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汗多、大汗淋漓?或许跟脾虚有关,教你这样用药,事半功倍

夏季本就是多汗的季节。但有的人吃个饭,喝个水,稍微一活动,那头颈部就像蒸包子的蒸笼一样,水汽冒个不停,很是困扰,这是怎么回事呢?

头颈汗多、大汗淋漓?或许跟脾虚有关,教你这样用药,事半功倍

我们把这种现象俗称为“蒸笼头”,中医认为这跟湿热有关,湿热上浮导致了头颈部汗多,那么问题来了,湿热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就要提到脾的作用了。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弱的话则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水湿停留在体内,经过长时间的停滞,则会化热,就形成了湿热,湿热之气受到熏蒸之后无法扩散出去,就只能顺着脉道经络向上游动,迫使津液外泄,所以就会表现出头颈部出汗较多。除此之外,湿热上浮的患者还会表现出头晕、耳鸣、身体困重、腹部胀满、舌苔黄腻、大便溏稀的现象。

头颈汗多、大汗淋漓?或许跟脾虚有关,教你这样用药,事半功倍

所以治疗脾虚湿盛的现象我们就要从健脾除湿入手,具体要怎么做呢?

今天就跟大家推荐一个方子-----三仁汤,主要是由杏仁、生薏苡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飞滑石、厚朴、半夏组成。

方中杏仁、白蔻仁、薏苡仁、三者在这里合用,共除湿热。杏仁用来宣发肺气,白蔻仁可以健脾开胃、行气化湿,气机通畅了湿气自然消。再配合薏苡仁利尿作用更是增强了化湿的效果。

头颈汗多、大汗淋漓?或许跟脾虚有关,教你这样用药,事半功倍

滑石味甘、淡,性寒,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等功效;通草味甘淡、气平,入肺、胃经,可以清热利水竹叶药性甘、淡,寒。归心、肺经以助清热除烦,生津利尿之效。

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全方配伍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湿热祛除了,那汗多的现象自然就得到解决了。

头颈汗多、大汗淋漓?或许跟脾虚有关,教你这样用药,事半功倍

另外单纯的脾虚也会导致汗多,脾虚生湿之后,水谷精微的吸收就会受到阻碍,脾作为气血生化之源,身体气血就会得不到补充而出现气血亏虚,气虚之后不能固摄体表,不能收敛汗液也会导致容易出汗。通常这类患者还会表现出少气懒言、气短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淡白、心悸、失眠,伸出舌头一看舌体胖大而嫩的现象。针对这种脾气虚引起的出汗我们可以参考一个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主要是补中益气,可以入脾、胃二经,能够帮助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气血不足的症状。

头颈汗多、大汗淋漓?或许跟脾虚有关,教你这样用药,事半功倍

引起汗多的原因有很多,大家要依据自身症状合理用药。以上就是今天内容了,大家学会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通草   厚朴   半夏   滑石   蒸笼   头颈   湿热   竹叶   大汗淋漓   杏仁   气血   事半功倍   现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