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五河交汇处树立的碑牌 摄影左岸

2015年6月13日,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在一干专家学者的见证之下于北关闸五河交汇处树立了一块“京杭大运河北起点”的标志牌,这里是京杭大运河最北首,其西南200米处就是燃灯塔,曾见证舳舻千里的盛况。

五河交汇处中的“五河”是指温榆河、小中河、通惠河、运潮减河、北运河。这五条河齐聚在此挽成一个结,它的形状又像一个交通环岛,源水岛像一块翡翠镶嵌在水中央。其中,“环岛”西北方向的温榆河、东北方向的小中河、西部的通惠河的水汇入,“环岛”南边的大运河、东边的运潮减河水汇出。从空中俯瞰这形状,特别像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印“标志。

(请把手机横过来看)

“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俯瞰五河交汇处 摄影 左岸

“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五河交汇处地图

五河交汇处形成于2010年以后,它的历史渊源却能够上溯到一千多年前汉代。

但如果从城郭和漕运的意义来说,应从元代大运河谈起,那时,此处是富河(温榆河)和潮白河会流之处,从此处往下就是北运河。从这时开始直至民国数百年间,地貌变化不大。下方的码头帆船林立,各种物资云集,往来客商、南北人员交流频繁,繁荣的经济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水是城市的命脉,而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无数文人骚客关注到了这里的美景。元末明初,此处有一沙嘴,“斩然如削,天造奇观”,沙嘴峭立,两河相会,浪涌汪洋,往南望去。“云际帆来万国同”,别是一番情景。因此,此地“入选”通州八景之“二水会流”。

通州八景首次出现于明代嘉靖乙酉年(1549年)的《通州志略》中。南京吏部尚书杨行中是明代通州人,他应知州汪有执之请,约集数人编纂《通州志略》,丙午年(1546年)初稿成。通州八景被编列于卷之一的“舆地志景致”栏目中,依次为:古塔凌云、长桥映月、柳荫龙舟、波分凤沼、高台从树、平野孤峰、二水会流和万舟骈集。

富河就是今天的温榆河。

温榆河在《水经注》称湿余水,以关沟为正源,《汉书·地理志》记载:"上谷郡,军都,温余水,东至路南入沽(白河)。"《辽史》记载:顺州有温榆河,元代称榆河,又俗称富河。 温榆河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区(原昌平县)军都山麓。上游由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3条支流汇合而成。全长47.5公里。这条河相比较来说,比较踏实,千百年来河道变化不大,温和有余。

潮白河,是潮河和白河河流以后的名称。白河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古称湖灌水、沽水、沽河、潞水、潞河、溆水、白屿河。河多沙,沙洁白,故名白河;河性悍,迁徙无常,俗称自在河。潮河,古称大榆河、濡河,又称鲍丘(邱)水,因其“时作响如潮”而称潮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草碾子沟南山下。早年,这两条河并不交集,各自流向渤海,后来两河汇合点逐步向北移动到密云和顺义交接附近,合流后称为潮白河。

然并卵,我们在现在的五河交汇处景观却没有看到潮白河的身影,那么,潮白河哪儿去了?

今天的潮白河跑到东边去了,成了通州与“北三县”的界河,这种状况形成于1939年。1912年潮白河在顺义区李遂镇决口,主流夺箭杆河南流。1913年修复,汛期又决。1916年建木闸拦水,1917年被洪水冲毁。1923年建18孔铁闸,1939年又被冲毁,自此潮白河主流不再入北运河,断了北运河主要水源,形成现在的走向。

潮白河走了,小中河接棒。

历史上小中河曾是潞水故道,潞水改道后,原有河道逐渐演变为小河。因在潮白河与温榆河之间,称小中河。“二水汇流”时期,它在今天的顺义和通州附近汇入潮白河。1939年以后,由于潮白河改道,小中河借用了故道,与温榆河在通州北关汇合。

至此,新的二水会流形成。不过由于小中河水量较微,原有的景观不再呈现。

“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1914-1929地图

“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1946-1948地图

通惠河在“二水会流”北关闸下1000米处,这里以前有个石坝码头,旁边的大光楼也称验粮楼。 通惠河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元世祖将此河命名为通惠河。河道全长20.1公里,其中通州境内4.3公里。


“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大光楼 摄影 左岸

“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夏日源水岛 摄影 左岸

“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运潮减河分洪闸新闸 摄影 左岸

“源”来如此!五河交汇处是京杭大运河北起点

五河交汇处 摄影 左岸

运潮减河是条“人工河”,兴建于1960年,是北京市第一条以机械施工为主的大型水利工程。西起北关闸(分洪闸),东至潞城镇东堡村东北入潮白河。据2003版《通州志》记载:1959年汛期,通县、大兴县连降大雨,发生特大涝灾,11月,水电部决定开挖运潮减河。运潮减河1960年2月开工,由于河北省提出不同意见停工,经省市协商,1962年10月复工,1963年完工。当时同步修建的京榆旧线的拦河闸桥、分洪闸桥,为京榆旧线跨北运河、运潮减河的公路交通桥,这两段闸桥就是通州人俗称说的“二道闸”。

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北京市水务局又在“二道闸”下游重新修建了新拦河闸、分洪闸,同时将通惠河和运潮减河之间打通,使原来的源水“半”岛彻底变成了湖心岛。至此,五河交汇在一起,形成一片750亩的水景,也成了运河核心区的地标。

作者 左岸

编辑 柒玖陆十三

邮箱:547842807@qq.com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白河   分洪闸   东至   拦河闸   关闸   通州   河北省   大运河   北京市   河道   起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