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很多人肯定注意到,就是自俄乌开战以后,俄罗斯在外交上对中国的积极态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谈及中国必然是“伙伴”、“朋友”。

但如果说要考虑现实上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深度,至少目前相比战前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特别大的加深。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实际上各国对俄出口贸易都根据本国外交政策、与俄罗斯的关系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包括中国在内,中国对俄出口在今年上半年下降了38%,至于说欧盟国家那下降程度肯定就大得多了。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俄罗斯卢布极为坚挺甚至大幅增值,一方面确实是俄罗斯正确的经济政策决策导致的结果,他们将卢布与石油天然气挂钩,而后者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供小于求,那么卢布汇率必然舰艇;

但另一方面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俄罗斯手里的卢布实际上也不容易在国际市场上花出去,这也助长了卢布汇率。

中国并没有像一些西方人士所说的那样为俄罗斯提供至关重要的各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对俄经济制裁政策,另一方面呢,其实也和俄罗斯自己有关系。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说得直白一点,哪怕是现在,普京其实并不见得就彻底对西方死了心,从俄罗斯的一些大政方针来看,他们似乎还幻想着在不久之后能够恢复与欧盟的正常关系并且让美国解除自2月22日以来出台的一揽子制裁政策。

考虑到中俄关系的现有水平,中国对俄出口贸易额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8%,这个比例已经很大,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政府会在官方层面上表示“对中国执行对俄贸易制裁政策的程度感到非常满意”。

中国其实并没有执行什么制裁俄罗斯的限制政策,实际情况是,参加对俄制裁的国家的对俄贸易出口额平均同比下降60%以上,而其他态度相对中立的国家,对俄出口平均同比下降40%左右,中国就属于这一梯队。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不难看出,虽然在外交上中国给予了俄罗斯重要的支持且在经济上呢也还是尽可能在给予帮助,但实际上中俄贸易并没有像大众印象那样不断加深。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源主要还是出在俄罗斯的立场上。

在经济上完全倒向中国?虽然一些俄罗斯的政治学者有类似的讨论,但我们最好不要有这种幻想,因为按照历史惯例,假如说俄罗斯能够在对华外交上完全依靠中国,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为什么不能倒向西方呢?

俄罗斯在外交上其实并不强硬,只是表面上看上去很厉害,俄罗斯的外交官也比较敢说话罢了,但真要仔细捋捋冷战结束后的30年时间里俄罗斯的外交政策,那就是日复一日地对西方磕头!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不管普京的人设再成功,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哪怕在十年前,俄罗斯每年为了一个贸易最惠国的待遇给美国磕头捣蒜!

现在搞得好像俄罗斯不能倒,倒了就唇亡齿寒一样,但在我记忆里,仅仅是二十年前,到底谁是唇,谁是齿?那个时候恐怕美国是唇,中俄是齿,谁是威胁?塔利班是威胁!

当然不可否认一点,中俄现阶段如果贸易关系加深,对俄罗斯一定是重大利好,但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俄罗斯对西方的幻想是真的很难肃清的!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实话讲,如果普京政府的目的真的是逼迫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妥协,接受俄罗斯的主张,那么他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立即停止对欧盟的能源出口,而不是继续尽可能地向欧盟卖石油天然气,能卖一天是一天的做法。

因为在这段时间,欧盟真的在寻找替代的能源解决方案,虽然这个过程缓慢,但终究是有效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的这张能源牌打出去的效果会越来越差,最后乃至于一点用都没有。

而要是在战争的前几个月直接中断对欧能源出口,俄罗斯自己的经济其实不会受很大影响,因为我说了,在国际市场上,石油天然气一直都是供小于求的大宗商品。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欧盟从俄罗斯那里买不到石油天然气,他们就得从别的地方买,抢走其他国家的供应链,最后那些被抢走供应链的国家只能去找俄罗斯买东西,他们该赚的钱一分不少,并且这张能源牌对欧盟的杀伤力会大大提高。

但现实是,普京政府并没有以这种最大化效果的方式去使用手里这张能源牌,而是选择了将是否中断俄欧能源贸易的决定权送给欧盟。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还是希望未来俄欧关系能够正常化,在战争结束后西方还会解除对俄罗斯的近万项经济制裁政策。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八年前普京在那年乌克兰政变中的态度,当年俄罗斯也是坐视政变方推翻了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放任极端亲美反俄的波罗申科政府上台,也因为当时普京的不作为,乌克兰国内的亲俄派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那年乌东独立,俄军前出对乌克兰政府军发动进攻的时候,乌克兰民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一样对待俄军,但那个时候普京并没有敢于在这个底线问题上和美国撕破脸。

所以八年之后,当年支持俄罗斯的乌克兰民众都被亚速营给毙了,俄军行动步步受挫也就自然而然。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谁又能想到,八年之后,当俄军再次踏上那片土地的时候,他们的最高领导人甚至仍然没有完全做好心理准备。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俄欧关系的发展过程,当年默克尔在台上的时候竟然真的和俄罗斯大搞能源贸易,乃至于将德国的能源基础与俄罗斯进行绑定,这实际上是给了俄罗斯一个天赐良机,就是他们可以通过这种关系对欧盟施加影响力。

如果说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普京就直接中断俄欧能源贸易,我相信欧盟在之后的对俄制裁问题上的立场恐怕并不敢如此激进。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而以普京政府现在这种已经撕破脸了还幻想回到过去状态的做法,就是俄罗斯外强中干得最直接体现,表面上看普京似乎真的是一个铁腕领导人,但现实是:这位铁腕领导人好多次谋大事而惜身,2014年是一次,2022年又是一次!

在我看来,俄罗斯这种对西方仍然抱有幻想的态度,就是中俄贸易前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如今的俄罗斯经济体系已经彻底低端化了,相当多的高端制造业领域完全处于空白状态。

要知道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水平也不算很强,只不过门类足够齐全,在非尖端领域该有的都有,但在战前,俄罗斯半导体供应链的57%、集成电路供应链的20%来自中国。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现在他们面临一个抉择,就是如果完全和西方撕破脸,未来俄罗斯在很多先进制造业相关领域将完全依赖中国,但在这个问题上普京政府并没有拿定主意。这既是过去中俄关系的真实写照,也是未来的最大阻碍。

2020年代的中俄关系总体来说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政热经冷”。

即在政治性议题上双方都很积极,但在经济合作问题上比较冷淡,但我们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如果在经济合作问题上不能走太远的话那么政治性议题上的合作深度也就不过如此了。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俄罗斯是一个非常反感开放市场的国家,这一点上他们其实也印度非常相似,我举个例子,2022年6月中俄首座跨境大桥正式开通运营,但这座“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公路大桥”却迟来了二十年!

因为早在1990年代末中国就曾向俄罗斯提出过关于修建跨境大桥发展边境口岸的建议,甚至2008年前后好几次这个项目差点就开工了。

但实际上呢?俄罗斯当时真的听了一些美国学者的警告,说什么中国会对俄罗斯远东搞经济殖民云云,然后一直对这件事情不上心,结果等到前几年这个项目才正式开工。

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时间里,俄罗斯的冷淡立场一直都是中俄贸易发展的阻碍。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哪怕是2014年之后这种情况也并没有缓解多少,而在如今俄乌战争爆发之后,虽然政治层面上谈及中国就是伙伴、朋友,但真要说起市场开放这方面。

实话讲俄罗斯政府给中国企业提供的营商环境,俄罗斯的市场开放程度,恐怕还不如美国。

如果说现在俄罗斯官方层面上愿意接受中国供应链,那么可以明确的说,中国对俄贸易不会下降,不仅不会下降,还因为西方企业的退出,理所应当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中国当然希望事情朝这个方向发展,毕竟我们本土的高科技企业一直缺乏安全、稳定的海外市场,俄罗斯毕竟是一个人口一亿多人的国家。

这块市场拿下来大大利好中国本土的一票高科技企业,可现实就是俄罗斯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拿定主意。如果普京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在我看来他恐怕会成为斯拉夫民族的罪人。

因为西方的经济制裁,现在看上去还没有效果,但过个两三年的时间之后就说不准了。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品,这方面的制裁措施在短期内的效果并不如能源领域的制裁来的明显。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因为就算立即断供,被断供国也有一定的库存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运转,但随着库存的消耗殆尽,当这种断供的效果显现出来的时候就一定会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比如说当年的朝鲜经济体系,就是在苏联解体后的第三年崩盘的,朝鲜原本是一个农业产出非常高,各方面经济条件比韩国好的国家。

苏联解体后,朝鲜在高端制成品领域的供应链中断了,靠着库存维持了三年时间,等到这个库存消耗完之后,朝鲜经济直接进入“苦难行军”阶段,粮食产量暴跌。

西方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恐怕也是类似的效果,正如前文所言,俄罗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就是基本空白的状态。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中国、美国、欧盟的高科技企业过去共同占有这片市场,现在美欧企业退出了这片市场,而中国企业呢,还被卡在外面,短期内他们还能硬撑着,时间一长,他们还是需要做出抉择的。

对于俄罗斯来说,到底是继续把自己当成一个欧洲国家,背着俄乌战争这个骂名去改善俄美关系、俄欧关系,还是说干脆一条路走到黑,在供应链上完全依靠中国,他们终究需要作出决定。

但我知道一点,就是既然普京发起了这次对乌克兰的战争,作为一个核大国,你必须赢得战争,否则的话以后脸都没了,别说和欧洲打交道,集安组织的几个成员国是否还听俄罗斯调遣恐怕都成问题。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那么既然在乌克兰问题上你不愿意对美国低头,那么改善关系也就无从谈起。

现在的中俄关系说好也好,但真要说好到什么程度?不好评价,我只能说:当俄罗斯愿意放下身段,不要抱着一种“我是欧洲国家、我高人一等”的心态去搞外交的时候。

那个时候也许俄罗斯会愿意对中国开放市场,俄罗斯在对华贸易上不会再讲究那么多有的没的,不会像印度一样整天折腾外企,恐怕那个时候才是中俄关系真正意义上深度合作关系发展的开端。

中国对俄出口量下降38%,但进口却大幅上升,这说明什么问题?

毕竟在21世纪,没有足够的经济联系作为支撑,任何政治合作关系都是不稳固的,没有足够的经济联系作支撑,没有哪个国家敢放心地去将两国关系放在十年、百年尺度上去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中国   乌克兰   中俄关系   出口量   俄罗斯   美国   欧盟   大幅   能源   关系   贸易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