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文/蓝秋


坐标:省会城市

经济实力:中产阶级(年收入50万左右)

为何会选择生三胎

当别人还在纠结要不要生二胎时,我已经不知不觉步入了三胎的行列。


朋友圈各种声音:“你是积极响应国家三胎政策”,“好佩服你呀!”,“你怎么有勇气生三胎的呀!”“生三胎,你罚款了没?”等等,听到这些声音,我笑了。


我们家的两个姐姐也一直想要个弟弟,「妈妈,你再给我生个弟弟吧?」尤其是我生了弟弟后,老二萌小萌经常开心地跟我说:“妈妈,谢谢你给我生了一个这么可爱的弟弟,妈妈,你什么时候再给我生个弟弟吧?这样,我们家就有两个男孩,两个女孩了。”


萌小萌的提议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我直接拒绝她:“妈妈再也不会生了,无论你有多喜欢。妈妈有你们三姐弟,就够了!”


是的,三个孩子对我们家来说,真的非常好了,让我明白三足鼎立的制衡之美。


我叫蓝秋,三胎妈妈,很长时间我以为我不会再考虑三胎了,网上调查两个女儿的家庭幸福指数最高。现在自己经历了三胎,才真正明白:三个孩子才是最完美的组合,尤其是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的天使组合。


生活,个中滋味只能自己体会,幸福也好,痛苦也罢。


结婚八年,实现1+1=5的模式,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家族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先生的事业一直处在上升阶段,从上市公司的企业高管到自己创办咨询管理公司,实现自主创业。这三年受疫情影响,大家都意识到存钱、备货的重要性。


我们家的经济条件还算过得去,因为先生努力赚钱养家,我的持家有道,不乱花钱,把钱用在刀刃上。我们在省会城市生活,每个月的开销在1.5万至2万之间(包括房贷和养车费),每逢开学季,生活费和日常开销翻2倍。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努力挣钱,才能满足日常开销。


随着三宝小团子的出生,我们家幸福指数与日俱增,在这里我并不是劝二胎家庭去响应国家三胎政策,而是发自内心来谈谈这两年来自身的变化。尤其是三胎给我们这个家庭带来的变化。


当我和先生从妇幼带弟弟团子回家时,两个姐姐西萌对弟弟的喜欢和疼爱便从那一刻开始,她俩围着弟弟,又是抱,又是亲,在旁默默观察的老母亲也被深深感动了。我就知道我们当初决定生下三胎的决定是明智的。


在孕期我就和西萌姐妹聊弟弟团子,团子是胎名,西萌很早就适应有弟弟的存在。所以,当弟弟回到我们这个洋溢着幸福的家庭里,两个姐姐第一时间接受他,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学会了疼爱他,事事都让着他,宠着他。


三胎的日常,一地鸡毛,却幸福满满。

上学期间,每天早上两姐妹排队洗漱,秩序井然,洗漱完后去晨读,再乖乖坐到餐桌前吃早餐,如何做到让两姐妹带着弟弟一起吃早餐,并相安无事,这就是老母亲长期斗智斗勇总结出来的经验。


当然,三胎的家庭并不是每天都是风平浪静的,有时也是暴风骤雨,说下就下。


前一刻三个孩子在一起还玩得特别开心,下一刻不是这个在叫,就是那个哭了,我们家老二的脸上会被姐姐抓伤,一个礼拜都好不利索。每次送她去幼儿园上学,晨检老师会问:“这额头怎么了?或者这下巴又怎么了?”我在一旁无奈地说:“和姐姐打架抓伤了,或者不小心被弟弟挠了。”


唉,姐姐有一次被妹妹抓得也很厉害,大腿好几处都抓紫了,但有一点妹妹从来不抓姐姐的脸,但姐姐偏偏挑妹妹的脸抓,看着那个心疼。


但作为一个三胎妈妈,孩子多的家庭,吵闹似乎难以避免,总会因为抢好玩的、好吃的东西或者其它鸡毛蒜皮的小事干起架来,不让他们打架似乎很难做到。


他们有时吵吵闹闹,但大多数时候感情好得离谱,打完架转身就和好了。渐渐地,我就不插手姐妹的战况了,直接让她们私下和解。通常打架的事弟弟团子是不参与的,但谁不对,弟弟会冲过去打那个不对的人,小嘴里还真嚷嚷:“就是你,就是你。”让人哭笑不得。


三胎家庭,每次出门都是左手抱一个,右手牵一个,老大或者老二自己走,或者牵着爸爸的手。


说实话,我还是觉得挺幸福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是你生命的延续,他们能通过你的肚子孕育十个月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经历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经历着他们生命的成长过程,这是一件多么神奇和美妙的事。想想这些,就会觉得一切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遵循的原则是:因为是三胎,我不能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质量降低,要更努力为他们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助力他们更好地成长,让他们长大后成为国之栋梁。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说过:“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决定命运。家庭是人生的起点,人的许多问题源于早年养育,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在我们家,老大西子三岁时说过一句话,非常经典,我引用一下她的原句:“妈妈不上班带宝宝,爸爸上班挣钱钱。”小小年纪的她,为了不让我上班可以多陪他,说了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为了生三胎,我克服了哪些困难,成功挑战了自我。

那时我在省城上班,把西子放在老家公公婆婆带,周末的时间我永远在路上,那时家里没有买车,每周六6点起床赶最早大巴车回老家,4个小时的车程,风雨无阻。周日下午3点左右再从老家赶大巴车返回省城,仍旧是4小时的车程,无怨无悔。这种生活持续了两年,直到省城自己的家装修好了,空了半年左右,才将3岁半的西子接回省城自己的家,开始着手上幼儿园。


但那时我还是没有辞职,直到二胎萌小萌出生,没人帮忙带,无奈之下选择了辞职,辞去的是一家大型教育集团品牌推广主任的职务,收入也比较可观。但权衡之下,家庭得有人付出和照料,一个家才能完整。


老二全程自己亲自陪伴,直到她三岁入读幼儿园,我总算空出时间来创办自己的公众号,68篇原则文章,坚持三天更新一篇育儿文章,慢慢地,粉丝量也在增加。后来,因为三胎出生,三胎团子4个月时,我重返职场,加入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做部门负责人,每天的工作依然忙碌,为了顾家,我跟老板签订了兼职合同,每天工作5小时,上午10点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我成了公司独一无二的存在。


但事实上,完全到点就走是不可能的,随着部门工作量的增加,加班成了家常便饭,我每天工作时间有时甚至达到8小时。随着兼职合同期到期,我只好转了全职,更为忙碌,家里请了专职阿姨做饭、搞卫生,婆婆负责帮忙带三宝,大宝和二宝的学习督促和辅导还是以我为主,因为老公的公司业务忙,他的业余时间也全用来帮忙照料家庭了。


三胎家庭,除了经济的支持、得力的帮手,还得有一个有力和顾家的战友。我的先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不仅从经济上给予家庭安稳的保障,在周末休息时间,也是顾家的好爸爸。每周末,只要我们有时间,一定会开车带三个宝贝去户外搭帐蓬玩,呼吸新鲜空气,多接触大自然,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提升孩子们的认知以及创造力。


总之,户外大自然的外部环境会给孩子的各个感官带来多样化的新鲜刺激,极大的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欢愉情绪,促进孩子视、听、嗅、触等感官的发育以及知觉的发展。另外,大自然对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培养具有神奇的、无穷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大自然还能帮助孩子们少看电子产品,保护孩子的视力,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提高孩子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所以,爸爸妈妈有时间的情况下,一定要多陪伴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进行阳光浴,培养亲子感情。


做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就像食物一样。

孩子的陪伴时光就那么几年,台湾作家龙应台说:“做父母也有‘有效期’,最不该偷懒的那十年”以及讲的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有一个小女孩8岁时,很喜欢画画,也有天赋,可他的父母不重视,也疏于管教,我经常怂恿她的父母带她去拜师学艺,但他们永远找一大堆理由搪塞我,同时也不断向我炫耀他们女儿的画。就这样,10年后我去拜访他们,女儿已经18岁了,有了同居男朋友,不住家,并且在身上纹身,穿着很新潮,露着小肚子,两人手上还拿着一支烟,无视客人的存在,露出不屑的眼神。这让我还是蛮感慨的,父母其实跟食物一样,都是有“有效期的”。


我不认为她的父母现在有资格去批评他们的女儿,因为一直以来,父母只顾着自己,从没重视过她的教育问题。现在再想教育已经来不及了。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经“过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期限”内也没努力过。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段时间,说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有好的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了。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儿。


是呀!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小孩儿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上天就把这份礼物收回了。


我知道许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特别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确实重要,可以影响长大后一个人挣钱多少、地位高低等,但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它应该排在情感(心理抚养的内容)和性格(心理教养的内容)之后。


因为决定一个人有没有“人味”,要看他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悟,以及他带给别人和社会的感受。一个孩子长大之后,能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为社会做贡献,这应该是父母最开心的事了。


正如教育家怀特所言:“教育不是为了教人谋生,而是教人创造生活。”我们要跟上孩子的步伐,一起共同成长。


我们都是初为人母,尤其是作为三胎妈妈,更是生怕孩子落后于人,有时间就会看育儿书籍和讲座,助力孩子的成长。


三胎家庭的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因教施教,智慧育儿。


很多父母依赖别人,不懂得把心思用于观察和读懂孩子。


作为三胎家庭,三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很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比如我家老大西子9岁,女孩,读小学三年级,性格活泼,爱说爱笑,成绩优异,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唱歌、主持、画画和国际象棋,爱好蓝球,语言表达能力强,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老二萌小萌5岁半,女孩,读幼儿园大班,个性古灵精怪,调皮捣蛋,精力旺盛,喜欢舞蹈、主持,逻辑思维通力强,运动天赋好,尤其是滑轮、骑单车的户外运动,通过自学就掌握得很好。


老三团子2岁2个月,男孩,学龄前儿童,喜欢汽车和钻研各种好玩、有趣的东西,喜欢读各种绘本,尤其是有关汽车类和恐龙类的绘本,爱不释手。记忆力好,看过的绘本和事物能准确指读出来,语言能力强,2岁左右能背简单的唐诗。


有些问题是孩子成长中必经的到现象,父母应该抓大放小。可是,这些焦虑的父母一不看书,二不学习,事事都要问别人。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天职,也是父母的天性,只有去经历,只有发生的事情,才会知道怎么应对和解决。


世上没有千人一面的教育方法,因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因人而异。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父母不要太着急。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开动脑筋,用智慧育儿。


在育儿的道路上,与孩子的相处,就是斗智斗勇的过程。


我一直坚信,孩子是上天给我们的礼物,用心对待,一起成长。


所有孩子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父母的问题,孩子出现问题,第一时间从自身找原因,一定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


我不是万能的妈妈,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也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三胎妈妈,每天要忙的事情很多,做我擅长、喜欢的事情,遵照自己的内心走。职场规划,人生规划,家庭规划,无论哪个规划要把自身的需求摆在第一位,只有自己内心得到满足,才有精力去爱生活,爱孩子,爱家人,爱这世界的一切。

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三胎妈妈是如何成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妈妈   团子   弟弟   姐姐   父母   两个   孩子   幸福   家庭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