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作者:春晓

如果要赋予青藏高原一种颜色的话,那它一定是五彩的。行走藏区,你会看到有蓝天的地方便有五彩经幡,这个流传了万年的古老习俗,已经和被称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融为一体了,而有经幡的地方就意味着充满了吉祥与美好。当车轮驶向山顶,回首向来弯曲地盘上路时,那飘动的经幡已将我们朝拜的心带向远方。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挂经幡这个古老习俗可以追溯到青藏高原的古象雄文明,在这块古老而苍茫的高原上,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波斯文化的大集合体成就了古象雄文化,古象雄文化是西藏的源头文化和根基文化,它延伸着各种传统风俗,有转神山、拜圣湖、磕长头、撒隆达、挂五彩经幡、煨桑、朵玛、酥油花、堆石供、火供和会供等。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经幡也叫风马旗,风马藏语为“隆达”,隆为风,达为马。风是传播和运送印在经幡上的经文远行的工具和手段,是一种无形的马,马即是风。

经幡上的五彩分别是蓝、白、红、绿和黄,蓝色象征着天空,白色象征着白云,红色象征着火焰,绿色象征着绿水,黄色象征着土地。这也符合了蓝天在上,黄土在下的自然规律,因此经幡上这五种颜色的顺序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我们看到藏区的经幡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五色方块布紧缝在长绳上,悬挂于两山之间,常见于人烟稀少的高山地带。一种是几米长的狭长布头,颜色或红或白,上面也印有佛陀教言,布条的一侧缝在一根粗长的经杆上,插立在庭院前,在拉萨的大昭寺和扎什伦布寺中都看到过这样的经幡柱。还有一种是五块五彩的星火无字幡条和一块单色镶边的印有佛陀教言的鸟兽图案的主幡布,系挂在柳树枝上,这种经幡在拉萨的民居楼顶上可见。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行走在藏区,无论是神山圣湖,还是寺院塔群,亦或是民居庭院,你总能看到经幡的陪伴。经幡是藏族人的信仰,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一种祈愿祈福方式,更是对古文明的延续,因此,来藏区旅游的朋友,当你路过或看到经幡,不要跨越,不要踩踏,唯有双手合十,默念六字真言,以示对自然,对信仰的尊祟。

古文明的延续——五彩经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大昭寺   青藏高原   雄文   拉萨   鸟兽   佛陀   民居   象征   古老   古文明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