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儿童零食(特别家教1049期)

为了在特殊时期为家长提供特别的家庭教育指导,全国妇联推出了“特殊时期 特别家教”微信栏目,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微课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如何选择儿童零食(特别家教1049期)


如何选择儿童零食(特别家教1049期)


如何选择儿童零食

在我国,儿童食用零食的主要原因是零食的口味和造型对孩子有吸引力,再加之儿童之间的攀比心态,约有63%的青少年儿童每天都有吃零食的习惯,且时间多集中在晚上,地点多集中在学校和家。


2020年5月,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这是我国首次出台针对3-12岁儿童零食的新标准。标准中对零食的定义是:正餐以外,用于补充能量、平衡营养或增加水分,能够放松悠闲、愉悦心情的食品。


零食是人类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儿童零食是指适合3 12岁儿童食用的零食。国家卫生部公布由国家疾控中心编制的《儿童零食消费指南》,首次将儿童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 “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以便于家长为孩子选购儿童零食,同时对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指南》中明确将煮蛋、鲜牛奶、新鲜水果等列为“可经常食用”的零食,这类零食属于低脂、低盐、低糖类,被称为半主食,建议儿童每天食用。巧克力、肉干等则被定为“适当食用”的零食,这类食品属于中等量的脂肪、盐、糖类,含有人体需要的部分元素,如铁、蛋白质、维生素等,但是吃多了会导致肥胖,每周吃1-2次即可。棉花糖、膨化类食品等被列入“限制食用”的范围,这类食物属于高糖、高盐、高脂肪类,有害成分远远大于健康成分,建议让孩子尽量少吃或不吃,若吃,则每周尽量不超过一次。在人们的印象中,零食就是垃圾食品,其实不然。儿童零食不等于垃圾食品,在保证正餐合理规律、饮水足量、食用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不必让孩子和零食完全“绝缘”。学会看食品营养标签,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健康的零食是关键。选购儿童零食,应当注意三“少”二“无”的关键点。

一 少“盐”


盐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我们平常所吃的“盐”化学名为“氯化钠”,是由钠和氯组成。钠是人体正常工作所需的元素,但当饮食中的钠过多时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对肝肾造成损伤。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2-3岁幼儿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根据我国标准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除了部分豁免食品外,所有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上都必须标注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值。因此,家长在购买儿童零食时,通过查看营养成分表,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食品。

如何选择儿童零食(特别家教1049期)


二 少“糖”


大多数儿童零食中都含有或多或少的糖,这也是吸引儿童最大的原因。但摄入过量的糖不仅会增加儿童龋齿的风险,也会增加儿童额外的能量摄入,容易引起肥胖、糖尿病等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儿童零食中,除了常见的蔗糖、白砂糖,还需要关注麦芽糖、乳糖、葡萄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蜂蜜等其他糖类物质。

三 少“油”


摄入过多油脂,容易导致孩子肥胖,肥胖不仅是导致很多疾病的罪魁祸首,还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所以一定要注意选择低脂肪的零食。根据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配料表属于食品标签的强制标识内容,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以质量计)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列。也就是说,配料的排位是按照含量多少来排列的,含量高的配料就会写在前面,家长在选购儿童零食时,通过查看食品配料表,选择低脂的产品。

如何选择儿童零食(特别家教1049期)


一 无“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一类对健康不利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反复加工的食物。反式脂肪酸在体内大量沉积,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发生,例如形成血栓、影响发育情况、发胖、降低记忆、冠心病等。《儿童零食通用要求》明确要求,儿童零食所使用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有很多别名,如氢化植物油、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脂肪、起酥油、植脂末、奶精等。因此,购买零食时要注意营养成分表,其中会标明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

二 “无辐照处理”


辐照工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灭菌工艺,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但会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蛋白质等,容易造成营养素流失,不能保证儿童的营养需求。在《儿童零食通用要求》中明确要求,零食所使用原料不应使用辐照或微波处理。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经辐照工艺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因此,家长在为儿童选购零食时,通过查看包装上的产品信息,来判断该食品是否经过辐照处理。


来源: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号

图片来源:摄图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零食   儿童   反式   糖类   脂肪酸   通则   肥胖   营养成分   家教   家长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