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预防高血压,口味不能太重


为了预防高血压,口味不能太重

全球每年约有900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高血压,它是现在社会的“大杀器”。作为人类第一杀手的高血压,几乎完全是人类自身“作”出的产物。与先天性心脏病不同,大家很少听说哪一个小孩子从小就患有高血压;即便是有,那也是十几岁以后的事情。所以经过十几年和数十年高血压才出现的血压升高的背后,是有“量”的积累过程。这个“量”的积累过程就是“作”。

首先是“口舌之欢”。人类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其实是时时刻刻伴随着饮食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从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到满汉全席再到现在的垃圾食品充斥大街小巷,一直在培养和修正着我们的味蕾,使其口味越来越重,越来越“活色生香”。尤其是现代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生活高效便捷,口舌之欢可以随时随地地得到满足——吃香、吃甜、吃咸、喝辣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它们在使人们享受口舌之欢的同时,香、甜、咸和辣也不知不觉转化为使血压升高的“负能量”,悄然地升高着我们的血压。

吃香可以升高我们的血脂,间接升高我们的血压;吃甜可以升高我们的血糖,导致胰岛素抵抗而直接升高我们的血压;吃盐可以直接升高血压;喝辣——喝酒升高血压程度与酒精摄入量直接相关;香、甜、咸和辣摄入增加的同时导致肥胖,直接和间接地升高着血压。这样地潜移默化,这样地“润物无声”,高血压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现在俨然已经成为人类在全世界的第一位的疾病。

“都是口舌惹的祸”。中国《心血管疾病膳食指南》指导我们把吃出来的疾病吃回去。这份纲领性文件对于人类生理状态下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和指导,只要大家按此实行,“口舌之欢”惹的祸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它要求我们,每天喝水1200ml左右,每天进食谷、薯和杂豆类250—400g,每天进食蔬菜300—500g,每天进食水果200—400g,每天吃畜禽肉类50—75g,每天吃鱼虾类50—100g,每天吃蛋类25—50g,每天进食奶类和奶制品300g,每天吃大豆和坚果类30—50g,每天用油25—30g,每天用盐6g。

关于喝辣的:每日摄入酒精量男性应控制在25g以内,女性应控制在15g以内。

大家应该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商场购买食品时,首先要阅读包装袋上的食物种类和热量,关于进食的种类和热量分布做到胸中有数,这也是作为一位现代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高血压   胸中有数   酒池肉林   吃香   口舌   热量   酒精   口味   血压   种类   人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