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是修养,亦是信仰

人生就是一次独来独往的旅行,来时一人,去时一人,中间的都是过客。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多年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是在家中安详离世,为什么现在却要在陌生的环境里,陌生人身边,身上插满仪器,插满各种各样的管子,无比痛苦的离开?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是修养,亦是信仰

独居是一种能力,不过大部分国人都不具备。

生活自理是幸福独居最关键条件。国人极少认识这点。我接触到的几乎所有老人都认为依赖家人或别人是生活基础。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必然失去做人的尊严。再有钱也没用。我经常向老人高度强调自理与个人尊严。

我们可以在熟悉的家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世界道别。给人以“一个人在家带着尊严离世可以实现”的信心。


独居其实没有世人所顾虑的那么多可怕之处,即或一个人终老也没有什么好可怕,细细想到世上所有动物,不也是黙默的终结吗,油枯灯灭,自然而然,即有病痛,也不会太久,难道去医院就可以免除一切痛苦吗?

能接受独居而终的人,都是不惧死亡,活明白了的人。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放下即是自在。


感觉幸福的独居老人一般会具备三个条件。1、有相对健康的身体,生活能够自理。2、乐观的心态,丰富的精神寄托。3、能真正看淡生死,放下世间,安然离去。


我们很多人没有自我,都是活给别人看的。这样的人,无法长期独处,更不要说独自面对死亡了。当我们的社会可以坦然接受越来越多人单身的时候,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幸福的独居者的。

我就是一个独居者,过去的朋友尽可能不去联系,不给任何人添麻烦,自已一切都备妥,无忧无虑无烦脑,关于以后啥也不想,活得相对轻松一点,船到桥头自然直。一个人独居生活,非常好!就算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死去,也是美好的!你没有必要,非要别人看着你咽气!


昨天跟一70岁的阿姨喝茶聊天,她说她八十三岁的老公在五年前就跟她说想要自由,想一个人住,于是阿姨就搬到广州来了,他老公自己住深圳,所以人都劝她说老头子是不是外面有小女人了?阿姨说这把年纪,不管有不有小女人,我想会完成他的心愿,我相信他,他也相信我!所以我们分开了,但是过四五个月,二位又一起住一两个月,然后又分开几个月!阿姨跟我说,她一回到广州的家,整个人轻松快乐,没有半点压力,而她先生也是这种感觉!她说,既然他想要那样的生活,那就给他,而我也慢慢的喜欢上单身的生活了!


阿姨说俩人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真的有点厌了,所以适当的分开对彼此的身心来说都有好处!他们让我知道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需要老伴的陪伴!偶尔一个电话报报平安就够了!

坦荡地活,从容地死。这是我的生活态度。余生,只要能站起来,我都会自己照顾好自己,万一站不起来了,我就绝食几天,把自己饿死。如果死前能打开冰箱,打开所有空调,那可能会让发现我的人舒服一点,我也会尽力而为的。


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学会释然,对过往释然,对当下释然。人终究是孤独的,一个人来, 一个人去,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是对生命的释然!释然才是生命的本色。释然是一种境界和智慧,可以让生活轻松自在,不再沉重。

连旷野上自由奔放的动物们也一样——老了,生命走向衰竭。然后,离群索居,然后孤独消亡,重归自然,天地融合。如此,这也是,一件自然美好的事情。因为,人总是要死的。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调零,我觉得挺好,凋零的时候身边围着一堆人,其实都巴不得你早点凋零才好,别说人比动物虚伪,还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走完好。


中国人,尤其是八零后之前的人,好多人根本没有自我意识,只是为了社会形式而活,活在社会的眼光里,活在他人的闲话中。没有自我独立的精神,没有自我的独立精神层次,自然很难独自一人生活。很多老年人,没有任何爱好,仿佛除了盼着儿子又盼孙子,完全没有自己真正热爱的兴趣,讲快乐完全建立在他人之上。其实他们真正的兴趣就是带孩子。

走到人生最后一程,在家里安静体面的离开,好过在医院插管上呼吸机,养老院虐待老人的报道屡见不鲜,群居集体生活并一定那么美。很多人说老年人怕孤独,其实孤独并不可怕,怕的是精神空虚没有寄托,学会享受孤独,独居生活可以很简单很愉悦。在熟悉的家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世界道别。这是一个好的选择。


独居养老其实对预防老年因太过依赖他人照顾而放弃自理生活能力导致老年痴呆和过早机能衰退是有帮助的,每天想着吃喝拉撒,很放松的安排自己一天的活动实际就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锻炼,这种锻炼可以延缓衰老,而让记忆不衰退,有效预防缺钙肌肉和记忆的衰退。

有思想有想法的人 ,比人云亦云浑浑噩噩活着的人好。独居挺好的,自由自在,不要照顾谁的感受,每个人的死亡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陪你一起死。中国大多数老人都没有这种心态和境界。中国的旧传统观念是几世同堂,死时吹拉弹唱摔盆打幡求的是热闹风光!

人本质上是孤独的。老来独处,和自己对话,是最幸福的。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余生不长,好好活着。能在熟悉的家里,有尊严的告别世界,是大多数人的追求。


人老了能够自理,作息规律,情绪稳定,心态平和,有个人爱好,再有不定期的家人朋友小聚,就能享受气定神闲独处任性的余生。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是修养,亦是信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家中   熟悉   世界   余生   修养   阿姨   尊严   老人   孤独   自然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