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五六岁的孩子坚持做家务

刚过去的五月份,因为疫情,我和妻子居家办公,上幼儿园中班的儿子也停学在家。


我就建议儿子每天做擦桌子、扫地的家务。儿子都五岁半了,我本想着这事儿应该水到渠成,像之前学会用筷子、系扣子一样顺其自然。


没曾想在这个问题上儿子给了我当头一棒:刚开始他不想干,之后做了几天就难以坚持。我预想的云淡风轻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于是我向朋友请教,发现朋友压根儿没奢望过这么大的孩子做家务,妻子咨询闺蜜的结果也大抵如此。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很普遍,具有代表性。只不过很多家长毫不在意或知难而退,最后无疾而终。


幸运的是,经过我们一家三口的共同努力,儿子坚持每天擦桌子、扫地的习惯已进入第5周,令人欣慰。这多亏了以下三个小窍门。


01统一共识,开个好头


我刚告诉儿子做家务的提议时,他欣然应允。之前他学过擦桌子、扫地,因此显得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谁知当天擦了桌子,地还没扫完他就打了退堂鼓,扫帚往地上一扔,撂挑子不干了。妻子见状,忙从地上捡起扫帚接着把地扫完了,也没说话。



谁知后来儿子越来越退化:地板从扫一点到完全不扫,桌子由原来擦两遍变成一遍,后来他干脆坐在桌旁不动,让妈妈涮好抹布递给他,他擦完后又把抹布直接丢给妈妈。


我忍不住说他不能这样做,他却说妈妈答应过他可以求助妈妈配合做家务。我看着妻子,她一副委屈、无奈的样子。


原来问题还是出在我俩身上,于是当晚我们开了个小会:坚决统一让儿子独立完成家务的共识。


第二天儿子就领教到求助妈妈没用,没空子可钻了,开始老老实实地干活了。到第一个周末,他基本就能较为轻松地独立完成这两样家务了。


我跟妻子在儿子做家务这件事上没有分歧,只是认知上有细微偏差,妻子觉得孩子只要动手了就是做家务了,不必较真。


殊不知,孩子对父母的观察往往不露声色、不着痕迹。却总能抓住父母细微分歧见缝插针,收到奇效,让父母就范。


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不能走过场。后来我俩达成严格共识,儿子也意识到再无回旋余地,开始认真执行。


万事开头难,即便儿子学过扫地,我们还是会给他做示范。他懈怠时,给予他及时的鼓励;扫得不干净时,耐心地提醒他。开始阶段,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强化他做家务的行为,避免打击。



02、共同履行,监督过程


儿子接受独立做家务的现实后,又出现新的问题:


他做家务时,只要我们没正在做家务,他就会闹情绪,甚至明确表示这不公平。


虽然我们知道他其实还是在本能地抵触家务,但却没想戳穿,也没跟他讲道理。


毕竟我们一再跟儿子强调: 家是我们共同的家,作为家庭的一份子,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分担一些家务。


这也是我们劝说儿子做家务的最基础、根本的理由,儿子虽有故意曲解之嫌,但我们绝不能把根基给推翻了。


于是我们决定接受儿子的申诉,全家人一起做家务。不过为了纠正他的认知偏差,我强调共同做家务是为了提高效率、方便监督。


之后我跟妻子就尽量把洗碗、洗衣服等其他家务,跟儿子做的家务同步进行。


没想到同时做家务真的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小孩子竞争意识很强,一起做家务时儿子干活速度确实快了不少。每次我俩都让他先干完,儿子也越来越有成就感了。


监督过程是我的真正目的,我会让儿子检查我洗过的每个碗,也会认真检查他擦过的桌子,扫过的地板。


意外的惊喜是,监督家务过程,验收成果后,儿子会特别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吃饭时我们往桌子上丢残渣,儿子会提醒我们先垫上餐巾纸,也会提醒我们注意保持地面卫生。



03、权力制衡,巩固成果


小孩子做事的新鲜劲儿很容易过去,想让孩子养成习惯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也只是想尽办法让儿子坚持做下去,不期望他在短期内形成习惯、自发去做家务,要不然会失望至极。


半个月左右,儿子做家务的热情几乎丧失殆尽。干活速度明显放缓,而且开始叫苦喊累。


我和妻子也很着急,不想让儿子中断,但苦于没有好办法长期激励他。批评教育、零食奖惩都不太奏效,软硬兼施的惯用伎俩也被儿子识破。


正愁无计可施,那个周末的家庭会议给了我们启示。


儿子那天宣布“会议开始”比平常都卖力,会议过程中也抢着发言。我和妻子对视一笑,儿子这是“有备而来”,显然是想通过家庭会议“合法”摆脱做家务的负担。


妻子罕见地否决了儿子的提案,他像霜打的茄子,很是沮丧。会议在略显低沉的氛围中结束,我跟妻子准备起身离去。不料儿子让我们坐下,低声责备道:“我还没有宣布会议结束呢!”


这次会议不属于他,但他依然很认真地宣布了“会议结束”。


显然,他很在意自己这份权力。


“可以通过限制儿子在会议中的权力避免他放弃,增加他发言机会,鼓励他坚持。”妻子兴奋地提议道。


这次由我唱白脸,跟儿子宣布了我俩对他的单方“制裁”。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行之有效。


哪怕我们提出做家务的附加条件,儿子依然坚持捍卫自己组织会议、发表意见的权利,所以这并没有让我们苦口婆心地劝说。


此后,家务成了儿子在家庭会议中的重要的发言内容。我猜想,他在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己可以理所当然地行使会议中的各项权利。


变相地,这巩固了儿子做家务和长期坚持的成果。


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儿子家务的负担会转化为权利,直到内化成习惯。

04


正如之前看到有人说:


父母最大的成功,不是活成孩子的铠甲,而是让孩子长出属于自己的坚实铠甲。


而做家务的习惯绝对是最坚实的铠甲之一。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15:1;


前者收入比后者高20%;


婚姻、家庭也更幸福。


愿所有父母和孩子都能从家务中体会到乐趣并获益。

如何让五六岁的孩子坚持做家务

如何让五六岁的孩子坚持做家务

如何让五六岁的孩子坚持做家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孩子   家务   桌子   妻子   儿子   父母   习惯   妈妈   会议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