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营收相差联想26倍!只是为了不被“卡脖子”和“断供”

中国长城:营收相差联想26倍!只是为了不被“卡脖子”和“断供”

陆续写了百来家总部在深圳的上市公司,我发现文章读者的性别比例中,女性比例只有那么一丢丢。

这要么说明当前男性对财富的追求欲望更高一些、要么是文章趣味性太差,总之要持续改善;感谢关注我的朋友们,你们一定会获得自己想要的财富。

市值是联想的20倍,犹如昙花般国产电脑往事

平时提到“中国长城”,首先想到的是万里长城这座世界闻名的建筑。它最早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起到防御作用,阻止外敌入侵。

这家总部在#深圳#的上市公司,起了一个同样的名字:中国长城。

为什么用这个名字?从他们展示出来的使命:“铸造网安长城,链接幸福世界”或许能见一二。

中国长城全名是“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1997年6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按顺序来说是第66家在深交所的上市公司。

和一些打着“中字头”假冒国企、央企的李鬼们不同,中国长城是根正苗红的央企,隶属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就是说最终控制人是国资委。

其实公司的起源更早可以追溯到1983年!在那一年国家电子工业部计算机局就已经开发出了2款长城微型计算机,并且具备年产1万台的生产能力。

或许是性能、或许是市场需求不足,总之当时并没有形成产业,因而陷入了进一步发展的困境。那个年头不乏一些有想法、敢做的人!

于是在当时计算机局领导的支持下,从科研经费中拔款30万元,组织起了一个攻关小组,在北京一个招待所里开始,准备研发出高质量的微型计算机。

电脑在当年常见的称呼是微型计算机,早期需要一块汉卡才能正常处理中文,直到1995年WINDOWS 95问世之前,汉卡是很多国内厂商主要开发的产品,联想就是被汉卡催生出来的公司之一。

所以当1986年6月,能够显示汉字的微型计算机长城0520CH诞生时,被誉为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电脑。

当时也获得了很多荣誉,比如:“长城0520CH引发了一个产业的诞生”、“全球10大功勋计算机”、“中国计算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等等。

这台只有10M硬盘、256K内存和8寸显示器的电脑,据说在当时性能还超过IBM和NEC的产品。

中国长城:营收相差联想26倍!只是为了不被“卡脖子”和“断供”

1986年12月在机构改革的趋势下,由曾经带队攻关小组的局领导,带着百来号人离开国家计算机工业管理局成立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公司。

没过多久,大概是在1987年初,这支队伍南下深圳发展,并且成功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后又正式成立了中国计算机深圳发展公司。

当年长城0520CH的很多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在当时特殊的产业环境下,节约了大量外汇并且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

据说曾经长城电脑市值是NEC的5倍,是联想的20倍,仅次于IBM。当然,现在中国长城是经历过2次重大重组而来,并不简单的沿继。

第一次较大的变化是1997年完成、第二次是2017年完成,具体的控股股东中间虽然发生过变化,但公司性质始终没有变;这和差不多时间进入IT行业的联想集团最大的不同之处。

不过当时底子还是薄了一些,不少成功并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犹如昙花一现。

中国长城:营收相差联想26倍!只是为了不被“卡脖子”和“断供”

不比联想集团资源差,为啥现在营收和规模差别这么大呢

中国长城、联想集团的主要客户之一就是政府采购;从背景、从起点而言,中国长城并不弱于联想集团,为啥发展到今天,从营业规模、从人员规模相比较,两者相差甚远。

2021年,中国长城科技全年营收177.9亿元,大概有1.9万名员工;联想集团则差不多有4600亿元,约7.15万名员工;单从营收规模上来看相差26倍!

从绝对值上来看,两者的差距确实不小;但是两者由于公司性质的不一样,经营的底层逻辑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

虽然差不多都是在1984年,也就是改革开放的第6年开始做IT业务,但简单地说,联想集团更加市场化一些,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有网友开玩笑说,联想集团把总部搬到美国后,白天可以挣国内的钱;晚上外国人醒了,可以挣外国人的钱。中国长城则保守一些,除了要挣钱,还得符合不同时期的一些特定目标。

中国长城:营收相差联想26倍!只是为了不被“卡脖子”和“断供”

这个特定的目标就比如这2年比较火的几个事,包括信创、芯片国产化、新基建。虽然从整体战略上来看,几乎是一回事,就是为了在信息技术领域实现更多的自强和自主,从而让信息安全更加可控。

那么什么是“信创”呢?

所谓“信创”源于2016年3月4日,24家专业从事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并将其命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委员会”,简称“信创”。

之后全国各地又成立了许多信创产业联盟,催生了巨大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于是“信创”正式登上了舞台。

到了2020年在复工复产、新基建等全面启动的背景下,各地的“信创”项目开始大面积地铺开,于是出现了一个“信创”的风口,这个词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而中国长城科技则是CPU、电脑、服务器领域的主要厂商,也是“信创”的受益者之一。

之所以说中国长城科技是CPU方面的主要厂商之一,一方面是其积极的应用国产化替代方案,另一方面和其在2019年收购了天津飞腾35%的股份有关。

天津飞腾和龙芯、兆芯、鲲鹏、海光、申威一起,都是目前知名度较高国产CPU厂商,因为中国长城和飞腾的关系,说是主要厂商也没毛病。

由于不是技术类文章,就简单从技术实现方式和生产制造两个环节,大致描述下目前国产CPU的情况。虽然都号称是“自主国产”,但纯度有待考量。

从技术实现方式上来说大致是3类:

一类是自主化程度低,如兆芯和海光,性能高、相关配套或叫产业生态或者叫也易构建,因为核心目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二类是自主化程度非常高,这种就几乎不会被“卡脖子”,但是产业生态要搭建起来非常困难,比如龙芯和申威。

自然就有第三类:自主化程度也比较高,产业生态搭建虽然也难吧,但并不是非常困难,飞腾和华为就是其中的代表厂商。

从生产制造来说,只有1个是在内地制造:龙芯、兆芯、鲲鹏、飞腾是台积电代工,海光由三星、格芯代工,只有申威是中芯国际代工。(或许有偏差,但主要产品差不多吧。)

所以从技术实现方式和生产制造来看,“纯正”的国产CPU或许只有龙芯才能称得上;对第三方依赖越强,就越难做到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也难以保证。

尽管说搞设计的专心搞设计、搞制造的专心搞制造是全球分工体系最佳的方式;但如同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一般,如果别人不开心了、不乐意了就给你来那么一下这谁能忍受。

中国长城:营收相差联想26倍!只是为了不被“卡脖子”和“断供”

国产CPU虽然现在很火,但更多还是在一些边缘市场或特定市场里应用,最大需求的普通消费者市场则难以进入。

除了本身技术落后国际巨头以外,没有能与WINDOWS抗衡的国产操作系统,不能建立起完整的生态,也是影响实际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

自然一些企业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中国长城也在推动PKS,也就是飞腾CPU+麒麟操作系统+安全技术体系的发展,也搞了一些产品出来,但也还是在特定的市场里应用,如政府部门。

所以对于中国长城这样的上市公司而言,只要确实在实实在在做事就好,对于规模的要求倒不是那么重要。

发文这会儿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市值329亿左右,不知道这一轮下是否会较大幅度的增长?和以前相比,多少现在能应用的产品还是多了一些。

- END-


深圳上市公司系列-第103家-中国长城科技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 我是木木叔在深圳,一起研究、讨论、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三星   联想集团   汉卡   中国长城   微型计算机   长城   深圳   上市公司   自主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