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大家身边有那种“对鼓励过敏”的人吗?


我身边就有一个。


发小C,从小就是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学到高中,她在所有的升学考试都踩着线进入重点学校、重点班。


亲戚朋友们聚会,她总会成为大家夸奖的对象、变身聚光灯下的完美小孩。


但C却形容自己,一直是“扒在‘优秀’的及格线”上的人,每次分数出来,在高手如林的重点班,排名只是班级后2/3。


每当这时候,父母不懈的鼓励总会变得格外刺耳:


“你从小没有让我费心过,妈妈相信你。”

“可我不相信我自己啊...”


“下次考好了,我们去旅游庆祝一波”

“但我真的好累,想休息休息...”


这些充满期许的温柔话语,落在C身上,仿佛一枚枚千斤重的秤砣,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陷入抑郁状态。


C的状态,让我开始思考两个问题:“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完全对吗?为什么有的情况下,父母越鼓励孩子越难受?


过度鼓励是一种变向惩罚


还记得查高考成绩时的场景吗?


颤颤巍巍地输入考号和密码,只敢从手指缝中偷瞄一眼结果,心跳快得像住进了千万匹奔马......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电影《最初的梦想》


印度电影《最初的梦想》中,男孩拉加夫怀着同样的心情查询考试成绩,输入信息、回车,只见屏幕上赫然出现一行红色大字:


Better luck next time!!! (再接再厉),宣告了他的落榜。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电影《最初的梦想》


拉加夫跌坐在门框上,神情沮丧,失声痛哭,嘴里默默念道 “一切都结束了,我的人生完了......”


紧接着站起身,靠近围栏,身体向后一仰,从高空坠下......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电影《最初的梦想》


看到这里,你也许以为是父母太过严苛,逼他逼得太紧?


可事实却正好相反,父亲一直在宽慰他。


出分之前,拉加夫一直心神不宁,悉心的父亲全都看在眼里,见他忧虑到无法下床,便亲自将食物端到床前,劝他吃饭:


“过几天你就要住宿舍了,知道那里的饭有多难吃吗?吐出来的,可比吃进去的还要多。”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电影《最初的梦想》


拉加夫一脸沮丧,告诉父亲自己很担心根本考不上,但父亲依然温柔地鼓励他:


“别担心了,你考得很好,卷子也写得很顺,一定能考上。”


“你应该去交个女朋友,你知道工学院的女生有多稀有吗?”


作为鼓励式教育的拥趸者,父亲一直扮演着儿子坚强的后盾,他告诉拉加夫,等出分数那一天,一定要开一瓶好酒好好庆祝一番。


正因为是这样,拉加夫怀着对父亲的愧疚、对自己人生的否定,在落榜的那天差点结束生命。


母亲看到病床上插满管子的儿子,满眼含泪,痛苦地对自己的前夫说:“你给他的压力太大了,自己都意识不到。”


有的时候,错误的鼓励真的比责备还要可怕,且鼓励者本人还察觉不到。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电影《最初的梦想》


父亲“过几天你就要住宿舍了”、“开香槟庆祝”等表达,看似在帮助拉加夫走出沮丧,其实更像是对儿子现状的否定,“如果你...我就...”的潜台词,给了拉加夫非常大的压力。


曾奇峰老师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过度期待其实是施虐”。


这种错误的鼓励正是一种过度期待,给孩子一种“成功是理所应当的”错觉,如此一来,一旦失败便会感到加倍的沮丧和虚弱。


鼓励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超出对方能力范围的鼓励,真的是一种伤害。


心理学中,有一则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可以很好地反应这一现象: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网络


在处理简单任务时,我们内心的动机水平越高,效率也会越高;


当处理困难或复杂任务时,内心的动机水平超过一定程度,反而会降低我们的做事效率。


也就是说,面对一项困难任务时,父母的不懈鼓励会使我们更想把事情做好。


过强的胜负欲反而让我们陷入焦虑和紧张的状态,导致最后结果不如人意。


过度鼓励可能降低心理弹性


《纽约客》中曾经刊登过一幅漫画,一位膀大腰圆的中年女子照镜子,在镜子里看到的居然是一位苗条少女。


现实生活中,这种改变个人形象的“神器”不一定是哈哈镜,也可能是他人的反馈。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Pexels


我们从同伴的态度和神情中,判断自己是否被接纳;


同样的,孩子从父母的夸奖或是责备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不断成长。


朋友A和我说起自己的母亲,形容她是自己的“粉头”。


高中时期,母亲最痴迷的业余活动,就是在放学时的校门口,拿着鲜奶和点心,扎堆在父母圈里细数自己孩子的种种优秀。


在母亲的“彩虹屁”式鼓励中长大的她,一直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能顺利解决,直到顺利保研后,她去了车程6小时的外地上学。


新的学校,新的天地。


那时A才发现,身边同学个个都是佼佼者,别人不费力就做成的实验,自己要花上好几天,内心产生巨大的落差感,极其痛苦——


“好像泡沫被戳破了,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么弱”。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Pexels


母亲蜜糖式的正面管教,使A产生了“理想化形象”,在母亲眼中的她总是“很棒,还能更棒”的。


这让A无无意识中接受了这个设定,滋生出内心的全能感,认为自己只要想做就能做得最好。


陷入这种心理状态的人,在被现实“教训”后终于认清自己,要么陷入自我贬低,要么不惜一切维护自己的完美形象。


没完没了地说:“要是当时再....一点,肯定能更好。”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被夸大的孩子和被打压的孩子一样,都缺少一定的“心理弹性”。


美国心理学家Anthony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人们经历挫折、创伤后的恢复能力”。


面临相同挫折压力时,个体心理弹性越小,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差,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心态不好”。


心理弹性既受到先天影响,更与后天环境、教育密不可分。缺少挫折教育、没有体验过失败的孩子,心理弹性往往较弱。


由此可见,纯粹的打压式或鼓励式教育,似乎都不够全面。


一切反馈其实都贵在“真实”


1、比起夸奖或者批判,更重要的是真实


某种程度上,错误的鼓励和批评一样,都是为了敦促孩子满足父母的期待,只是“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当父母内心的失望、焦虑等负面情绪没能得到真实的表达,这些想法并不会消失,而是会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出来。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Pexels


比如说,一些父母嘴上故作轻松:“没关系,我们不在乎你考多少。”但细细品读说话的语气和气氛,依然能感知到不大对劲,他们内心十分焦虑。


这种内外不一致的表达,会使孩子感到虚伪和愤怒,将自己和父母隔离开来。


这时候,比起虚假的鼓励,孩子可能更希望听到一些真实的看法,比如说:


爸爸/妈妈刚刚却是有些失望,因为我们看到你很努力,也很期待有更好的结果。


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找出问题所在。


2、变“纵向关系”,为“横向关系”


《幸福的勇气》一书中,曾探讨过阿德勒的著名观点,他强烈反对 “通过表扬促进增长”。


阿德勒认为“尊重是鼓励之源”,带有评判意味的“你真是令我刮目相看”、“你做的不错”等等夸奖,听起来更像是上司对下属、有能力对没能力的人的操纵,让亲子关系变成了“纵向关系”——


这种关系里,父母是主导,孩子是从属,孩子需要为了满足父母期待而努力。


阿德勒更提倡一种“横向关系”,即将对方视作不同但平等的个体来对待,不把ta和任何人比较,尽量不评判对方的行为,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


比如说,当孩子第一次做出一桌子菜时,纵向关系思维的父母可能会说“真不错,做得挺好,值得表扬。”


乍一看没什么问题,但还是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更平等的回应方式,其实是对ta说:“谢谢你,可真是帮我们大忙了。”


正如阿德勒所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建立在尊重基础之上的对话,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


写在最后:


人生漫漫,更像是一场旅途,而不是紧迫的比赛。


全神贯注胜败输赢,反而容易错失太多,路边的野花野草好看,山川河流壮阔,而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本就是生活本身。


父母“鼓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也抑郁了?

网络


不管对孩子还是对朋友家人,最好的鼓励从来不是“你一定可以”、“我相信你”,而是告诉ta——“即使做不好,也没关系”。


作者:清筠

图源:Pexels

首发:壹点灵心理(yidianling0)

专注心理成长,温暖而有力地爱着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父母   孩子   弹性   抑郁   最初   内心   父亲   母亲   关系   梦想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