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的孩子都默认自己无能
我的一个学生,上初一,聪明乖巧,人缘好,可就是不爱学习,一上课就双目无神,作业全靠抄。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激励她,效果甚微。只要涉及到学习,她常说的话就是“我不行”、“我不会”。小小年纪,就已经默认自己在学习上是无能的。
不知道你的孩子有这种情况吗?认定自己笨,不是学习的料,努力了也是白费,消极地对待学习,固执己见,不思进取,认为失败是无法改变的,听不进去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孩子甘愿躺平,家长心焦,可是你用尽浑身解数,孩子仍然无动于衷。这些孩子为什么放弃努力?为什么固执地认为努力了也无济于事?
[微风]孩子“躺平”的原因
在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习得性无助”,又叫塞利格曼效应。
塞利格曼是美国心理学家,他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痛苦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无法逃避,只能在笼子里狂奔,惊恐地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连"狂奔,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的。
狗毕竟没有人聪明,如果换作人,会怎样呢?
1975 年,塞里格曼又用人当受试者。他招募了一批大学生,把学生分为三组: 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组学生也听过这种噪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不给受试者听噪音。
当这些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验之后,就让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 实验装置是一只 "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实验结果表明,第二组和第三组学生在 "穿梭箱" 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组受试者,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实验的结果是:人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微风]孩子“躺平”的表现
我们再说说孩子。每一个孩子天生都是好奇的、有强烈的求知欲,都愿意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各种各样挫折和失败,比如打翻水杯、写错一个拼音,大人因此经常呵斥、批评、生气,甚至愤怒,这就如同电击,一次又一次,孩子无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你的肯定和认可,自卑无助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于是理所当然地躺平。
在学校,孩子们挥洒汗水,努力上进,但有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比别的孩子慢一点,学习上很少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无数次重复的打击之后就逐渐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有:
1厌学、逃避学习
2 对学习漫不经心,得过且过。
3 制定很低的学习目标,对学习低要求或者没要求,避免失败。
4 遇到挫折不要轻易放弃
5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
6 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持人际关系和面子上。
7 和老师同学日渐疏远。
8 经常焦虑或者沮丧
9 认为自己笨、能力差、不是读书的料
10 破罐子破摔
你家孩子有以上某种表现吗?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惩罚、嫌弃、无视还会进一步强化以上各种消极心理。
[微风]如何让孩子从“躺平”变成“不用扬鞭自奋蹄”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躺平或者出现躺平的苗头,作为家长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改变。
一 对孩子进行正确评价
当我们对孩子的言行和状态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客观评价,既不打击贬低也不虚伪地赞美。不要用“笨”、“懒”、“没出息”、“自私”、“不懂事”
“朽木不可雕”之类的话语打击孩子,对孩子本身的打击和贬低就如同前文提到的实验里的电击,长期以往,孩子就会自卑无助,真的觉得自己不好,不值得拥有成功。
同时也不要无意义的赞美,比如“你真聪明”、“你真棒”、“漂亮”、“运气好”、“听话”、“我家宝贝将来是要做企业家的”。这样的赞美,无异于捧杀,暂时有效,但起不到好的引导作用,孩子会以为聪明、漂亮、运气好就是自己的本事,不知道自己真正棒在哪里,让孩子觉得他不用努力也很优秀。这就叫“捧杀”。
2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家长的评价还是要以正面为主。孩子的言行值得表扬时,我们要表扬那些通过孩子努力可以改变的具体地点,比如可以把“聪明”换成“观察细心”、“从独特的角度考虑问题”,把“漂亮”变成“穿着得体”、“大方有礼貌”、“姿态挺拔端正”等,可以把“运气好”变成“心态乐观积极”,“将来要做企业家”换成“要为社会做贡献”、“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扬就是一种引导,引导孩子通过努力让自己拥有一些好的品质和习惯。
正强化和上述实验中的电击有着截然相反的效果。长期的坚定的正强化可以让人更积极乐观,更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3 批评的时候要注意方法。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提出更好的建议,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思索,但不要抨击孩子的人格和人品。作为孩子,他的坏行为坏习惯背后,都是有合理的需求和合理的动机的。
比如,一个孩子考试作弊,老师告诉家长。家长怎么批评孩子?你可以表达你的感受:“我很失望”或者“我很吃惊”,然后你肯定孩子好的动机,比如“你是想考一个好成绩”,“你是上进的”,“你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最后你可以引导孩子探讨一下,怎样做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怎样对待卷子上不会做和做错的题目。
批评就要对事不对人,孩子是好孩子,只是具体做法错了。
二 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正确归因
1 家长在平时和孩子互动中要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正确归因。如果孩子认为造成他失败的因素,是内在的、稳定的、不容易改变的,比如“笨”、“懒惰”、“品德差”、“低贱”,就容易感到内疚、沮丧和自卑,认为自己怎么努力,都难以取得好成绩,从而降低学习动机,不愿做尝试性努力,得过且过。
2 当孩子面临挫折和困难时,引导孩子找到有价值的原因。把主要原因归结到那些通过自己努力和他人帮助能够改变的点上。如果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可以引导孩子找到主要原因,比如“基本概念没有理解”、“知识点混淆”、“某类题型练习少”、“时间没有把握好”等等,然后可以找到相应的改进策略。千万不要把原因归结于“笨”、“懒”、“天气太热”、“老师没教好”等,因为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无法改变的。
3 总之,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最好把原因归于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的点上和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上,比如这道题作对的原因可以是“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审题时抓住了关键词”、“遇到困难冷静沉着”。孩子失败的因素可以归于方法上的不恰当,这样有利于孩子下一次改进。
[微风]总结
想让孩子摆脱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家长要有无限的耐心,对孩子进行持续的正强化,定义孩子是一个坚强的、勇敢的、有担当的、乐观的、能找到各种办法解决问题的人,并且找到相应的依据。只要你认定孩子是这样的人,你就一定会找到越来越多的证据。长期坚持,孩子就会把这些好的品质内化,他深信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自然而然会做出符合他认定的行为。这就是:我认为我无能,我就真的无能;我认为我能行,我就真的能行。
同时,还要还责任给孩子。人只会在自己能掌控的事情上负起责任。学习是孩子的事,如果父母一味包办代替,按照自己的意愿强制,孩子不能做主,也就不会负起责任,哪怕父母是对的。在所有你认为孩子应该负起责任的事情上,不管是学习还是家务劳动,你得给孩子选择权、一定的决策权,孩子在不断试错中逐渐能干。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做的就是对孩子正确评价,引导孩子正确归因。
更新时间:2024-09-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