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大家好,我是一路陪伴孩子成长的“一路有娃”~

我带路路去买榴莲,在楼下碰见孩子的同学轩轩,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去买水果了

出了小区门便是水果店,我挑了一小个榴莲让店员帮忙剥好,然后分装到不同的小盒子里。

我妈妈也说给我买呢,估计她忘了。我和妈妈都喜欢吃榴莲,但我爸不爱吃,就连味道都不能闻……”轩轩闻到扑鼻的榴莲味后,说出了这番话。

看得出来,他很想吃。于是我说:“阿姨请你吃榴莲,一会儿送给你一盒子哈!”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还是别了吧!不知道我能不能借你的钱直接买一个回家?”轩轩的话有点语无伦次。

我正打算同意呢,他赶紧又补充一句:“我妈妈不让我花钱,我觉得还是直接吃一块合适……不过,你给我个最小块的,我尝尝就行。”

说了半天,不还是我说过的请他吃么?其实大家既是同学也是邻居,吃点东西不用这么客气的,这是多寻常的一件小事!

轩轩一开始很排斥,但经过一番思索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所以,面对美味的诱惑,他还是妥协了。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本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但轩轩走在路上还在跟我“讨价还价”,问我他吃掉的那一盒多少钱,想用自己的零花钱支付一下。

我不想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便给孩子开玩笑说:“给我两块钱就行!”其实爱吃榴莲的人都知道,就算是一个个头小的榴莲也要一百多,平均到每一盒也要20元以上,这是保守的计算。

不过轩轩对钱毫无概念,他欣然同意,继而心安理得地吃了起来。

事后轩轩当真给了我两块钱,不过这事还惊动了他的家长。当然,我们彼此很熟悉,轩轩妈妈能够理解我是给孩子开玩笑的。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原来,轩轩手上一分钱都没有,他把前因后果告诉妈妈,妈妈还笑话孩子“对钱没有概念”哩!

“路路妈妈,我们家轩轩两块钱买了一块榴莲,让您见笑了!他没有零花钱,自己也从来没有花过钱,所以他对钱没有任何概念,100元和1元分别能买什么他都不知道!”轩轩妈妈惭愧地说。

那么,家长为何不让孩子接触零花钱呢?轩轩妈妈的解释是,反正不管孩子要什么都会给他买,他拿着钱也没用;另外也担心孩子乱花钱。

对方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因为我们家路路从5岁就开始经营自己的零花钱了,孩子学会了取舍,并且在做决策方面很有自己的主见。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不过考虑到每位妈妈在养育孩子方面都很自信,都不曾怀疑过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对,所以我就没多说什么,心想着听听就算了,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养育自己的孩子。

不料,轩轩妈妈给我说了一些路路瞒着我的事,让我大为惊讶。

轩轩妈妈买了一条防蚊裤,回到家试穿后,开始跟轩轩奶奶闲聊“裤子很舒服”、“穿上不热还不怕被蚊子咬了”等。当时路路在轩轩家玩儿,无意间听到了,就问“在哪儿买的”“多少钱”等细节。

得知“就在小区门口的女装店”“19.9元”的信息后,路路拿笔将数字写在自己手腕处。轩轩妈妈问他“有钱给你的妈妈买一条吗?”孩子回答“先不买其他东西了,一直攒钱,总有一天就够了!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没错,路路平时只要主动做家务、又漂亮又用心的写作业、帮忙照看弟弟等,我都会奖励他不同的金额。

比如,孩子发现垃圾桶满了自觉下楼扔垃圾,奖励2毛(主动干活),但如果这是我吩咐他做的他没拒绝,则是奖励1毛(爱劳动)。

再比如,孩子放学回到家,我让他吃水果,他偏说要“写完作业再吃”,我就会奖励他2毛(爱学习)。

大致三周左右的时间,路路就会攒够10块钱,然后随意支配,想买什么都可以,我不做任何干预。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很多大小不同、价格不一的玩具。但他当时攒够的第一笔零花钱,买的却是一本带拼音的图画书。这让我很惊讶,问道:“为什么不买玩具?”

孩子说:“反正我知道赚钱的思路,只要勤快点,多做一些该做的事,很快就又有很多钱了,到时候再买也不迟。”

孩子体验过用自己的零花钱买玩具的成就感了,对自己的能力也越来越自信,这不,他都开始给我创造价值了。总之,关于如何支配零花钱,孩子越来越会做决策。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从路路小时候开始,我就没有刻意限制过他的花钱。相反,有时候买面条,我还会专门给他现金,并交代“买二斤面条”,然后让孩子自己一个人进去买,我在外头等着。

注意,我专门不说“买三块钱的面条”,还故意给他一张五元的钞票。这样一来,就算他不懂算术,起码也需要与人沟通,还会经历找零的过程。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首先,逛超市的时候,他知道哪些可以买哪些不可以买。

如果他和弟弟同时看上两个玩具,就会主动商量一下,看应该放弃谁手里的玩具。

这是绘本《买还是不买》教会孩子的消费观念,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会积极思考“最需要的东西”和“可买可不买的东西”。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其次,当别人不爱惜他的玩具时,他会教育对方“请尊重我的劳动成果”。

孩子经历过赚钱的过程,深知其中的不易,所以就会特别呵护自己买的东西。

绘本《我的第一笔收入》让孩子懂得赚钱的辛苦,加上我给孩子机会去体会赚钱的不易,并让他自由支配这部分钱,所以孩子就会特别珍惜。

在培养孩子财商的路上,光让他经常花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为支撑。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路路读的是一套带拼音的《财商教育图画书》,我不忙的时候给他念,忙了孩子就自己看着拼音读,或者我给他听音频也行。

总之,这套书他看了无数遍,一边学习一边拿自己的零花钱实践,偶尔还会跟我探讨一番。那么,这套书有何魅力呢?

①彩图注音,让孩子无障碍阅读,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孩子听大人讲完后,会反复阅读自己喜欢的情节,绘本带有拼音,刚好可以方便孩子无障碍阅读

通过反复阅读,孩子的词汇量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并且还会提高理解力和实操能力呢!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②手机扫码有声伴读,聆听有趣的绘本音频故事

经常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深有体会,那就是自己已经口干舌燥了,孩子偏偏还要听!这时候,有声伴读就可以让父母有个喘气的时间。

另外,如果父母不在家,而老人不擅长讲故事或者普通话不标准,也可以给孩子听音频。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③书名贴近孩子实际生活

这套《财商教育图画书》共10册,具体包括:《买还是不买》、《节约就是赚钱》、《小小银行卡》、《比一比,谁划算》、《我的第一笔零花钱》、《我的第一笔收入》、《钱是这样来的》、《不贪财,不吝啬》等等。

《财商教育图画书》 49 购买

这是一套让孩子了解金钱概念的财商教育启蒙书,让孩子在故事中了解基础的金钱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概念。

光听书名就知道贴近生活,会让孩子喜欢,关键还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经常花钱的孩子,与被父母限制零花钱的孩子,长大后做决策有差距

从小对孩子进行财商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对金钱有一个正面、积极的认识,让孩子明白金钱来之不易,从而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做正确的决策。

如果您决定给孩子一些钱来使用,一定要先让孩子知道一些理论知识哦!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孩子一路成长,父母一路修行;用心陪伴孩子,父母和孩子都会有所收获!山重水复育儿路,我们一起出发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零花钱   父母   孩子   图画书   榴莲   块钱   差距   金钱   概念   玩具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