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如果我们做一个排行榜,为让家长抓狂的教育问题投票,我想“孩子太慢”肯定会在榜单前三名。

孩子的日常拖沓拖沓就像分分钟崩溃:

每天起床三四次,孩子的眼睛明明是睁着的,也就是说他困了,总想再睡一觉。 ,不吼几声就起不来;

孩子出去玩,看着他以0.5倍的速度收拾东西,穿上衣服,穿上鞋子。终于一切准备就绪后,他突然看到了茶几上的奥特曼,忍不住拿起它玩;

如果平时能保持妈妈的善良和孝顺,那么到了做作业的时候,就真的要开战了。 2小时写了一页作业,他很享受,我崩溃了。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可以说,无数家长因为拖拖拉拉的问题对孩子吼了N+1次,越来越累。

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孩子拖延症的问题,因为中国有句古话:三岁八十。

此外,著名心理学家葛安妮、葛必坚在《0-12岁,给孩子一个好的品格》一书中也强调:孩子在童年时期的品格形成,是一生品格的原型。

如果现在父母不能把孩子从拖延的习惯中“拯救”出来,恐怕这个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拖延呢?怎样才能阻止孩子拖延,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1:孩子为什么会拖延?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孩子的拖延症有最合理的解释。

大脑的前额叶是大脑发育最慢的区域,直到孩子出生到26岁才完全发育。换句话说,孩子的大脑功能与成年人相比是不完整的。

所以当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理性的)告诉孩子:你必须完成你的作业。孩子大脑的其他区域(动物)告诉他,“我想玩,我想休息,我太累了,不想学习了!”未成熟的前额叶皮质此时不占优势,导致孩子拖延、注意力不集中温和,抱怨发脾气。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就行为目的而言,儿童拖延的原因各不相同。因为从孩子的行为来看,拖延只是孩子对某件事的选择,比如上学迟到,还在玩玩具,起床后半天不穿衣服。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大多数拖延实际上是对特定任务缺乏热情。

例如,手头有更有趣、更令人兴奋或更紧迫和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或者因为对需要做什么事情缺乏概念,比如日程安排、详细要求等,孩子没有概念,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所以就出现了“拖延症”。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2父母错误地纠正方法孩子会遇到什么困境?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人格教育》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名言——“在一个有拖延习惯的孩子背后,总有一个人必须为他安排一切。人”。我同事最好的朋友的孩子,以前每天上学的时候都要拔河。上学的路上,她经常生气地走到自己面前,而她身后的孩子则迈着沉重的步伐,边走边哭。人们实际上必须花费 30 分钟才能完成步行。但同事和闺蜜发现,面对孩子拖拖拉拉的情况,最难处理的是他们很不耐烦,最怕迟到或者打乱原定的安排。所以她迫切需要孩子跟随这个节奏。当孩子跟不上时,她会特别不耐烦。在不断地催促下,孩子们的拖延症越来越严重。他们每天都在经历类似的对抗,这几乎让他们的亲子关系彻底崩溃。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古人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就是这件事的真相。那么,当父母纠正孩子的拖延症时会发生什么?

A. 削弱孩子我成长的责任感一切都在父母的催促下,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节奏被打乱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再这样下去,孩子对自己成长的责任感就会减弱,总有一天父母不会督促,孩子自己也不会去做。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B. 孩子容易自卑想象一下,当我们被催促时,我们是否感到内疚或尴尬?当你被催促太多时,你是否会感到烦躁和不想做的负面情绪?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当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催促时,他们也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孩子可能会用较慢的动作来默默抵抗:做事会变得更加急躁,可能经常觉得自己不够好,容易自卑,甚至降低学习效率。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C、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由于父母的催促,孩子依依不舍的行为,心里却越来越厌恶。在不断地催促下,孩子与父母的矛盾会愈演愈烈,心与心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像上面的故事,因为孩子在上学的路上走得很慢,耽误了妈妈的时间规划,两人在一次次的抱怨中,彼此的心越来越远。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3: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而不拖延?正确引导孩子不拖沓三点:

A.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简单来说就是“我很好,我可以做到”的感觉。孩子大脑中的决策者非常软弱,常常打不过“猴子”。父母需要给孩子注入能量,帮助他们对抗“猴子”的诱惑。如果孩子还在小学低年级,可以陪孩子学习,监督旁边的孩子。但是,监督不等于监控。如果您的孩子有点慢,拼写有点歪,或者将加号视为减号,请不要总是纠正它。别着急,更别说“你怎么这么慢,几点了,别人家孩子们早做完了! “ 等等。孩子学习有困难,要及时提供帮助。孩子进步了。例如,通常需要 2 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今天可以在 1 小时内完成。虽然还是慢,但也要适时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当孩子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时,他自然会更积极地做事,逐渐减少拖延。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B. 父母应该学会等待拖延不一定是坏事。历史上也有不少名人也拖拖拉拉。例如,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断断续续地画了16年的杰作《蒙娜丽莎》。拖延和成绩差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许多学业专横的孩子也有拖延问题。比如山东高考的尖子生孟令浩,就经常拖拖拉拉。他会在学习之间玩游戏。与普通的网瘾者不同,他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到了,游戏就会被放下。这种程度的拖延实际上是放松大脑的一种方式。孩子不是机器,适当的拖延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家长要学会等待,不要一看到拖延就开始催促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C、让孩子承担拖延的后果家庭教育有个规律,父母做的越多,孩子做的越少。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如果父母的努力占了80%,那么孩子只需要付出20%。如果你继续超重,孩子可能最终什么都不做。越是担心、担心孩子,孩子就越不会焦虑。所以从现在开始,家长只做一些必要的提醒和监督。如果你的孩子第二天早上在翻找校服和作业,别管它,让他自己去找,或者等他去学校被老师批评。只有让孩子承担拖延的后果,他才会提前做好事情,减少拖延。

培养一个不拖拉的孩子,你要学会这3点

我非常喜欢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你不必看到整个楼梯,你只需要走一步”。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我们都会拖延,但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的实践。我们别无选择。把我们自己的节奏和期望强加给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我们急于唠叨,因为我们比我们的孩子更失控。相信自然后果也是孩子克服拖延症的唯一途径,我们可以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去体验。让孩子明白,守时有更好的期望,拖延的后果就是这样,所以如果我们想改进,我们可以如何做得更好。但毕竟孩子需要逐渐认识到拖延是他一生的修行,他才会有更多的力量去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额叶   孩子   作业   拖沓   品格   拖拉   大脑   后果   家长   父母   习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