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代润泽
编辑 | 麦广炜
菜鸟已经成立九周年。
最近财报显示,菜鸟外部营收占总数的69%,其中主要来自全球物流和国内供应链等。
回首2013年,菜鸟起初希望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快递公司效率,进而提升物流体验。深耕物流行业多年后,菜鸟不仅成为阿里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同时也能为全球物流行业在数字化的进程中提供技术支持。
这背后是九年里物流行业的变革,也是菜鸟不断实战、总结,再到推演、坚守的过程。
伴随着互联网浪潮,九年的时间里,菜鸟从内部能力建设到外部能力输出,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2014年,拥有清华大学本硕、法国国家计算机研究院(INRIA)博士背景的丁宏伟博士加入菜鸟,他带领着一群年轻工程师推动着菜鸟的底层大数据建设和商业分析应用。
加入菜鸟前,丁宏伟博士在IBM有近十年的物流与供应链算法研究工作。期间,他对中国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进行了非常透彻的研究并深度参与了多家快递物流的项目。在菜鸟八年的时光里,丁宏伟博士与团队从最开始的大数据建设,到商业分析、数据产品再到网络规划等环节都一一搭建,因此对行业、仓储、配送等业务有很深的理解,也知道如何用适配的科技应用到实际的业务场景中。
早期的物流行业,每天都伴随着大量的生产性工作。仓储上有大量的库工需要拣选和搬运,大量的卡车司机来来回回运输,快递小哥们忙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所以需要有创新型的工具提高生产力。然而2014年之前,国内快递物流行业乱象横生,人工分拣让行业无法快速走向自动化。
电子面单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局面,小小的一张贴纸将地址信息化,让行业转向自动化成为可能。为了将包裹进行快速识别,菜鸟研发了单件分离设备和高速交叉分拣机;为了机械控制识别、定位包裹,自动化仓库、AGV(带自主导航功能的机器人)、四向穿梭车等仓储自动化创新接连诞生。自动化可以让整个过程数字化,需要记录到每个动作状态的数据。
实际上,物流操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要考虑成本。对于成本敏感的物流行业来说,数字化最大的难度并非采用何种实现路径,恰恰在于成本控制。拿最常见的快速包裹追踪过程来说,出库、分拨、分拣、派送等环节在实操上就有20多个扫描环节,每扫一次都有成本支出,如果在跨境物流场景下,海外末端的扫描成本会更高。那么如何降低成本?与RFID(射频识别)相关的技术和设备是选择之一。
目前,菜鸟正在围绕RFID标签、RFID读写器进行优化,不仅提高了短距通信定位能力,自动扫描替代人工也能提高效率且降低成本。例如,菜鸟在西班牙、法国的物流网络部署了RFID识别系统后,单个物流节点的获得成本降低至1分钱,此前依赖人工扫描则需要2-3元人民币。
有了自动化能力后,还需要有数字化输出的能力,菜鸟与欧冶工业品的合作一直被视为典型的案例。其中,菜鸟的OTWB管理系统和数字供应链控制塔,能在复杂的工业品供应链场景下得到集中落地。欧冶工业品是宝武钢铁旗下的供应链平台,工业品年交易超过1500亿人民币。
这个案例对菜鸟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要对多项业务的线上管理有高度认知;第二、系统能对工业品进行线下运营、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第三、疫情期间,系统本身能否短时间完成部署。这三个要求都是菜鸟的强项。系统搭建本身不算困难,最大的挑战在疫情期间的沟通和协作。
菜鸟团队在疫情期间从未离开上海,而是全体留在隔离酒店,与客户一起坚守。尤其是系统刚上线的几天,团队通宵达旦、轮流值守,连欧冶工业品的董事长张静都坦言,菜鸟团队的奋斗敬业精神触动了自己和整个公司。
能够在疫情期间完成交付的项目经验,可以追溯到2021年的泰国闪电达合作案例。当时菜鸟面对的情况更加棘手——疫情、海外实施、文化差异,以及总计不超过四个月的项目周期,每一条影响因素单独拎出来都是不小的挑战。最后,闪电达上线了168台AGV ,设备运行得非常流畅,系统则运用了菜鸟的柔性自动化技术和仓库管理系统WMS,这也是基于国内的经验输出到海外,效果十分显著。目前该仓库日均能保持6000单的高额产出,大促时只需增加AGV数量,日处理能力便可提升到20000单。
回头来看,丁宏伟博士将整个过程分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这三个方向不仅要有自身的定位,有核心能力的研发,也要有对外商业化产品的输出能力。从发展阶段来看,目前菜鸟正处于扎稳数字化底盘、并逐步向智能化迈进的阶段。比如基于人工智能衍生出的快递末端无人车,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规模化应用。不过,目前无人车的应用场景相对较窄,更丰富的产品版图已经开始布局。这是后话。
2021年,西门子“缺芯事件”让整个行业陷入了焦虑。
电器控制设备多数都需逻辑控制模块PLC,西门子基本囊括了全球市场,缺芯断货导致很多企业无法自动化升级。于是,菜鸟自研了通过软件控制的PLC,并拿下了面向欧洲出口的CE认证,用国产替代解决了燃眉之急。
其实,靠软件控制的PLC在一定程度上,要比硬件PLC有更强的远程部署能力,随时变化的控制能力也更强,这里面就有了很多发挥空间。但并不是每一个难题都能够迎刃而解。闪电达所在的东南亚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菜鸟的技术有足够的优势,可以形成“降维打击”。
但是面对欧洲的竞争对手时,这种优势会被急剧压缩。在技术层面,欧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技术迭代,孕育了大量隐形冠军,在某个垂直领域具有极高的话语权。欧洲自动化能力非常高,中国企业在生产质量、制造质量和底层关键元器件等方面都要学习和追赶。
尽管中国互联网科技非常发达,很多云端技术、数字化、IoT、数智化分拨等方面有技术自信,不过值得反思的是,很多底层的创新,比如芯片等硬科技上,对中国企业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譬如RFID芯片,无论标签芯片,还是读写器芯片,70-80%的市场份额都被几个欧美企业垄断了,这让丁宏伟博士深受触动。也许,中国物流科技未来的努力方向之一,是自研自动化的核心芯片、控制器等关键部件。
在理念层面,欧洲市场非常讲究规划,对规划详细程度、细致程度要求非常高,而且对于最终的交付结果、规划的匹配程度要求也很高,丁宏伟博士坦言:“这并不完全是一个追求快和性价比的问题。”
在发展模式方面,欧洲的企业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地方,丁宏伟博士总结了三个方面。首先,许多海外领跑的企业都有二三十年以上的悠久历史,这些企业的专注度极高;其次,领跑的隐形冠军们能将整个行业的体系化分级,在颗粒度上深入经营,高科技领域深度研发;最后,欧洲企业在常态化发展方面有诸多经验,企业能条不紊、高质量地不断向前推进。而菜鸟的优势是差异化。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短短六个月,菜鸟一口气完成了欧洲七大分拨中心的规划、搭建及投产,实现了分拨数智化,提升了仓储效率和电商服务体验。数智化改造让菜鸟在欧洲分拨中心的分拣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西班牙马德里分拨中心运营经理Alvaro Giron感慨,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包裹都可以在一个分拨中心往外发,之前这是不敢想象的。
提到不同之处,当地传统的分拨中心大部分采用高精自动化设备,而菜鸟则采用了自研的海外分拨系统(GXMS),核心的产品功能“流向引擎”,将全球各地的包裹业务属性标签化,这样靠系统灵活指挥自动化设备,将包裹分拣至格口。比利时列日的菜鸟eHub中的分拨中心作为典型案例,流程上,当来自中国的跨境包裹抵达时,流向引擎会按照目的国流向分拨,与菜鸟的区域卡班网络进行协同,分拨目的地细化到卡车线路和注入点。而后包裹经由系统事先规划的物流履约线路,运往对应的欧洲、泛欧洲国家。
物流行业正在显示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和行业趋势。从外部环境来看,物流科技本身受到了行业和供应链需求快速变化的影响。
物流配送时长从几日达到隔日、当日再到小时达,彻底改变了物流场景;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结构;疫情对物流应急响应能力、实时调度能力、实时感知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要求。
从行业本身的技术发展上看,物流科技的生产工具创新节奏在不断加速,互联网带来的科技红利也正在大规模融入物流行业。究其原因,除了物流科技本身的变化,资本的加持也推动了研发、应用的速度加快。曾经某项科技的诞生,在测试、应用前有两三年的孵化时间,现在只留出一年甚至半年的反应时间。
作为一家物流产业互联网公司,菜鸟的发展路径将始终围绕产业和互联网展开。这里面包含了应用型和颠覆性科技。应用型科技的研发周期不算长,产出后能很快应用,而颠覆性科技在研发、创新上有很高的门槛,研发周期的时间需要综合来判定。比如找几个软件工程师开发一款工业化软件很快,然而真正做出一套完整意义的工业化高级按,需要三到五年的迭代。
任何科技能力的提升,应用于企业、行业里,甚至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都会聚焦在科技交付和实施难度上。对菜鸟而言,本身要对行业、业务场景有足够深刻的理解。丁宏伟博士发现,一些像自动化系统等效果明显的部署,企业很容易消化吸收。而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搭建,非常考验企业的理念和运营适配能力。
菜鸟应该如何把握未来?总结下来主要有两个布局。在分拨自动化领域,菜鸟已经研发了软PLC以应对“缺芯”问题,实现了核心控制件的自己自主,但这只是解决了第一代自动分拨系统的问题,为的是能够紧紧跟上前辈同行的脚步。
显然,只做追随者是不够的。丁宏伟博士对行业的判断是,过去行业两三年的发展,第一代自动分拣只解决了包裹的分拣问题,这里面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菜鸟正试图研发“第二代数智分拣系统”,除了交叉带分拨能力,将劳动力管理、车场调度、干线运营等物流要素与环节统一集成到分拨中心,通过产品的代际创新,让自身能力实现跃迁。
另一个层面是自动驾驶。在科技应用层面,自研的底层科技实力是基本盘,而那些具备颠覆性的科技能力,也应该长期坚持。拿自动驾驶举例,这是一个需要相当长时间、相当大规模的投入才会有结果的项目。菜鸟早在2015年就开始研发自动驾驶,目前应用于快递末端的无人车队已经投产。
如今,近500辆无人车组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快递无人车队。因此,作为技术的延续,在干线运输、城市配送等场景下的系列无人驾驶产品研发就显得顺理成章。上述两个例子中,读者们可以感受到菜鸟始终保持核心科技建设的科技态度。正如丁宏伟博士一直强调的:“菜鸟是一家规模化的物流产业互联网公司,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科技能力,才能走得长远。”
总结来看,九年来菜鸟的发展,见证了物流产业里,从生产工具等创新,到生产关系的优化,直至颠覆性核心能力的发展,这个过程是逐渐积累的。
2013年成立以来,菜鸟依托互联网基因,用科技手段、数据方法一方面扎实做物流,另一方面为物流供应链提供服务。作为一家产业互联网公司,目前菜鸟拥有比较完备的国内仓储、国内配送、国际仓储、国际配送、自营的能力,也有一些如菜鸟驿站的消费者业务。海外业务上既有重资产投入的物流基建,也有诸如智能合单,能通过技术手段为客户降低成本,提升时效的创新。
对菜鸟而言,不管是采用重资产的投入,还是轻量化的创新,都是实现方式的不同而已,终极目标殊途同归,要让自身、让客户、让行业伙伴获得高质量的发展。
如今,菜鸟的物流能力正在“外溢”。比如乡村创新的智能产地仓,便是通过自动化能力帮助农民增收,也是物流科技参与乡村振兴的实例。这是技术的普惠一面,也是自然而然的一面。
雷峰网雷峰网
更新时间:2024-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