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健:悟道·论道·传道:王阳明居黔“二十四境”

任健:悟道·论道·传道:王阳明居黔“二十四境”

黄平县飞云崖美景如画,这是王阳明“月潭留书”之地(杨林森 摄)


任健:悟道·论道·传道:王阳明居黔“二十四境”

王阳明龙场悟道处,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城东的栖霞山上(作者供图)

提要:通过对王阳明相关文献的梳理,他在贵州悟道、论道、传道共计留下“二十四境”,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王阳明在贵州的真实生活,给贵州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旅游、文化和精神财富,对王阳明在黔“二十四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王阳明谪居贵州近3年,给贵州留下了诸多宝贵历史财富,主要有涉及传道授业与兴学化民,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贵州思想、文化和教育大发展,所到之地皆作诗文,留下诸多文化印迹。

王阳明对贵州充满感情,境之美与意之切跃然于其居黔诗文。其诗文之境有三层意蕴:一是自然之境,即山水景物;二是意义之境,即精神指引;三是价值之境,即社会价值。由此形成了三大文化旅游圈:一为“入黔离黔线”,含7境——玉屏入黔、兴隆书壁、月潭留书、清平即事、平越思隐、龙里惜别和镇远离黔;二为“悟道圣地圈”,含11境——驿站结庵、苗彝情深、西园躬耕、蛰居玩易、龙场悟道、龙岗立训、洞天留记、古道瘗旅、古桥天生、六广抒怀和象祠化人;三是“贵阳论道圈”,含6境——书院论道、南庵忘机、南祠咏怀、栖霞遗韵、半山寻仙和白云堂叙,上述三大文旅圈构成了王阳明在黔悟道·论道·传道“二十四境”,全面真实地反映王阳明在贵州的真实生活及其给贵州留下的宝贵文化和旅游精神财富,同时提供了集中的经典游学线路。因此,对“二十四境”的开发和利用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经济价值。

二十四境分别为:

1.玉屏入黔。明正德三年,王阳明从湖南芷江进入贵州玉屏(平溪卫),开启了他在贵州的贬谪生涯。王阳明在玉屏期间游玉屏山、观钟鼓洞,时任贵州布政司参议王文济对其礼遇有加,二人相谈甚欢,诗文唱和,王阳明作七律诗《平溪馆次王文济韵》和《王阳明即席次王文济少参韵二首》赠王文济以示感激之情,彰显了二人之深厚情谊。

2.兴隆书壁。王阳明途经兴隆卫(今黄平县)并短暂驻留,作《兴隆卫书壁》:“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摧。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尺素屡题还屡掷,衡南那有雁飞回”。该诗前两句写傍晚时分之景色,后两句借景抒情,表达王阳明流落他乡、家书难寄的思乡之情。

3.月潭留书。王阳明离开玉屏,过镇远和施秉,到达黄平,游飞云崖月潭寺(又称飞云岩和飞云洞,月潭寺有“贵州第一古刹”“黔南第一洞天”等殊誉,位于黄平县城东北12公里处,占地约0.5平方公里)。王阳明对飞云崖奇景赞不绝口:“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素不知有山水之游者,亦皆徘徊顾盼,相与延恋而不忍去。则兹岩之胜,盖不言可知矣”。游玩期间,正观和尚邀其为月潭公馆作记,王阳明欣然应邀,遂作《重修月潭寺建公馆记》,赞叹月潭寺环境之优美、风光之奇丽,赞扬宪副滇南朱文瑞捐资重建寺庙和修建公馆之顺应民心、体恤民情、予民便利、化民成俗等治政治世善行。

4.清平即事。王阳明途经清平卫(今凯里炉山镇),一路长途跋涉,天气阴雨连绵,突然放晴,王阳明阴郁的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但他目睹当地少数民族相互械斗血腥仇杀、官兵往复镇压却收效甚微、夷人尚未开化之场景后,由此想到华夷关系问题,希望少数民族问题能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遂作七言律诗《清平卫即事》:“积雨山途喜乍晴,暖云浮动水花明。故园日与青春远,敝缊凉思白苎轻。烟际卉衣窥绝栈,峰头戍角隐孤城。华夷节制严冠履,漫说殊方列省卿。”

5.平越思隐。平越卫即今黔南州福泉市,平越驿是贵州十六大古驿站之一,王阳明途经平越七盘岭古驿道,见七盘岭山势险峻,景色迷人,遂作《七盘》盛赞七盘岭“景多奇绝”:“鸟道萦纡下七盘,古藤苍木峡声寒。”美景虽好,但“境多奇绝非吾土,时可淹留是谪官”。最后发出“投簪实有居夷志,垂白难承菽水欢”的感叹,流露出贬谪异乡的失落心情,甚至有弃官归隐之情绪。

6.驿站结庵。王阳明初到龙场,无处安身,在当地少数民族的热心帮助下,搭建了简陋的茅草屋,“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遂作诗《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迎风亦萧疏,漏雨易补缉……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虽草庵无法遮风挡雨,王阳明却能把酒言欢、写景抒情,表达了他与逆境抗争的奋斗精神和坚韧意志。

7.苗彝情深。王阳明初到龙场,语言不通,气候不适,感觉自己很难适应,但他始终以友善和仁爱之心对待当地少数民族,乡民们也逐渐接纳了这个学富五车的外乡人,送给他土特产和食物,并为他提供木材搭建草庵。为报答当地乡民的厚爱,王阳明创建龙冈书院,讲学化民,化民成俗,深得当地老百姓和诸生爱戴。王阳明还为地方官员出谋划策,他写给贵州宣慰使安贵荣的3封书信(《与安宣慰书》)讨论地方治理,劝导其停止叛乱,平息纷争。王阳明“开导利害,详明警切……所谓一纸书贤于十万师者,此书足以当之”。安宣慰听从王阳明的建议,有效维护和稳定了水西的政治社会秩序。

8.西园躬耕。王阳明在龙场生活困顿,温饱都难以为继,于是虚心向当地百姓学习稼穑之道,带着随从在龙场开辟土地,躬耕于西园(现位于修文中国阳明文化园内),遂作《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谪居屡在陈,从者有愠见……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王阳明甚至总结了耕种的经验和方法,并作诗《观稼》以志之:“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9.蛰居玩易。王阳明蛰居龙场期间,“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初未得其要,遂“仰而思焉,俯而疑焉”,后渐悟“精粗一,外内翕,视险若夷,而不知其夷之为厄也”,便抚几而叹曰:“嗟乎!此古之君子所以甘囚奴,忘拘幽,而不知其老之将至也夫!吾知所以终吾身矣。”名其窝曰“玩易”。其后,王阳明结合《易》《诗》《书》《礼》《春秋》,注解并集成了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五经臆说》。王阳明认为,对五经原旨的解读,不必拘泥于古人,并由此彻悟了“心即理”,为之后构建“知行合一”学说和“致良知”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10.龙场悟道。王阳明贬谪龙场期间面临诸多困难,但他都积极面对并成功化解,并时时学思省察、潜心治学。因对朱熹“格物致知”心存疑惑,王阳明遂日夜深思、静坐玄想,“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不觉呼跃而起,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之于事物者误也”,此即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龙场悟道是对程朱理学及其“格物致知”思想的质疑和批判,这无异于一声惊雷打破了固化思想的沉寂,其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对晚明之思想启蒙和个性精神之彰显产生了重要作用,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1.龙岗立训。王阳明初来龙场,得到当地乡民淳厚而热情的帮助,为报答纯朴乡民的热心帮助,王阳明决定开坛讲学,传道授业,于是在龙冈山上设立书院传播思想和教化乡民,以《教条示龙场诸生》为立身处世的教育规训,以“立志、勤学、改过、责善”8字箴言教育诸生。据史料记载,在龙冈书院听课的弟子中有姓名者28人,知名者十余人。王阳明讲学龙冈书院,倡明圣学,培养了一大批地方知识精英,逐渐形成黔中王门学派,为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2.洞天留记。王阳明将蛰居之东洞命名为“阳明小洞天”并作诗《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王阳明于“小洞天”写下了几篇经典题记,如《何陋轩记》:“龙场之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在何陋轩前“驾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遂作《君子亭记》;王阳明常与学生和乡民在君子亭后的院落内会聚讲学,见东方日出,仿佛重见天日,于是喜出望外,写下了著名的《宾阳堂记》。

13.古道瘗旅。明正德四年秋,一无名贬官带着儿子和仆人,3人行色匆匆,赶赴贬谪任上,但天色已晚,便投宿于龙场一土苗民家。但第二天中午,有人告知无名贬官已死于蜈蚣坡,当天傍晚贬官之子也死,翌日,仆从也死。王阳明悲怜此暴死异乡之3人,命二随从将3人分3处掩埋(即今修文谷堡乡蜈蚣坡“三人坟”),并用一只鸡和3碗饭予以祭奠。王阳明哀叹3人悲苦的命运,遂写下著名祭文《瘗旅文》(收入《古文观止》),以自己身处的现状类比3人,借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异乡的悲惨命运和凄苦心情,但又随即安慰自己虽然身处困境、心情悲凉,也要达观随寓,积极乐观。

14.古桥天生。天生桥位于修文县城西北12.5公里的谷堡乡哨上,横跨两山山脊,是自然天成的一座石桥。传说由仙家捏合二山而成,故曰“天生桥”,现为修文县名胜之一。此桥是往来于修文和黔西之间的必经要道,王阳明见此奇观,遂作诗《过天生桥》:“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徒闻鹊驾横秋夕,谩说秦鞭到海东。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王阳明赞叹天生桥的鬼斧神工,但又惋惜如此美景却落寞于人迹罕至的万山丛中,而这其实也是王阳明结合自身处境,借此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叹自己“虚却万山中”而无法实现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

15.六广抒怀。明正德四年春,王阳明游六广河(古曰“陆广河”,系乌江流域修文境内六广段的河道名,为修文与息烽、黔西、金沙接壤的界河)作七律《陆广晓发》,以愉快活泼的笔调描绘了六广河清新绚丽的绝美山光水色,接着又以“老树白花”“飞鸟驿路”“青崖人家”衬托出六广河的神秘、古老和幽静,最后又以风景名胜九华山和六广河作对比:“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衬托出六广河的秀丽神奇。全诗婉约清新,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展现了六广河的美丽与险峻之貌。

16.象祠化人。明正德三年,贵州宣慰使安贵荣翻修象祠(位于黔西市灵博山上),祠成,请王阳明为之作记,王阳明遂作《象祠记》(收入《古文观止》)。《象祠记》文字洗练精粹,文笔生动活泼,有理有据,哲思泉涌,以“舜以仁德感化其弟象”为主题,围绕“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的思想主旨,指出君子应该修身立德、改过向善、德化天下。自明代以来,水西各民族中逐步形成的尽孝、行善、责善、改过的道德观和民族风俗与此紧密相关。

17.书院论道。明正德四年,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因景仰王阳明学识,数次亲临龙场聆听王阳明讲学并与之论学,被折服后诚邀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王阳明欣然应允。席书在公务之余常与王阳明探讨切磋学问至深夜,围观学习者常有百人。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正式提出著名的“知行合一”学说,对贵州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贵州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阳城市精神“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皆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相关。

18.南庵忘机。贵阳甲秀楼一侧的翠微园,旧名南庵,南庵两侧杨柳依依、水波荡漾、风景如画,王阳明多次到此游览,留下的诗文有《南庵次韵二首》和《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诗曰:“隔水樵渔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渐觉形骸逃物外,未妨游乐在天涯。频来不用劳僧榻,已僭汀鸥一席沙。”此诗篇首描写了南庵附近如画的景色,王阳明触景生情,笔锋一转,其荣辱不惊、物我皆忘、忧苦释然和宁愿游乐天涯的心情跃然纸上。

19.南祠咏怀。南祠又称忠烈宫、黑神庙,建于元代,是纪念唐朝忠臣南霁云的祠,如今位于贵阳大十字的达德戏馆。王阳明先生在游览南祠后留下《南霁云祠》一诗,诗云:“死矣中丞莫谩疑,孤城援绝久知危。贺兰未灭空遗恨,南八如生定有为。风雨长廊嘶铁马,松杉阴雾卷灵旗。英魂千载知何处?岁岁边人赛旅祠。”诗中歌颂了南霁云的功绩,蕴涵着深深的家国天下情结和对忠烈的缅怀。

20.栖霞遗韵。栖霞山(东山,俗名老王山)位于贵阳市东,穿过东新路,过“栖霞胜境”牌楼,沿东山路坡道上行,至坡顶处折右约行数百米即至。栖霞山林木清秀,峭壁斗绝,朱楼缥缈,前俯金汤,后枕铜鼓。明代与相宝山共称“二胜”,清代则与黔灵山合称“东西二胜”。王阳明讲学之余游栖霞山,作诗《栖霞山》:“宛宛南明水,回旋抱此山。解鞍夷曲磴,策杖列禅关。薄雾侵衣湿,孤云入座闲。少留心已寂,不信在鸟蛮。”王阳明缘山而上,走进东山寺,雨水打湿了衣裳,他静静地坐在那里,思绪万千,但他坚信自己不是笼中鸟,一定会再次腾飞。

21.半山寻仙。据《贵州图经新志》记载:“来仙洞在栖霞山之半,中平敞可居,洞外松竹花草,扶疏交荫,为郡人游乐之地。”清康熙时成为道教宫观。王阳明于贵阳文明书院讲学之余游来仙洞,写下《来仙洞》和《游来仙洞早发道中》。《来仙洞》曰:“古洞春寒客到稀,绿苔荒径草霏霏。书悬绝壁留僧偈,花发层萝绣佛衣。壶榼远从童冠集,杖藜随处宦情微。石门遥锁阳明鹤,应笑山人久不归。”王阳明曾出入佛道二教,对道教修炼工夫体悟较深,如今偶遇仙洞,意欲拜仙却遭闭门,阳明此诗感叹了自己之不幸境遇。

22.白云堂叙。白云堂(又称白云庵,即今扶风山阳明祠,与扶风寺、尹道真祠共处)曾为一佛舍。明正德四年春,王阳明游白云庵作诗《白云堂》:“白云僧舍市桥东,别院回廊小径通。岁古檐松存独干,春还庭竹发新丛。晴窗暗映群峰雪,清梵长飘高阁风。迁客从来甘寂寞,青鞋时过月明中。”诗前3句是对白云堂的写景状物,末句表达了王阳明被贬之寂寞和郁闷心情。

23.龙里惜别。王阳明贬谪期满,升任江西庐陵知县,诸门人送王阳明至距贵阳百里的龙里驿,王阳明作《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二首》。该诗将周遭之景和别离之情融为一体,反映了王阳明望归和留恋的矛盾心理,“归心别意两茫然”,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临别时仍不忘最后的叮咛:“相思不用勤书札,别后吾言在订顽”,又说“樽酒无因同岁晚,缄书有雁寄春前。莫辞秉烛通宵坐,明日相思隔陇烟”。

24.镇远离黔。王阳明赴任庐陵知县,途经镇远时留下《镇远旅邸书札》。书札是写给龙冈书院弟子的信,表达了“别时不胜凄惘,梦寐中尚在西麓,醒来却在数百里外也”的依依惜别之情,勉励弟子们“努力进修,以俟后会”。书札原件遗失,今仅存石印件,王阳明在书札中提到了20多位门生的姓名,此书札为黔中王门的正名提供了重要证据。

(作者系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哲学博士、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修文   镇远   栖霞   书札   龙里   贵阳   乡民   贵州   书院   思想   任健   王阳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