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乡的荒山都“披上”我喜欢的军装绿

让家乡的荒山都“披上”我喜欢的军装绿

仲夏时节,当你驱车河北省元氏县061县道,驶进黑水河村,眺望村西北方的珍珠岭,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象。岭坡上高耸挺拔的翠柏,像一排排身穿军装的战士,英姿飒爽守护着这座山梁。岭坡下五彩缤纷果树,像一缕缕耀眼璀璨的珍珠,装点着这片河山。然而,谁可知,十六年前的珍珠岭却是一处“风刮砂石跑,山坡不长草,兔子不拉屎,老鸹不落脚”的不毛之地呢?又谁知,这位拓荒者曾是一位享受正处级待遇、年事已达77岁高龄的老人呢?他就是退伍老兵张忠勤。

张忠勤,有人说他是位农民,因为他生在农村,有一双粗壮的老茧手和一张被太阳烤的红彤彤的脸庞。有人说他是位干部,因为他是一名从部队转业到河南省直机关的退休干部。更多人说他是一名军人,因为他18岁入伍,从军22载,两次参加对越战争,功勋卓著的老兵。

就是这样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放弃城市的安逸生活,“退而不休”回归故里,把十几年的光阴交给家乡的荒山秃岭,治理荒山3900亩。为了心中的那颗绿色信念,他选择了坚持,将喜怒哀乐镶嵌在山岗上,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满山的绿色。

让家乡的荒山都“披上”我喜欢的军装绿

1963年,18岁的张忠勤应征入伍,离开家乡。在22年的军旅生涯中,南方的青山秀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脑海中。可是,每当他一次次地回家,看到家乡一道道光秃秃的山梁时,他禁不住思绪万千。1985年,张忠勤转业到郑州工作。

2006年1月,张忠勤从河南省中小企业局退休。退休后,他回到阔别40年的家乡河北省元氏县黑水河村。当刚入村时,第一眼看到这座光秃秃的珍珠岭时,他便萌发出征战珍珠岭的信念。2006年春天,在征得家里人的同意后,张忠勤便打点行囊,带着老伴回到了黑水河村,向村委会提岀申请,并与村委会签定了珍珠岭荒山承包合同,开始对珍珠岭东侧500亩荒山进行尝试治理。当时条件十分艰苦,家里的老房子因年久失修无法居住,他就借住到亲戚家里。后来,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在山坡上搭建了两间简易房,带着老伴上了山,她的老伴也从城市长大了的“阔太太”,变成了三块石头一个锅、烧火煮饭的“农家妇”。从此,开辟了征战珍珠岭的第二战场。

珍珠岭,位于黑水河村之阳,是一座海拔400米的小山梁,因地质坚硬,寸草不生,裸露的岩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珍珠闪烁耀眼而得名。当时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更多的是质疑声。这荒山都是石头,能种活树吗?谈何容易!

头一年,夫妻俩带着雇来的十几名村民,组成了治山专业队,冒着风吹雨打,顶着酷暑严寒,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渴了喝口凉水,累了躺下歇歇,每人每天能挖七八个鱼鳞坑,难挖的地方,一天只能挖出一两个。

那一年,珍珠岭共挖出鱼鳞坑2000多个,并全部栽上柏树、核桃树、石榴树等。当年,张忠勤投进去的资金将近10万多元。为了方便种树运送物资,他投资15万修建了一条水泥路。为了苗木栽柜成活,他又投资30万修建了3座蓄水池。为了全面可持续发展,他还从乡亲手里流转岗坡次地500余亩,全部种上了核桃,苹果,石榴,樱桃以及桃李杏枣等经济果林。十六年间,他从最初的500亩荒山拓展到今天3900亩。

为了开发荒山,十六年里张忠勤不仅掏干了积攒下来的200万元全部家底,而且还搭上两口子每个月1万多元的退休金。有的人见他资金捉襟见肘,多次找上门来,想以每棵2000元的高价,买走他第一批成材的1000多棵柏树,被他果断地拒绝。他说:“我回家乡是为了植树绿化,而不是卖树挣钱”。当谈起他的家人,张忠青高兴地说:“两个孩子都很尊重我的选择,日常开销基本上都是靠他们周济,还时常过来看我,送米送面不说,还掏钱帮我买树苗”。

让家乡的荒山都“披上”我喜欢的军装绿

为了让绿色梦想成真,十六年来,他和老伴几乎都长在山上。春天,挖坑植树、施肥浇水。夏天,除虫打药、中耕除草。秋天,采摘果实、加工销售。冬天防火防冻,修树剪枝。一年四季,夫妻俩把辛劳留给了荒山,用汗水浇灌着树木。张忠勤十六年如一日,每天在山上往返数十次,至少要走二三十里,按这样计算,他走了十多万里的路程,等于围绕着地球走了一圈多。在山上长期打工的张增校介绍说,这些年,光使坏的锄头铁锹有180多把,农用三轮车4辆,栽植的树苗超过20万株,砌成的水平田条3万多米。投入的资金、耗费的人力,消费的时间,遇到的困难,不是三言两语都能说清的。

让家乡的荒山都“披上”我喜欢的军装绿

在张忠勤的带领和感召下,黑水河及周边村的村民们都主动承包了荒山,全乡开发荒山超过4万亩。河北农民频道、经济频道、省市日报等都报道过他的事迹。2014年被元氏县科技协会授予“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2017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美丽河北、最美新乡贤”称号。他所在的原工程兵团部参谋长李登勤,看了张忠勤的事迹后感慨地说,张忠勤绿化荒山,建设美丽家园的壮举,真是当代愚公胜愚公。十余年垦荒,耐得住的寂寞,吃尽了千辛万苦,绿化荒山3900亩,为106团退役军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如今,张忠勤已年过古稀,77岁高龄,但他依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说:“我的身体很好,还能干上它七八年,能多种一棵树就多一份幸福感”。每当有人问他:“你不图名不求利,图个啥?”张忠勤淡淡回应说:“真不图啥!就是为了把家乡的荒山都披上“我喜欢的军装绿”。

供稿:元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荒山   元氏县   愚公   鱼鳞坑   家乡   山梁   古稀   河北省   老伴   军装   军人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