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新疆旅游彻底火了。这期间,独库公路成了“拦路虎”,号称国内游客1/3在这里,剩下1/3在西藏,另外1/3在云南。

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说明夏季是新疆的旅游旺季,去新疆旅游的人很多。

如果你在新疆旅游,或者以后要去新疆,请记住:如果你在沙漠里看到野生西瓜,不要随意吃。实在渴了也不能吃路边的野生西瓜。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问题是,我们吃的西瓜非常甜而且多汁。简直是夏日解暑神器。然而,生长在沙漠中的西瓜不一定是没人种过的食用西瓜,而是一种剧毒西瓜:药用西瓜。

这种西瓜很混乱。它的外观和藤蔓几乎和西瓜一样。就连西瓜上的纹路也和西瓜上的差不多,藤蔓上的叶子也裂了,但看起来像是管理不善。药用西瓜的个头没有我们常见的西瓜大。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睁眼一看:“嚯,生蛋子了!”里面的种子甚至比果肉还多。


如果你发现了这个西瓜,不要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试,因为它有剧毒。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药用西瓜

药用西瓜是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在自然状态下匍匐或半直立生长,与西瓜非常相似。

与西瓜不同的是,药用西瓜的纹路不是绿色和白色的结合,而是绿色和黄色的结合。随着药用西瓜的成熟,整个西瓜都会变黄。


这个西瓜全株有毒,果实也有毒。误食后可能会出现头晕、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其实药用西瓜有毒并不少见,因为西瓜的祖先也有毒。

西瓜和药用西瓜一样,属于葫芦科。葫芦科的很多植物都有毒,比如西瓜,西葫芦。它们可以产生有毒的类固醇葫芦素,可以防止它们被食草动物吃掉。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尤其是生长在高温干旱环境下的西葫芦,或者葫芦科的其他植物,内部会积累高浓度的葫芦素,吃起来会更苦,毒素也会更多。如果误食苦味的葫芦科植物,可能会引起胃痉挛和腹泻。

有网友可能会说:我天天吃西葫芦,西瓜没毛病。为什么我没有中毒?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葫芦科很多植物之所以被列入蔬菜名录,是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把有毒的植物驯化成了无毒的蔬菜。

以西瓜为例。西瓜祖师爷其实又苦又毒。种子比果肉多,和药用西瓜没那么大区别。根本不被人吃。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西瓜的祖先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苏丹野生西瓜与现代西瓜存在基因相似性,苏丹野生西瓜可能是我们所吃西瓜的“祖先”。

但苏丹野生西瓜是白色果肉,果肉不甜,未熟的野生西瓜有毒。食用后会上吐下泻,主要用作家禽家畜饲料。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苏丹位于沙漠中。沙漠里最缺的是什么:水!

西瓜富含水分。虽然吃起来不好吃,但苏丹会背着几个成熟的野生西瓜穿越沙漠,在沙漠缺水的路上补充水分。


就这样,野生西瓜从苏丹传到了埃及,在那里西瓜被人类驯化。人类在驯化的过程中,不仅去除了野生西瓜的毒素,还把苦味的西瓜变成了甜味的,把西瓜从动物饲料变成了人类的甜点。因为这个特点,从埃及等地传到了全世界。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西瓜育种

西瓜,名西瓜,由西域各国传入中国,宋代开始流行于中原,并大规模种植。

虽然从宋代开始,西瓜就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但在过去,人们吃的西瓜远没有现在甜。

下面的西瓜是17世纪画的油画。从这里可以看出,西瓜果皮厚,果肉硬,白筋多,瓜子多。其实也没那么好吃。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下面两张图是86版西游记。孙悟空把黄梅老佛吸引到一个瓜地里,黄梅老佛开了一个西瓜。从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西瓜白筋比较多。虽然果肉已经红了,但从图片上看显然不是“好瓜”。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我们现在吃的西瓜,香甜多汁,且不说西瓜内部明显没有白筋,甚至还有无籽西瓜。和几十年前相比,西瓜的口感有了质的提升。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吴明珠奶奶

奶奶吴明珠和爷爷袁隆平是同学。一个种瓜,一个种米。吴明珠奶奶刚毕业的时候,主动要求去新疆种瓜。

为了培育出好吃又适销对路的西瓜,吴明珠奶奶经常和同事一起到地里去找西瓜籽,一听说有西瓜就会去拜访。

就这样,用了三年多的时间,收集了44个当地的瓜种,在地里种西瓜,研究西瓜,白天和瓜农一起在地里干活,晚上点灯看资料。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吴明珠奶奶历经多年,成功培育出29个品种,其中早、中、晚熟西瓜品种10个,甜瓜品种19个。要知道,养殖是一件非常耗时耗力的事情。有的育种家一辈子能培育出一个品种,而吴明珠奶奶却培育出了29个品种。

现在我们吃的西瓜很多都归功于吴明珠奶奶,比如“8424”,就是她在1984年用24号样品培育出来的。


沙漠里遍地的“西瓜”为啥再渴也不能吃?当地人:吃一个试试?

从有毒的野生西瓜到人类驯化增加甜度;从皮糙肉厚的西瓜到香甜多汁的消暑食品。

从一开始,西瓜就不是为了满足人类的胃口而诞生的。反而进化出类似药用西瓜的毒素,防止人类采摘食物。是人类一步步的努力,驯化成了现在的样子。尤其是我们中国人,能吃到这么好吃这么便宜的西瓜,一定不能忘记吴明珠奶奶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西瓜   西葫芦   果肉   新疆   当地人   遍地   葫芦   沙漠   奶奶   品种   人类   植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