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飞盘全国联赛来了,是时候放下你的“偏见”了

飞盘没有“原罪”。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7日发布通知,拟于2022年下半年举办首届中国飞盘联赛。“飞盘运动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知如是说。

全国联赛的开展,意味着飞盘运动正日益走向正规化和主流化。其实这种发展路径并不突然,去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便相继发布了《全国飞盘运动竞赛规则(试行)》《全国飞盘运动裁判法(试行)》两大文件,其中对飞盘的场地、具体竞赛规则等内容做出了详细规范;在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极限飞盘作为新兴体育项目被正式列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

也就是说,飞盘早已作为一项正规的体育项目进入了视野,相关的政策配套也将逐步到位。这也和当前飞盘相当可观的民众基础相匹配,据国内某社交平台发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趋势》显示,2021年飞盘相关内容的发布量同比增长6倍,飞盘运动在城市空间里已经越来越常见。

但飞盘还有一个特点也无法回避——网红化。很多时候这不是一个好的评价,这意味着泡沫、浮华、不纯粹。在网络上,针对飞盘的评价可谓是两极化的,负面印象不在少数。比较集中的火力点是“社交为主、运动为辅”“飞盘媛摆拍”“抢占体育场地”等。

评论丨飞盘全国联赛来了,是时候放下你的“偏见”了

部分网友的评价

这些一定是飞盘的“错”吗?倒也未必。体育的价值从来也不是单向度的,社交、美学、自我取悦或取悦他人等等,都是很常见的价值内涵。打篮球是不是也体现着兄弟情?健身的兄弟是不是也爱拍一堆二头肌、马甲线?在女生场边观战之际,男生突然变得亢奋,是不是为了取悦她?

这些其实都是很正常的,谁说运动只是为了强身健体?通过运动,人们获得快乐,哪怕是多元的快乐——接触异性、穿好看的服装、拍精致的照片都是正常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飞盘没有“原罪”。至于抢占场地就更谈不上了,公共资源是大家的,如果人们感到挤了,那应该呼唤公共资源的投入,而不是民众互斗。

网络的“反感”,或许也在说明一种潜意识,很多人有点“看不起”这项运动:这项运动既不增肌也不暴汗,缺乏力量与对抗,就是一群男男女女、嘻嘻哈哈地轻量级运动,太不像体育了。

这种心态也大可不必,体育都是平等的,不必分出个鄙视链。任何人都有享受体育的权利,他/她有权选择自己的喜好,哪怕不那么生猛,目的也不那么纯粹。但体育的本质,本就是给人带来快乐与舒畅,只要人们能从中有所收获,那就是“有意义”。

不过,从飞盘爱好者自身来说,也应该明白一点:任何体育项目如果要走向长远,那就必须找到最关键的支撑——运动本身的专业与正规。流量、网红都是一时的,也永远会追逐新的下一个热点。飞盘如果只停留在眼球效应的层次,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昙花一现。

而“飞盘媛”之类的称呼更应该让飞盘爱好者有所警醒。这项运动如果被过度扭曲乃至污名化,甚至被视作一个猎艳场合,那一定是一个很糟糕的局面。届时这项运动也可能彻底失去它的体育内涵,连它之所以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也会同时消失。

飞盘全国联赛的举办不失为一个指引,飞盘已经完成了第一重意义建构——适合城市空间的有趣运动,接下来它需要被赋予更高维度的意义:一个专业的、有着丰富内涵的体育运动。只有朝这个方向走去,飞盘才有可能被公众认知不假思索地完全接纳,成为毫无疑问、理所应当的一项“运动”。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之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评论丨飞盘全国联赛来了,是时候放下你的“偏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飞盘   联赛   红星   全国   原罪   偏见   社交   内涵   体育项目   评价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