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6月8日,中国中免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拟增资用于海口市国际免税城项目(地块五)的免税门店装修及免税商品采购等。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来源中国中免公告


据了解,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2.6万平方米,投资超百亿,是涵盖免税商业、有税商业、高档办公、高端酒店、人才社区等业态的大型单体免税旅游商业综合体。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该项目免税商业中心造型屋面完成施工,预计今年正式投入使用。


除了中国中免在海南有动作,闻旅通过搜索发现,今年5月份曾有3家公司在海南相继布局了免税业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5月24日,王府井发布公告称,拟1.6亿元收购海南奥特莱斯旅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旅业”)100%股权,同时承担股东借款本息7.77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收购计划顺利,王府井也将要在海南地区落地线下实体免税业务。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事实上,这是王府井在拿下免税牌照两年后,第一次有明确的免税业务布局动作。早在今年1月份,王府井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利用海南打造自由贸易港战略机遇,尽早实现在海南的商业布局,始终是王府井对外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目前公司仍在积极推进免税项目落地的各项准备工作。而官方的回复终于在5月份也有了明确的动作,不再只是喊“空头话”。


一系列的动作之下,是否也意味着王府井也要加快布局免税业务?王府井的入局对于海南免税市场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王府井又会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王府井VS中免,攻擂VS守擂


5月25日,王府井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参与竞购的方式,获得聚源信诚(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源信诚”)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的海南旅业100%股权。股权转让价格1.6亿元,同时承担股东借款本息7.77亿元。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据悉,聚源信诚曾在4月21日将其所持有的海南旅业100%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发布产权转让信息,且以动态报价的方式进行竞价挂牌出让。王府井参与了本次竞购,并在5月24日被确认为本次公开竞购的受让方。


对于此次收购所产生的影响,王府井在公告里面称,一方面是目前国内奥特莱斯业态成长迅猛,市场空间广阔。海南省未来要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造国际知名度假天堂、康养天堂、购物天堂和会展高地,初步建成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公司将加快旗下各业态在海南地区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是因为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再加上万宁丰富的旅游资源,皆可以为项目带来较好的客流。


其实,王府井早在2020年6月就拿到了免税牌照,之后便开始布局之路,比如2020年10月份,与众信旅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在市内免税店领域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合开展“旅游+购物”业务;2021年1月份,与海南橡胶集团成立海南海垦王府井日用免税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除了海南,王府井集团还计划在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和武汉光谷开设一体化大型购物中心及市内免税店,以此来推进免税业务的发展。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王府井拿到免税牌照两年的时间里,诸如此类的布局接连不断,但一直没有实际的线下实体店落地,这或许已错过免税行业的增长爆发期。等到未来出境游开放后,海南市场的红利或将也撑不起王府井的免税发展。


然而,谈到免税业务,不得不提的是免税行业中的龙头——中国中免。据了解,目前中国中免在海南有5家离岛免税店,可以说是占据了海南离岛免税的半壁江山。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中免实现营业收入676.76亿元,同比增长2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54亿元,同比增长57.23%。其中,海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470.96亿元,同比增长57.19%。


尽管从业绩来看2021年中免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是由于去年海南也受到疫情影响,再加上海南免税企业的增多,中国中免也受到一些影响。根据中国中免财报,2021年其免税商品销售营业收入为429.36亿元,销售营业成本为266.97亿元,营业成本比上年增长49.71%,毛利率37.82%,但比上年减少7.08个百分点。由此来看,虽然免税商品增多了,但是毛利却减少了。这也意味着未来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回到王府井布局免税业务上,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南布局,海南的免税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诸如中免、海旅投、深免等企业已经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快速发展,且已经在海南落地实体店,而王府井此次入局是否能够从中“分一杯羹”,一切尚不得知,但可以明确的是势必将迎来一场“硬仗”。



政策加持+企业布局,“水深火热”的竞争早已开始


据贝恩公司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境内个人奢侈品市场达到了约47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是疫情之前2019年消费总额2340亿元的两倍之多。由于出境游仍是停滞状态,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选择在境内购买奢侈品。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由于疫情导致出境游受阻,中国市场在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中的占比达到70%至75%;2021年,因为消费回流趋势的延续,该比例进一步上升至90%以上。


除了奢侈品消费的回流促进了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增长,旅企上市公司也在马不停蹄的布局海南免税业务。最早的是在2019年,凯撒旅业(现为ST凯撒)宣布以自有资金设立海南同盛世嘉免税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同盛免税”),注册资本2亿元,设立完成后将作为其免税业务的管理平台,推动免税领域业务的发展。


紧接着2020年5月,中国国旅发布公告称,全资孙公司中免集团(海南)运营总部有限公司拟以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现金收购中国旅游集团持有的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51%股权,本次交易价格为20.65亿元,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免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此外,今年年初,上海机场与日上免税行(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免税店项目经营权转让合同之补充协议》。日上上海将在浦东机场经营面积1.69万平方米的免税店,该公司由中国免税品(集团)持股51%。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来源海汽集团公告


另外,今年5月更是有三家公司接连不断布局海南。5月10日,海南发展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书,新增的4140.79万股股份,募集资金总额近6亿元,均由公司控股股东海南控股认购;5月16日,海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海南旅投持有的海旅免税的部分或全部股权;5月24日,王府井宣布收购海南旅业100%股权。


种种动作,均表明免税市场竞争激烈。据海南省商务厅数据,今年1-2月海南10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128.73亿元,同比增长33%,市场持续火爆;但3月份离岛免税销售受疫情影响较大;此外受疫情管控客流下降影响,五一期间海南离岛免税店销售6.45亿元,纯离岛免税销售3.99亿元,同比去年五一假期下降59.82%。


尽管市场波折,但是政策一直在支持免税行业的发展。自海南离岛免税政策正式实施,到《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建设方案》发布实施,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在不断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放宽。除了海南,粤港澳大湾区也在大力推进打造免税经济、推动实行“市内免税店”政策。除此之外,天津、武汉、成都、长沙等多地也传来要布局市内免税店的消息。各地竞相布局免税店,也显示出免税市场的巨大前景。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意见》提出“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规划建设一批中国特色市内免税店。”随着政策利好的不断释放,企业接连不断的落子海南,免税行业之间的竞争或许早已开始,只是谁将率先成功突围,仍需要时间来验证。



出境游继续暂停,“王府井们”能否抓住窗口期?


日前,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移民管理局再次发布通知,当前疫情仍处于全球大流行阶段,病毒不断变异,输入病例较多,国际旅行的风险依然较高,外防输入的形势依然严峻。目前组团出国旅游活动仍然暂停,也不鼓励个人出国旅游观光、访朋探友。


这也就意味着,短时间内出境游仍处于停滞状态,刚好可以给国内免税市场带来一次发展机遇。其实,中国免税市场的业务相比国外起步晚,且销售额低。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免税市场的份额占比不到10%。另据世界免税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消费了全球约40%的免税品,其中境外购买免税品整体规模超1800亿元,而国内免税市场的销售额仅有约501亿元,同比增速达到31.5%,但国内免税销售仅占全球份额的12.5%,这说明中国的免税消费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的免税行业也在受到巨大冲击,据央视财经报道,疫情暴发后,韩国免税店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市内免税店客流量不到过去的二十分之一,免税店数量从2019年末的57家减少至如今的48家。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尽管当下国外正在陆续放宽出入境政策,旅游业逐步恢复,但是免税行业仍受到影响。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4月,韩国免税店销售额11.21亿美元(约7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46%;其中,国外游客销售额10.33亿美元,同比下滑21.91%。


反观国内市场,出境游继续暂停,中国出境游客回流,促使旅行消费重心转移到国内。目前,国内免税市场也在不断发展,一方面免税购物中心的数量在不断扩充,另一方面政策对于免税行业的支持,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免税大军。对于王府井来说,或许可以趁着这次收购,借助海南旅业在免税业务上实现真正的突破。


除了消费回流,中国免税市场也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2年和2023年我国免税市场销售额将达到944亿元和13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67.48%和46.7%。此外,据山西证券发布的研报,目前我国的市内免税店规模较小,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发展空间可观,推动市内免税运营商发展可以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到中国进行消费。


王府井加速布局免税,中国中免“龙头”地位不稳?


而在4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意见》专门强调了市内免税店,业内人士解析,除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机场免税店相比,一是市内免税店交通便利,且不用受登机前各种手续的影响,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购物,同时也可以减轻消费者各方面的成本付出;二是市内店铺租金相对来说较低,且空间上不受限制,可以拥有较大的面积来展示商品,种类也更加丰富,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面对市内免税店的布局与发展,未来市场究竟有着怎样的格局?此前广州市社科院国际商贸研究所副研究员揭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其他类型免税店相比,市内免税店交通更便利,经营面积不受机场、港口条件限制,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商品,更充裕的购物时间,可以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在吸引消费回流上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曾公开表明,从当前看,在全球疫情影响出境游停摆情况下,应抓住机遇让免税消费回流。从长远看,免税业要苦练内功、提升服务水平,才能为消费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部分配图源于摄图网,参考资料:

【1】消费回流推动中国免税行业未来增长;来源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2】又一资本“抢滩”免税业务,海南免税发展百花齐放;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

【3】国家发文,多地布局!免税经济站上新风口?来源经济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王府井   离岛   免税品   布局   海南   疫情   市内   中国   龙头   地位   业务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