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618电商消费节过去了,您消费了吗?

仿佛今年的618不如往年那么热闹了,至少熊猫从自家小区的快递量上没有看出来明显的井喷。

但是大数据上看,京东、拼多多、天猫以及新杀入的抖音电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基本面上也呈现出我国的消费在年初疫情过后,有了显著的恢复。

可以看出,为了完成这个数据,无论平台还是商家,在补贴力度和让利上都拼出了老命。

所以目前这个数据体现,还是对得起大家努力地付出的。

值得一提的是各大电商品类当中,国货及带有国潮元素的商品及品牌均冲到了销售榜前列,年轻人毋庸置疑地成为了消费主力军。

目前很多商品的商业模式和商业规则均围着年轻人指定,号称得年轻人客群就得天下。

国家层面推动的房地产政策以及人口生育政策也都是围绕着年轻人和年轻家庭所制定。

仿佛年轻人的时代就要来了,社会各界也迫不及待地把发展国家的重任转交给这代年轻人。

但,你们所指望的年轻人,早就连自己都背不动了……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前段时间从一个刚实习的大学生那里了解到。

她实习工资2000一个月,家里每月还补贴给她3000,平时男朋友晚饭基本都管她,每个月抛开1500的房租水电,还倒欠4000多……

这就是当下年轻人真实的财务处境。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如果说80后是月光族,那么90后就是妥妥的是月债族。

据央行统计,我国1.75亿的90后年轻人,只有13.4%没有负债。月平均收入为6500,但平均负债却高达12万。

好家伙!负债基本是月收入的18倍,而且这个数额占全国贷款总额的30%。

还有什么花呗、借呗、白条、任性付等借款软件,里面几乎有一半的钱都是90后的年轻人借的。

这其中,财务健康一些的还能以收入养贷,但另一部分人,一直游走在以贷养贷的危险边缘,而且这已经成为了这个群体的消费习惯。

当你询问他们对这些债务有没有感到压力时,他们会直接告诉你:“钱不是攒出来嘀,是花出来嘀”、“花钱一时爽,一直花一直爽”、“要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就算没钱,借钱也要消费“。

消费至上的言论,成为了年轻一代固化的生活信条。

但是,是什么支撑他们保持乐观呢?

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年轻就有无限可能,青春就是他们赌明天的唯一资本。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但如果有一天,你失业了、生病了、家里出事了,你除了年轻还能拿出别的东西抵消风险吗?

所以为自己的未来储备一些存款用来保命是十分必要的。

但相比于这些仅是过度消费的年轻朋友们,还有一种年轻人的坑是最大的,那就是盲目创业。

如果说过度消费的坑是掏空一个人的钱包,但盲目创业的坑是掏空一家人的钱包。

熊猫有一个朋友的妹妹,大学毕业后干了几份工作,总觉得辛苦赚钱还慢,声称这样的人生不是她想要的。

结果就去学了蛋糕烘焙,光学费就花了5万多。

学成后呢,家里建议她先去别的蛋糕店打工练练手,多多积累经验。

但是她却说,如何做生意学校已经完全帮你规划好了,比如选址、门面的设计、烘焙的设备、物料和定价都会给你一整套方案,你只要花钱加盟就好了。

结果胳膊扭不过大腿,家里掏了50万,还借了30万帮她把店开起来了。

结果可想而知,现在熊猫的朋友还要去做兼职帮妹妹还债呢。

所以,导致年轻人成为负债一族,有这么几点社会原因。

1. 9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独享一个家庭的宠爱,反而社会经验积累得很少。

2. 90年代之后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所以生活品质也相应提高很多。

3. 物质极大丰富后,各个商家都在为年轻人编制消费陷阱。

4. 借钱太容易了。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商家通常制造消费陷阱的三大手段是制造需求、用消费品分级、快速掏空你的钱包。其实这些消费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的,市场也需要营销的手段盘活消费的需求。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但是引导年轻人消费升级和超前消费就是最恶毒的做法了,比如我们前面说的那些消费谬论。

因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把原来单价10元左右且不经常喝的奶茶品类,通过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这么一包装,直接单价提到了40元,而且成为每日晒朋友圈刚需的饮品。

同样的套路还有,入职前的第一款定制西装、第一款人生的包包、第一块商务手表……

这些让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以为拥有了这些,就能轻松跻身上流社会。

而且这种观念一直教唆年轻人,只要是和名利场挂钩的事物都要顶格消费,这样才能彰显你的身份和实力。

可是熊猫觉得,那些挎着名牌包、戴着名牌表、开着豪车的年轻人,在这些品牌的加持下,反而更加凸显他们的稚嫩和与年龄不符的空虚。

但这种与定位极为不符的扭曲现象却受到了年轻群体的热捧,这也映射了这个群体的浮躁。

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仪式感”,精致的下午茶、礼物的含义、聚会的礼仪、哪个不都是置办齐全了才有资格入场,而且挂上了礼仪二字,价格必定翻一番。

通过仪式感的加持,将原本通过商业衍生出来的520、1314、七夕、情人节的消费档次不知提升了多少。

很多年轻男性顿时觉得自己就是一台提款机,恋爱的成本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了,结婚时还要考虑买房买车。

资本无时无刻都在冲击着年轻人的三观,它们会按照性别、收入、学历等方方面面制定收割细节。

然后按照商品的不同品质和设计概念,划分出不同消费层级和目标人群,制定入门版、进阶版、专业版、超级版等等。

比如穿AJ和椰子就是潮流的象征,比如败家之眼和外星人就比普通电脑的硬件高贵,比如ipone的不同型号,多线圈定着年轻人不断购买的欲望。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这些品牌价值观的洗脑,不断地刺激着年轻人为之疯狂,为此超前消费。近些年又出现了“囤”的概念,这种属于中档品牌给年轻人挖的消费陷阱。

看似单价不高的商品或者生活必需品,通过不同的款式和打折促销的方式,让你不断的买买买,最后才发现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

比如女生喜欢的JK裙、千变万化的手机壳、不同质地的随身包,那个家里面不都是几十几百的堆着。

还有生活用的消耗品,比如面膜、纸巾、湿巾等等。而且有些本该女生囤的东西,男生也开始囤了。

因为资本通过对男团的打造,男性精致化的消费观也成为了一种趋势,反而现在与女性在直播间里抢化妆品和护肤品的都是男性。

这也导致了我国男性娘化的裂变。

其实反观欧美日韩,当社会经济增速变慢的时候,社会腐化就会应运而生,而我国年轻人其实正在经历这个阶段,宅男腐女就是这种文化的具体形容。

当下我国年轻人直面的问题是,多年养成的消费习惯遇到当下的失业和收入打折,无法找到平衡。生活标准已经回不去了,工作上也没有了动力,就这样不断的循环中,只能不断的用消费换取快乐,但是入不敷出的那一天,也是濒临崩溃的那一天。

所以就有人说,他们即将成为中国的“垮掉的一代”。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目前国家呢,正在通过产业升级和职业改革,逐渐为年轻人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廉租、公租和共有产权房的供给,逐步降低年轻人的生活成本。

但是个人消费的问题也是年轻人选择如何面对未来生活的关键问题,还需靠自我清晰的自律和切身的定位去解决。

下面熊猫罗列了几点有效抑制过度消费的方法:

1.每月额外的消费不超过收入的30%。

2.对于昂贵的心仪事物,先考虑其的实用价值,再考虑其的精神价值。比如赚钱工具要先于精神满足。

3.不是很重要的购买需求。就要采取延时满足,也许过一段时间你可能就不需要了。

4.没事儿不要打开购物软件,眼不见心就不烦了。

5.与氪金游戏断舍离,多利用省下来的时间研究赚钱技能。

只要做到这几点,你基本在个人财务上很快就会转正。而且30岁之前把所有精力放在工作和财富积累上,30岁之后再考虑婚配和家庭。

相信年轻的人生只要驶入正轨,才会有无限可能,当然还要附加你的上进和努力。

所以年轻人的朋友们,加油!

年轻人的消费现状,原因为何如此唏嘘

作者:大号熊猫

责任编辑:小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信息来源:新华网,人民日报等

注:文章内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以实际建设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年轻人   熊猫   单价   家里   现状   男性   收入   原因   我国   年轻   品牌   商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