠——养血安神片。

其成分有仙鹤草、熟地黄、首乌藤、墨旱莲等,功效为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失眠健忘,阴虚血少,头眩心悸。

4.湿气重/湿疹——黄蒲洁肤洗剂。

由黄柏、蛇床子、黄连、土茯苓等组成。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杀虫止痒。适用于于湿疹、手足癣

5.牙疼牙痛——清热凉血膏。

滋阴、清热、凉血,用于孕妇上焦火盛导致的牙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

6.咽喉肿痛——牛黄上清丸。

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7.肝郁脾虚——舒肝解郁胶囊。

疏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


8.糖尿病——抗饥消渴片。

【成份】红参、黄连、黄柏、地黄、熟地黄、枸杞子、玉竹、麦冬、五味子

【功能主治】养阴益气,润燥生津,抗津止渴。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虚者也有一定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

9.高血脂——脂必泰胶囊。

消痰化瘀、健脾和胃。主治痰瘀互结、气血不利所致的高脂血症。症见头昏、胸闷、腹胀、食欲减退、神疲乏力等


10.慢性咽炎——六神丸。

由牛黄、冰片、金银花、等组成。六神丸清热解毒的效果非常的强,常用来治疗由于火毒上扰所导致的喉病、喉痛、慢性咽炎等咽喉疾病

11.中风——珍龙醒脑胶囊。

由珍珠、紫檀香、西红花、诃子、塞北紫堇等组成。具有开窍醒神,清热通络的作用。用于痰瘀阻络所致的中风,语言蹇涩,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12.肝胆湿热——乌军治胆片。

具有疏肝解郁,利胆排石,泄热止痛之功效。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胆胀,症见胁肋胀痛、发热、尿黄

13.更年期——更辰胶囊。

益气、温阳、补肾。用于肾阳虚引起的更年期综合证,症见腰膝酸软,心悸失眠,忧郁健忘,夜尿频多


14.风湿骨病——双虎肿痛宁。

【成份】 搜山虎、黄杜鹃根、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生半夏、樟脑、薄荷脑

【功能主治】 化瘀行气,消肿止痛,舒筋活络,驱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扭伤、摔伤,风湿关节痛等,并可作骨折及脱臼复位等手术局部麻醉止痛用

【用法用量】 外用,一日3-4次,外擦患处

15.颈椎病——抗骨增生片。

功效:补肾,活血,止痛。用于肥大性脊椎炎,颈椎病,跟骨刺,增生性关节炎,大骨节病


16.肺热——牛黄清肺散。

【成份】人工牛黄、茯苓、川贝母、白前、沉香、黄苓等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消炎止咳,胸满喘促

【用法用量】口服。2至5岁一次2袋,2岁下的酌减,一日两次

17.鼻炎——苍辛气雾剂。

【药方组成】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黄连、瓜蒂。【功效与主治】疏风散寒,通窍。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所致的鼻塞、鼻痒、喷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黄柏   功效   熟地黄   牛黄   肿痛   黄连   口舌   中成药   成份   咽喉   胶囊   常用   疾病   建议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