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母带娃真的成了“新职业”!专业的人来了,但必须警惕这些坑

教父母带娃真的成了“新职业”!专业的人来了,但必须警惕这些坑

  “平时母慈子孝、辅导作业鸡飞狗跳”是多少父母教育孩子时的真实写照。本月,中国人社部最新向社会公示的18个新职业名单中,家庭教育指导师入围。

  专业的人终于来了!家长们与“神兽”斗智斗勇有了新“盼头”。

  家庭教育指导师即将走进千家万户为家长排忧解难,但具体如何发展、怎么规范,备受关注。

怎么让家长知道“娃”该怎么带?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0-14岁儿童有25338万人,这意味着上亿个家庭正在承担着家庭教育的责任。

  现实中,家庭教育方面还广泛存在着“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的传统教育观。具备一定文化素养并且比较“有心”的家长会通过专业书籍和网络上一些专家的视频甚至收费课堂寻求教育方法,但是“听着有道理,用着不明白”也是这部分家长的心声,况且还有“伪专家”“毒鸡汤”夹杂其中,让家长们自感难以辨别、力不从心。

  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149名未成年人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7%的受访家长平时在家庭教育上困惑很多。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开始实施,国家多部门也数次出台相关举措助力家庭教育,但距离形成普遍成熟的家庭教育机制和体系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史静寰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家庭教育在实践中呈现出的问题是个性化、多样化的,非常复杂,不像学校教育在机构中由专业人士体系化实现。广大家长素质、素养的水平是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等多方面同步提升的。

  家庭教育指导师有望作为新职业推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学校“扛旗”家庭教育能否破题?

  据本周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对拟发布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显示,把家庭教育指导师定位为从事家庭教育知识传授、家庭教育指导咨询、家庭教育活动组织等的人员。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随着家庭教育需求的增大,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的出现将会推动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也将随之出现。

  家庭教育指导相关的盈利机构也将应运而生,家庭教育将形成行业,进而产业化甚至商业化或成趋势。如何把握好这个度,通过新职业的发布助力形成符合中国社会现实需求的家庭教育大纲、体系至关重要。

  其实,在中国除了司法机构针对涉案家庭教育问题的处理,很多学校也在家庭教育方面走在前列。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2019年就与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专家在槐荫区教体局共同建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家校共育科研基地”;同时启动槐荫区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服务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和相关专家参与,分批次对1500名中小学班主任就家庭教育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850名班主任的培训。

  济南市槐荫区营东小学党支部书记于婷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班主任在通过专业培训之后,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能更好地帮助一些有困惑的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掌握教育规律与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指导家庭创设良好的“氛围”,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形成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营东小学历来重视“家校共育”,持续开展“家长课堂”10余年。同时,学校正在筹建的“同心家庭教育发展中心”成立后,针对在校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基本可实现“有求必应”。

  学校从“家校社共育”入手主动扛起家庭教育大旗,是解决家庭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学校的班主任日常教学、带班的工作已经不轻松,学校另行专门设立家庭教育岗还会受到来自财政、编制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家庭教育的具体做法还应考虑地方承受能力,因地制宜。

新职业未定,“坑已挖好”

  早在两三年前《家庭教育促进法》还未出台,一些培训机构就打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招生广告,并颁发相关证书。

  培训机构依照资质对成人进行教育培训并颁发合格证书并不违法,只是国家在家庭教育方面并未出台相关标准、细则之前,这些培训的质量让人存疑。

  通过移动端搜索引擎搜索“家庭教育指导师”显示,前四条均为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招生广告,其中还不乏“全国报名统一入口”的字样。

  更有甚者,还发布了加盖国家某协会下属“专业委员会”公章的证书样本图片,标注的文字内容显示“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说,此类做法虽然没有像正规职业评价那样明确标注职业等级,但在括号里加上“高级”字样,这种低级小聪明的“擦边球”已经涉嫌违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规定,颁发职业评价等级证书的机构,应该先向负有法定职责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备案。而家庭教育指导师刚刚公示,还没有被确认为新职业正式发布。新职业发布后还要编写发布相对应的国家标准,然后才能申请备案相关职业评价资格。按时间推算,合法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等级评价证书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才有可能出现。

  国家对职业评价“假证书”打击严厉,只要大家睁大眼睛不足为患。曾经的中小学校外教培人员已然盯上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个新“马甲”,如果不能提前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那将为目前还未确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新职业蒙上阴影,国家通过巨大付出才初见成效的“教育公平”也将蒙受损失,甚至出现倒退。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认为,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的出现,关键在于明确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依据这些要求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评价,这将有助于提升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家庭教育服务的质量,并进一步规范市场化的教育服务。

随着孩子居家学习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个新职业在疫情下悄然冒了出来,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新职业,让许多家长跃跃欲试。

  不过,新兴职业也衍生出一些培训乱象,部分机构急功近利,过分夸大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含金量和需求度。

新闻名词

家庭教育指导师

  可以看作是家庭教育领域的“心理咨询师”,通过了解家长和孩子的生活状态、困惑等,并指导帮助家长解决问题。所以其会涉及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家庭学等,想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不仅需要在亲子关系、儿童心理等方面有一定积累,而且需要逐步夯实心理学、教育学、家庭社会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现象

家庭教育指导师火了 相关培训课程很抢手

  “听说了吗?父母也得“持证上岗”了。”我国首部关于家庭教育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吴女士将这条新闻推送转发到其所在的宝妈群里。在疫情下,宝妈们本来就很关心的家庭教育议论又高涨起来,“我也想去学个家庭教育指导师,方便教育孩子”……

  吴女士的女儿如今已经上幼儿园了,以往会通过一些育儿书籍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她,如今也希望能得到更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孩子胆子太小怎么办?不愿意和小朋友交流应该如何引导?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我也意识到帮孩子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专业的儿童心理学、儿童行为学知识。”

  一家教育咨询机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关于亲子家庭教育的咨询十分常见,整个店铺25%至30%的订单均是咨询这一类问题。而且从客人的需求看,咨询这类问题的家长往往会点名要求家庭教育指导师提供服务。

  火爆的不仅是家庭教育指导师,与之相关的教育培训课程也十分抢手,培训、考证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记者在搜索引擎中键入“家庭教育指导师”看到,首页前7条相关链接里,有5条链接均为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报考培训。

  记者向朝阳区一家机构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内容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门线上课价格为999元,包括94讲录播课、5场直播课等,主要针对0岁至12岁孩子的家庭教育,课程时长为16周,包含正面管教教养方法、少儿心理发展规律、少儿典型问题及应对、青春期心理发展规律、亲子沟通模式等6方面内容。

  另一家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他们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线上课已经开办到了第5期,到现在已积累了超过3万名学员。

调查

困惑宝妈纷纷去报名 学习技能助娃快成长

  记者发现,宝妈们不仅希望能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指导,不少家长更是跃跃欲试,想要通过培训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

  某培训机构的规划师刘先生告诉记者,报名家庭教育指导师中的学员有60%来自家长,另外40%是为了直接就业的月嫂、幼师等人群。记者在另一家培训机构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学这个课程的家长学员最多了,其次就是老师、心理咨询师。”工作人员说,来报名的家长遇到的困惑有很大共性,比如孩子太淘气或者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

  对于很多报课的家长来说,他们期待这门新职业技能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教育孩子。葛女士曾在一所国际学校工作,如今正在家中照料不到1岁的女儿,她在孩子6个月大的时候,报名了时长3个月、学费1000元的线上课程,已经拿到了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证书。

  “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个课程,主要是因为生了宝宝之后想给她更好的教育。当然,我也能学到一项技能,未来也可以兼职做一些家庭教育咨询。”葛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学习的课程内容包括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培养孩子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方法、与孩子科学沟通的方式,此外还涉及两性关系对子女的影响、隔代抚养问题及策略等内容。

  如今,葛女士注意到女儿已经慢慢有了自我意识,所以在孩子做错事后不会直接批评她,而是告诉她怎样做是正确的。“有时候孩子会把腿搭在椅子上,这时候就要告诉她椅子是用来坐的,正确的坐姿应该是什么样的,而不是直接训斥她不要搭腿。”葛女士说,通过学习,她积累了不少育儿知识,这门课的确能避免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鼓吹时薪最高两千元 片面强调就业门槛低

乱象

  获得正确且科学的育儿方法是部分家长渴望报考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初衷。但部分急功近利的培训机构却盲目鼓吹这一新职业的就业“钱”景和低就业门槛,让培训变了味。

  “家庭教育指导师可是当下最时髦的高薪行业,考完证时薪能有100元至400元,最高时薪能到2000元。”面对记者的咨询,一家培训机构的销售阿豪开门见山地以“高薪”作为考证的最大卖点。

  另外一家机构的销售阿红给出了更“清晰”的就业前景:考证毕业后会直接推荐就业。阿红还承诺,考证包过,考前会发放“密训卷”,“今年9月的考试很简单,只有选择和判断题,“密训卷”会给到90分的真题。只要有印象,能选择判断出来就行,100分考60分就能拿证。”

  不仅如此,部分培训机构还片面强调低就业门槛,刻意模糊“在线学习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区别。

  阿豪说,本来家庭教育指导师报考有学历和专业的限制,要求至少大专学历,但他可以帮忙进行学籍补录,将报名者直接补录成本科学历,这样哪怕是初中学历也能直接报名。为了证明其所言非虚,阿豪给记者发了4张登记表的截图,报名者“学历”一栏均为:初中。其中一人在“专业”一栏填写“订做沙发套”,“有无从业经验”一栏填写“我经常劝和他人”。

  “这行的从业资格就是有培训证书,年纪满18岁就行。”阿红说,家庭教育指导师就业的优势就是门槛低,不看学历。“考证就是为了就业,你回头去应聘,就不用写学历,写有证书就行。”

  然而,记者在招聘网站上看到,北京一家公司对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招聘要求中明确,需是本科学历且为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并需要有“正面管教导师认证”。

  实际上,今年1月,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已明确表示“家庭教育指导师”未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相关培训属于专业技术技能方面培训,不属于职业资格类、技能评价类的培训。

点评

实际培训效果不咋样 美好家庭环境更重要

  家长们带着美好的愿望报名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然而,实际培训效果可能远不及期望。

  宝妈李雪(化名)花了2880元在中教乐学报名考证,考试组织方为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交完钱后发现两门课程均为线上录播课,共300个课时,有效期为两年。“班主任说只要打开电脑刷够60个学时,就可以参加考试拿证,剩下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拿证后慢慢学。”

  更令李雪感到失望的,是此前销售跟她承诺能学到的专业技能,实际上非常有限。如6岁至12岁的儿童问题及处理方法,实操应用课程讨论的只有“女儿应该被宠成“公主”吗?”“孩子想施舍路边乞丐,父母如何对待?”等20个问答题。“我即使不报这个班,也能给出和专业培训老师差不多的答案。”李雪说。

  中央电化教育馆工作人员则对记者表示,其下属二级单位确实有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在线培训,但从没对外宣传能和职业资格或就业挂钩,开具的也仅是在线学习证书,不排除有不法培训机构利用单位名义违规宣传。“如果动辄收费三五千,那一定有问题,也欢迎公众联系我们直接核实信息。”

  什么人适合成为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记者,家庭教育指导确实需要专业的人才,相关的从业及考核标准也需要明确,目前相关标准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中。他表示,这一新职业要求有教育专业基础,未来从业者主要以社区专业人员或中小学老师为主。“培训机构所发的培训证,和将来行业所需的资格证性质完全不同。打着家庭教育的幌子进行盈利,这不仅是错误的,更是对家长的不负责任。”

  对于普通家长是否一定要报考家庭指导培训师才能科学指导孩子,储朝晖表示,家长不一定非要报考这一新职业,想要指导好自己的孩子,关键是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让每个家庭成员平等交往、积极参与,“要让孩子知道怎么去克服困难,磨砺意志,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简单命令孩子去完成某件家长认为重要的事情。”


来源 | 国是直通车、北京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新职业   专业   教父   直通车   家庭教育   证书   家长   记者   孩子   家庭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