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目录:

1、美国专家: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

2、俄终于松口!重启计划蓄势待发,中国在中亚布局已展开!

3、针对俄罗斯黄金!

4、日本、台积电:合作先进封装

5、英特尔大举投资印度

6、美联储“激进”加息

7、缺芯片,汽车厂商相继宣布停产



1、美国专家: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

【导读】在这场芯片竞赛中,美国正处于失败的边缘。除非美国像二战时那样,为取胜而举全国之力研发科技,否则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业并在芯片的助力下,主导由此产生的前沿科技。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文 格雷厄姆·艾利森&埃里克·施密特

格雷厄姆·艾利森: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法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主任埃里克·施密特:美国Alphabet公司前董事长

今年4月,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罕见地接受了一次采访。他认为,美国国会现打算向本土的芯片公司提供500亿美元补贴以助它们成为行业领导者,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徒劳行为”。他认为美国的公司不太可能超越台积电,也许他是对的,但重点不在这,重点是在先进芯片领域完全依赖台湾地区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

制造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弹道导弹所需的先进芯片有92%都是台积电制造的。英伟达、高通和苹果等美国公司几乎将所有芯片制造业务都外包给台湾去做。如果台湾的芯片制造产能下线或落入中国之手,那美国的科技行业将受到重创。正如美国防部前副部长罗伯特·沃克警告的那样,台湾海峡的冲突可能会引发芯片方面的国家安全危机:“我们从领先两代人到可能落后两代人,中间只相隔110英里(从台北到大陆的距离)。”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张忠谋发表讲话

华盛顿已认识到美国有必要阻止北京夺取对本国电子产业至关重要的芯片产能。中国使用了与占领电信设备、光伏和电动汽车市场一样的战术去占领芯片市场,决策者正竭力阻止中国取得成功。拜登政府曾提议,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向芯片制造业投资500亿美元,但国会却对此提议讨论良久并最终没有通过。即便国会通过该法案,美国对芯片业的投资也不过是中国政府投资额的三分之一。

从1990年到2020年,中国建造了32座生产芯片的超级工厂,而全世界其它地区的工厂加在一起也只有24座。根据张先生的说法,美国公司已无力再制造尖端芯片,因为在东亚运营一家芯片工厂的成本是其国内运营成本的一半。即便美国实施了理想的政策,美国公司也不太可能超越台积电,在先进芯片制造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大陆有望最早在2025年超越台湾地区,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国。中国现已制造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电路板,没有这些电路板,芯片就无法安装进设备。中国还控制着供应链中对芯片制造至关重要的关键原材料:中国生产了全世界70%的硅、80%的钨和97%的镓,每一种原材料都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

如果北京在芯片供应链方面持续占有优势,那它将在基础技术方面取得美国无法匹敌的突破。例如,为“深度学习”量身定制的芯片将变革人类社会,并开发出自动驾驶技术和顶级疫苗技术。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中国芯片制造业发展迅速

美国无法靠砸钱走出这一困境,美国要想赢得这场芯片竞赛,除了拜登总统提出的向芯片制造业投资500亿美元之外,还必须要实施以下三项政策。

首先,美国应下大力气制造普通芯片。先进芯片对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至关重要,但它们只占全球芯片市场的2%。英特尔和格芯等美国公司擅长制造速度较慢的芯片,这些芯片会被安装进从电视到坦克的所有产品。政府可以通过简化建厂手续和为研发制造投资提供税收抵免来支持这些公司。

其次,美国应该利用其对台湾地区和韩国政府的政治影响力,说服台积电、三星与美国芯片设计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在美国制造先进的芯片。韩国和台湾地区都依赖美军的安全承诺。它们与高通和英伟达等美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将确保美国国防机构有能力履行对它们的承诺。政府的推动,加上美国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的拉动,可能会使台积电和三星明白在美国制造更多芯片符合它们的利益。

第三,美国应该加强研发和制造之间的联系。大多数技术创新来自两者的互动。《美国创新与竞争法》通过激励研发制造投资,在促进研发和制造互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场芯片竞赛中,美国正处于失败的边缘。除非美国像二战时那样,为取胜而举全国之力研发科技,否则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业并在芯片的助力下,主导由此产生的前沿科技。(观察者网由冠群译自美国《华尔街日报》)



2、俄终于松口!重启计划蓄势待发,中国在中亚布局已展开!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2000多年前,汉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亚各国与中原的联系,此举也使得大汉王朝威名远扬。


  1300多年前,唐朝大军打败东西突厥,收复西域,并重新打通中亚与中原的通道,大唐也迎来了巅峰期。


  中国历史证明,中亚关乎着中国的“千年国运”,中国要真正立足于世界,就不能忽视与中亚的联系。


  而时间来到现代,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中国为复兴迈出坚实一步。众所周知,中国要走出去,离不开交通基建。


  交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重要程度可想而知,铁路、水路、航运网如果能畅通无阻,便像是打通任督二脉一样,迅速使一个地区发展起来。而最近,我们就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一个等待多年的计划已经蓄势待发!中吉乌铁路明年有望开通,历史的选择再一次到来。


  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吉乌三国便开始着手讨论一个计划,那就是中吉乌铁路。这条铁路建成之后,将会意义非凡!那为什么耽搁了那么久,工程一直动弹不得呢?主要是这个项目一直都面临着巨大困境,那我们来细说有何困境。


  首先啊,这条铁路在决策和施工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但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呢,就是在吉尔吉斯斯坦身上。由于铁路的动工需要三国政府的同意,但是吉尔吉斯斯坦的政局却错综复杂。前任政府对修建铁路的肯定,总是会被后任政府所否决,导致动工不了。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还有一大困境呢,在于俄罗斯方面。俄罗斯虽然与我国近年来关系比较好,但是对于中吉铁路的连通,却一直持反对态度。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俄罗斯要反对呢?归根到底还是利益作祟。


  中亚一直被其视为“后院”,其他国家都触碰不了,除非俄罗斯自己松手。再者,中吉乌铁路整体不经过俄罗斯,连通之后对俄罗斯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会使俄边缘化,出于国家战略考虑,俄罗斯背后一直在对中亚国家施压。


  如今俄罗斯松口,主要是有两个方面原因,首先俄乌局势如火如荼,美国与西欧国家一直在国际上对俄实行制裁,试图孤立俄罗斯,俄罗斯如今只能努力获得中国以及中亚国家的支持。


  还有一点,此前中国与俄罗斯签署了涵盖天然气、石油等一系列资源协议,缓解了俄罗斯对能源的危机感,也使得俄罗斯明白中吉乌铁路的建成,不会让自家的资源滞销。这2大因素助攻,让我们等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那中吉乌铁路如果建成,对于我国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首先,中亚是连接亚欧交通的必经之路,同时还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觊觎中亚已久,如果控制中亚,便能对我国西部以及俄罗斯造成威胁,中俄两国要想发展,中亚很关键,那这次中吉乌铁路计划再次重启,便能提高中国在中亚国家的影响力


  同时,按照规划,建成之后,中国的货物就可以轻松运往东欧和中东等国,并且将会成为中国货物运往欧洲的最短路线之一,路途较以前缩短一千多公里,我们将中南半岛纳入我国铁路体系的计划,又可以向前迈一大步。


  再者,中亚具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线路一旦连通,便能盘活我们的新疆乃至西部的经济,伊朗的石油等资源能很快进入喀什,中国的商品也能快速通往中亚甚至是南欧等国家,这对我们经济的拉动难以想象。


  我们从中吉乌铁路搁置20多年却一直没落地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是因为俄乌局势,俄罗斯可能至今也不会松口,值得高兴的是,如今,中吉乌铁路计划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东方观点)




3、针对俄罗斯黄金!

G7将就禁止从俄罗斯进口新黄金的禁令达成一致,并扩大对俄制裁。


据路透社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和七国集团其他领导人将就禁止从俄罗斯进口新黄金的禁令达成一致,并扩大对俄制裁。


消息人士说,美国财政部将于28日下令禁止进口新的俄罗斯黄金,阻止俄罗斯参与黄金市场,意在让俄迅速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不能获得战争所需要的资金。


两大峰会接连在欧召开,西方秀团结难掩分歧


据法新社柏林6月24日报道,在从26日开始的一系列峰会上,西方各国领导人将寻求“紧密团结地展开合作”,向乌克兰提供援助抗击俄罗斯。


报道称,在这些面对面的对话中,西方盟国将评估截至目前对俄制裁措施的效果,考虑向基辅提供新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并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重建计划。但西方领导人也将不得不费力地维持这个统一战线,以应对战争带来的不断扩大的冲击——物价飞涨、粮食短缺、能源供应不稳。


七国集团峰会将于周日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山间度假胜地施洛斯埃尔毛开幕。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本周警告说,盟国在援助乌克兰方面需要保持耐力。朔尔茨说,乌俄和谈依然遥遥无期,因此西方国家必须坚持实施对俄制裁,协调对乌军事援助和财政支持。


七国集团峰会28日闭幕之后,各国领导人将赶往马德里参加北约峰会。报道提到,这场峰会在接纳瑞典和芬兰这一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因为土耳其表示反对瑞芬两国的入约申请。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24日,德国国旗、欧盟旗和七国峰会旗在德国施洛斯埃尔毛七国峰会新闻中心前飘扬。(德新社)


报道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以视频方式分别参加七国集团峰会和北约峰会,他的诉求非常明显,那就是继续呼吁对俄施压,并给他的部队提供更多武器。西方盟国已经向乌方提供了数以十亿美元计的经济援助和军火。但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5个月,乌克兰一再警告说,它还需要比目前多得多的援助以抗击俄军压倒性的攻势。


报道提到,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协调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行动,试图摧垮俄罗斯经济。但到目前为止,西方的这些行动不仅没有取得多少效果,还反过来暴露了西方对俄能源依赖的“阿喀琉斯之踵”。


德国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主任托尔斯滕·布伦纳认为,西方国家需要说服那些对制裁持批评态度的国家,要照顾到这些国家对能源价格上涨等问题的关切。


报道还称,在马德里的北约峰会上,西方领导人也将努力展现“团结应对俄罗斯”的姿态。会议将讨论军事援助乌克兰的问题。但是反对北约接纳芬兰、瑞典两国的土耳其将破坏这场“团结秀”。德国已经在试图降低外界对会议的期望值。德国官员说,在瑞芬两国加入北约问题上,“即使我们需要再延长几周达成协议,那也不是灾难”。(环球网)




4、日本、台积电:合作先进封装

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昨(24)日宣布子公司台积电日本3DIC研发中心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筑波中心完成无尘室工程,昨日举行开幕仪式。台积电由总裁魏哲家等人,亲自前往主持开幕仪式。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图为昨天拍摄的位于日本茨城县筑波市的台积电日本 3DIC 研发中心。台积电供图


台积电去年3月投资370亿日元成立日本3DIC研发中心子公司,并获得日本经济产业省补助一半费用、约185亿日元。台积电指出,工程完成后,日本3DIC研发中心将与拥有半导体材料及设备优势的日本合作伙伴、国内研究机构、大学合作,发展最先进的3维集成电路封装材料研发技术。


台积电表示,日本3DIC研发中心注重研究下一代3维硅堆栈与先进封装技术的材料领域,目标是支援系统级创新、提高运算效能并整合更多功能。除了传统缩小晶体管尺寸的方式,也开辟半导体技术新局。


日本有许多公司拥有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很重要的功能材料和关键技术,台积电将通过与他们的联合研发,继续致力于半导体工艺创新。


随着洁净室的建成,台积电日本3DIC研发中心将与日本合作伙伴、国内拥有半导体材料和实力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合作,支持最先进的3D IC封装材料的研发。设备,声明说。


魏哲家提到,台积电认为专注于最擅长的事情,能为推动技术进步做出最大化贡献,日本3DIC研发中心正是这种合作模式的完美体现。(半导体行业动态)




5、英特尔大举投资印度

对于英特尔来说,印度设计中心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设计中心。这家在印度拥有 13500 名员工的芯片巨头也专注于汽车领域。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班加罗尔:英特尔印度公司周五在班加罗尔揭幕了其新的设计和工程中心,在数据中心、物联网、图形和人工智能方面投入巨大。


新中心占地 45.3 万平方英尺,横跨两座可容纳 2000 名员工的塔楼,位于其在 Bellandur 的现有办公室内,将帮助客户、数据中心、图形和汽车领域的设计和工程工作


有了这个新中心,英特尔印度共有八个设计中心——位于海得拉巴和班加罗尔,迄今已投资 80 亿美元。


对于英特尔来说,印度设计部门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设计部门。这家在印度拥有 13500 名员工的芯片巨头也专注于汽车领域。


英特尔印度地区负责人兼英特尔代工服务副总裁 Nivruti Rai 表示,英特尔印度正在为汽车行业开发防撞系统。她说英特尔印度公司在过去五年中一直在扩张和成长。


谈到半导体短缺,在过去的两三年里,供需不匹配,Covid 推动了很多数字化。“需要增长更多...我们正在继续扩张。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内,芯片短缺问题将得到解决,”Rai 说。


英特尔正在开发新的半导体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作为跨广泛市场的日益智能和互联世界的基石。


英特尔印度负责人还表示,私有 5G 是印度的必经之路。“我真的在推动许多公司,我想与他们合作,为他们启用私有 5G,”她说。


早些时候,在为新中心揭幕时,新中心占地 45.3 万平方英尺,可容纳 2000 名员工,电子和 IT 联盟国务部长 Rajeev Chandrasekhar 说:“为了实现印度到 2025 年成为万亿美元数字经济体的愿望,该国必须加快数字化步伐,重点关注半导体产品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创新和工程卓越。”(半导体行业观察)




6、美联储“激进”加息

面对通胀、经济增长、货币紧缩的

“不可能三角”

相比促进经济增长,当下遏制通胀

已经成为美联储的首要目标

美:中国很快就会主导芯片制造!G7针对俄黄金!英特尔投资印度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联储大楼。图/新华


面对超预期的高通胀,6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是1994年以来美国的最大单次加息幅度。

继今年3月、5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50个基点后,美联储在6月议息会议声明中,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75个基点至1.50%~1.75%目标区间。声明发布半小时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表讲话安抚市场情绪,坦承过去一个月通胀风险仍在向上,进一步超出预期,本次大幅加息想向市场传递更明确的信号,显示美联储坚决遏制通胀的决心。对于未来美联储将如何确定加息幅度,他表示这主要取决于“数据”,并称7月加息50个基点和75个基点都是合适的,且75个基点的加息并非常态。

鲍威尔讲话后市场反应一度积极,美股、美债都迎来了强劲反弹,截至当日收盘标普500指数收涨1.46%、道指收涨1%、纳指收涨2.5%,10年期国债收益率日内最深下行近19个基点,收于3.29%,美元指数也明显回落至105点下方。不过,之后两天市场对美联储最终实现经济软着陆的信心再度走弱,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升温,美股下行,对冲基金再度掀起一轮沽空潮。此外,美联储加息还引起了欧洲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瑞士国家银行等一些发达国家或经济体央行跟风。

市场对于美联储此次“激进”加息并非没有预期,6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6%,高于市场预期的8.3%,创下1981年12月以来新高;且这一指标的同比涨幅已连续三个月在8%以上。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5月美国核心CPI同比上涨6%,高于市场预期的5.9%。5月通胀数据的意外反弹扰乱了此前市场对美国通胀可能已经见顶的预期。

面对有“脱锚”风险的通胀预期以及备受公众质疑的拜登政府的控通胀能力,在美联储召开本次议息会议前,已有一些市场机构预测到本次加息幅度或为75个基点。相比其通常的加息幅度(25个基点),此次加息固然非同寻常,但事实上,早在今年美联储开始加息之前,市场就表达了对物价上涨的担忧,也不乏有机构指出通胀是顽固且长期的,但美联储直到去年11月前仍坚持认为通胀是暂时的,最终在3月份也只是宣布小幅加息25个基点。

显然,面对通胀、经济增长、货币紧缩的“不可能三角”,相比促进经济增长,当下遏制通胀已经成为美联储的首要目标。6月议息会议后,美联储在声明中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坚定地致力于将通胀恢复到2%的目标”,并在其发布的经济预测中,下调美国2022年实际GDP预期增速1.1个百分点至1.7%,同时下调2023年和2024年经济增速预测分别至1.7%和1.9%。

一段时期以来,市场担忧美联储可能在无法解决当前的供给约束进而控通胀的状况下,不得不以“牺牲”经济增长的方式来遏制通胀,重演1980年代初保罗·沃尔克执掌美联储时的经济大衰退。不过,鲍威尔在讲话中强调主动引导衰退非美联储的主观意愿,其经济预测也并不认为未来两年美国会陷入衰退,反映了当下美联储认为美国经济“软着陆”并非无法实现。

1965年以来,美联储经历的11轮加息周期中只有两次降低了通胀水平,且没有引发经济衰退,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加息周期里美国要实现经济“软着陆”难度很大。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当下,美国及全球通胀形势仍然严峻,美联储与市场似乎正在做‘最坏的打算’,认为年内加息至3.5%左右可能是合适的,这是一个很可能让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限制性水平。”

在他看来,市场目前或不应过早放弃对“软着陆”的预估。“美联储决策需要保持前瞻和灵活,或应在判断通胀压力可控时适时放缓紧缩节奏,尽量避免‘刹车’过猛。美联储会快速加息至2.5%左右的‘中性水平’是较为确定的,但年内会否加息至3.5%以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发于2022.6.27总第1049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美联储“激进”加息




7、缺芯片,汽车厂商相继宣布停产

Stellantis 宣布,由于半导体芯片的“结构性”短缺,它将暂停其位于意大利的 Melfi 组装厂的生产。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全球停工,汽车行业继续与半导体短缺作斗争。

据该汽车制造商称,该工厂将于 6 月 28 日星期二至 7 月 2 日星期六停产。该工厂生产Jeep Renegade (BV)、Jeep Compass (BU)和 Fiat 500X (FD)。北美市场的 Renegade 和 500X 都来自该工厂,而欧洲市场的 Renegade 和 Compass e-Hybrid和 4xe 车型也与新的 500X Hybrid 在这里一起生产。

Renegade 和 Compass 4xe 车型一直是 Jeep 品牌在欧洲的畅销车型,尤其是在意大利市场。

Stellantis 发言人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预计到 2022 年底才会稳定下来。” 该公告是在 Stellantis 欧洲其他工厂关闭之后发布的,例如位于法国的雷恩装配厂和索肖装配厂的延长关闭。

每日经济新闻:再减产5万辆!丰田还有7家工厂会暂停生产

受疫情、零部件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减产仍在持续。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日前,丰田汽车官方宣布,因一家供应商爆发疫情,以及另一家供应商生产设备出现缺陷,导致零部件供应短缺,其于6月17日开始暂停了日本本土部分工厂的运营。


据悉,受此影响导致的减产预计为4万辆。在此背景下,丰田汽车已将6月全球产量从原计划的约80万辆下调至约75万辆。


“半导体短缺和疫情的扩散,导致(我们)很难展望未来,因此(上述)生产计划有可能仍会降低。但我们将密切检查零部件供应情况,尽量减少产量的突然下降,并继续尽一切努力,尽早交付尽可能多的车辆给我们的客户。”丰田汽车方面称。


具体来看,本次停产计划共涉及丰田汽车位于日本的7家工厂共11条生产线。其中,元町工厂内第一生产线和GR生产线停产时间最长,为11天,停产时间包括6月17日、6月20日至24日、6月27日至7月1日。此前,丰田汽车还曾宣布,上述两条生产线于6月6日至10日期间暂停生产。这两条生产线主要投产皇冠、Noah、Voxy、MIRAI、bZ4X、GR Yaris等车型。


元町工厂之外,田原工厂、岩手工厂等其他工厂生产线的停产时间大部分为5天,主要集中在6月27日至7月1日。但高冈工厂内第二生产线的停产时间则包括6月27日至7月1日、7月4日至8日,在此前的停产计划中,该生产线于6月6日至10日暂停生产,投产车型主要为RAV4和Harrier。


事实上,这已不是丰田汽车对今年6月全球生产计划做出的首次调整。早在今年5月24日,丰田汽车方面就曾表示,因疫情蔓延导致零部件短缺,其6月全球生产计划调整为85万辆,其中日本本土生产计划为25万辆,海外市场生产计划为60万辆,这一数字较今年年初的目标下调了10万辆。短短三天之后,5月27日,丰田再次官宣其6月全球产量下调至80万辆。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6月,丰田汽车的全球产量超过83万辆。按目前75万辆的预期产量计算,今年6月,丰田汽车的全球产量较去年将减少10%。尽管如此,丰田汽车方面仍表示,其将维持2022财年(即2022年4月~2023年3月)全球970万辆的产量目标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丰田汽车,日系车企普遍正遭遇产能掣肘,今年以来,本田、马自达、三菱、斯巴鲁、日产等车企也均遭遇过停产或减产困扰,且产能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在销售端明显体现。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日本国内新车销量为26.14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18.1%,连续11个月出现同比下滑。日本八大车企中,除三菱汽车外,其他车企销量均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其中,丰田5月销量约为8.65万辆,同比下降20.0%;日产5月销量同比减少4.1%;斯巴鲁5月销量为3480辆,同比下降27.5%;马自达当月销量为3332辆,同比下降49.3%;雷克萨斯当月销量为3103辆,同比下降30.8%。


对于新车销量的下滑,几家日系车厂均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在全球半导体短缺的背景下,新车供应持续受到限制。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方面认为,半导体短缺加之此前上海因疫情管控导致零部件采购困难,日本各汽车制造商生产出现停滞,对新车销量造成了影响。上海已经于6月1日全面复工复产,但6月仍有部分厂商会暂停工厂生产,这对日本新车销售的影响可能会持续。虽然零部件短缺情况大概会逐渐缓解,但形势复杂,今后的情况仍难以预料。(半导体芯闻)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三星   英特尔   印度   中国   中亚   芯片   通胀   俄罗斯   日本   美国   主导   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