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投资者的盛宴

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集成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主要股东包括: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广信、联想投资等。

2008年,科大讯飞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30。


科大讯飞:投资者的盛宴

概述:

12年前,一位叫刘庆峰的年轻人充满豪情地对柳传志说:“我们的企业未来要做得比联想更大!”当时是2000年,距离科大讯飞成立仅一年。

1999年,由中国科技大学的一批学生创办的公司在梦想着“实现未来人与所有机器都能对话”。而在12年后,科大讯飞已经占领了中国中文语音技术市场80%的份额。

刘庆峰曾说:“我们在创业时的目标就是年销售额100亿人民币以上。”而科大讯飞2008年上市时的营业收入仅仅是这个目标的1/40。不过对此刘庆峰并没有气馁:“上市只是我们发展的一小步。”

2008年4月,科大讯飞首次IPO,以每股12.66元人民币的价格发行2680万股,发行市盈率将近30倍。

2009年1月,科大讯飞官方发布的2008年业绩报表显示,科大讯飞2008年的营业总收入为2.575亿元人民币。

科大讯飞仅仅用了8年就做到了2.5亿元的营业额,它们离100亿的梦想还远吗?

萌芽

科大讯飞的崛起和出现,以及之后的种种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源自于一次谈话。

1997年7月,刘庆峰和王仁华进行了一番推心置腹的对话,而对话的核心就是将中国科技大学语音实验室中的语音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当时,中国科技大学在语音技术尤其是中文语音合成技术方面已经是国内的“领导者”。

王仁华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人机语音通信实验室主任。中国科技大学的语音实验室在语音研究方面长期得到了“国家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支持。而王仁华本人在中国语音研究领域更是一代“大师”,其主持开发的中文语音合成技术曾被认为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科大讯飞:投资者的盛宴

刘庆峰则是王仁华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在王仁华的实验室中从事语音技术研发工作,在保送研究生后,又担任了语音合成项目研究的具体负责人,成为了王仁华旗下的一名青年学生专家。

当时刘庆峰已经是一名研二的学生了。根据中国科技大学的传统,研究生读到二年级的时候一般就要开始准备GRE考试(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出国留学的一干事宜了。除此之外,语音技术在国外很受欢迎,刘庆峰又一向成绩优异,留学的事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但是刘庆峰却向老师王仁华坦诚地提出了两个要求,如果老师答应他的这两个要求,那么他就不选择出国留学了,而是留下来继续做语音技术产业化的工作。这两个要求一个是王仁华和中国科技大学语音实验室要为语音技术的产业化提供强大的支持,二是他本人在语音产业化项目中要有一定的收益保证,即占有一定的个人股权。

王仁华听完他的两个条件毫不犹豫的回答:“没问题,你踏踏实实地留下来,你的条件我全部满足。”就这样,刘庆峰踏踏实实地留了下来。

然而,无论是王仁华还是刘庆峰,刚开始都不认为自己能够独自完成语音合成技术的产业化工作,所以他们选择了合作的方式。


科大讯飞:投资者的盛宴

1997年年底,福建中银国际集团以每年2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到1998年8月时这一价格已经增加为50万元)独家买断了中国科技大学语音技术的使用权。之后,中银国际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中银天音公司,单独负责对语音技术的产业化进行研究。

刘庆峰参与了这次与福建中银的合作,出任中银天音的总工程师,并作为董事在公司占有一定的股权。

当然,中国科技大学将语音技术的使用权以独家买断的形式转让给福建中银也顺应了当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迫切需要,保证了中国科技大学语音技术在短时间内实现产业化的尝试,但也对科大讯飞的私募股权融资历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中银天音的总部在福建,但是刘庆峰却留在了合肥,因为中银天音的研发基地就设在合肥。作为总工程师,刘庆峰召集了十几个精明能干的技术人员进入公司,与他一起进行语音技术产业化的研究开发,毕竟将一项技术转变为实际的应用,还有很多的困难要解决。

在研发初期,双方的合作还算愉快,并且在市场上开发出了一些优秀的语音产品,但是这种良好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1999年年初,双方的合作出现了问题。

刘庆峰表示,当时双方最主要的分歧在于产品化的方向上。刘庆峰说:“我们当时的想法比较天真,只是一心想把中科大的语音实验室做成中国的贝尔,埋头做一些产品化的研究工作,但是后来发现这样合作下去很难。”

按照刘庆峰的说法,中银国际的人才素质都比较高,而且也很有魄力和想法,但是他们对语音技术却并不了解,因为当时语音技术在产品化的方向上并不清楚,所以他们往往会向研发中心提一些不适当的要求,即使做出了好产品,中银天音也缺乏在市场上推广的经验,这让刘庆峰等一批研究人员十分失望。

“快要过春节的时候,那边已经没有钱投过来了。我只好借钱给大家发工资。当时意识到问题已经很严重,如果再这样下去,语音产业化的前景很渺茫。”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刘庆峰唏嘘不已。

或许对于刘庆峰来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另起炉灶。1999年3月份,刘庆峰和中银天音的负责人开始谈判,表示自己要退出中银天音,单独成立公司,并且自己亲自做语音技术产业化的工作,最终刘庆峰和手下的研发人员抽身而退。

1999年6月,刘庆峰和王仁华在合肥注册成立了他们的新公司——安徽硅谷天音公司,刘庆峰任总经理。公司注册资金3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国科技大学占有20%的股份,安徽经贸委旗下的一家附属公司占有15%的股份,其余65%的股份由高层管理者持有,其中刘庆峰和王仁华都有一定的个人股份。

只不过,由于中国科技大学的语音技术使用权已经由中银天音独家买断,如果硅谷天音要做语音技术产业化工作,就需要先从中银天音手中购买到语音技术的使用许可权——尽管这个技术是王仁华和刘庆峰亲手开发的。所以刘庆峰在创业初期只能从中银天音那里购买使用许可权之后才能继续开发,进行语音技术的产业化。

崛起

硅谷天音成立之后,由于有一批精通技术的人负责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所以很快就在业界打响了名声。

1999年7月初,国家经贸委、中国电信、国家技术监督总局联合在上海举行了一次试点,进行民航保单的防伪自动查询系统招标,这一系统就需要用到语音合成技术,当时有很多公司都参与了这次招标,而结果是刚成立不久的安徽硅谷天音脱颖而出,并从此名声大振。与此同时,很多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开始与硅谷天音接触。

然而,就在硅谷天音为是否接受投资犹豫不决的时候,合肥市市长车俊走到了台前,带着美菱集团、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等几个企业的负责人来到了硅谷天音,并明确表示政府希望硅谷天音能够留在合肥。而从中国科技大学方面而言,他们也需要一所具有高校品牌的科技企业来提升知名度。因为当时在国内,具有高校概念的公司数不胜数,仅上市公司就有许多,如清华紫光、清华同方、北大青鸟、天大天财、北大方正、东大阿尔派、华工科技,等等,但同样是国内名校的中国科技大学却没有这样的企业。当然,安徽省也希望能崛起一家知名的高科技企业。

其实,当时想投资硅谷天音的安徽省内的公司就有5家,其中包括3家已上市公司,但是硅谷天音的第一轮融资只接受了美菱集团、安徽省信托和合肥永信电脑公司作为合作对象。

刘庆峰之所以选择这三家企业,是因为他们各有侧重。合肥永信电脑虽然在全国并不出名,却是安徽省信息产业界的龙头企业,在IT界的经验十分丰富。而安徽省信托投资公司在当时是全国信托界的第一名,年赢利8个多亿,资金实力雄厚。美菱集团旗下有美菱股份上市公司,是闻名全国的大型企业,而且公司管理规范,可以帮助硅谷天音提高管理水平。

1999年12月,美菱集团、合肥永信电脑、安徽省信托正式与硅谷天音签署投资协议,成为其新股东。2000年1月,安徽硅谷天音正式更名为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从原来的300万元人民币增长为6000万元人民币。而具体的融资方案为:硅谷天音被估价5000万人民币,拿出其中的2940万元人民币和三家企业进行合作。美菱集团、合肥永信电脑、安徽省信托各拿出1020万元人民币,共计3060万元人民币组成了注册资金为6000万元人民币的科大讯飞。其中,原硅谷天音占有新公司49%的股权,而其他三家企业分别占有17%的股权,由于员工持股的比例仍然在32%以上,所以刘庆峰认为公司的主导权依然在自己手中。

科大讯飞的第一轮融资并没有财务顾问和会计师事务所介入,至于为什么把硅谷天音估价5000万人民币,刘庆峰曾开玩笑说“全是凭感觉,虽然有市长牵头,但具体到商业谈判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对于新进来的股东来讲,恨不得将估价压低到1000万元,但我们觉得值5000万元。”

而且在制订融资方案的时候,三家新股东之所以能够接受硅谷天音5000万人民币的估值,主要是看好中国科技大学语音技术的应用前景。

对于整个融资过程,刘庆峰十分满意。因为刘庆峰想借这个机会与福建中银的关系做彻底的了断。当时,福建中银仍然掌握着中华科技大学语音技术的独家使用权。因此刘庆峰想将独家使用权从中银天音那里买回来,这样才不会处处受制于人。而且,自从刘庆峰带走了大部分研发人员另立门户之后,中银天音的语音技术产品化开发实际上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不过想买回来,还是需要大笔的资金。

此时刘庆峰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谈判天赋,除了坚持将硅谷天音定价为5000万元人民币以外,并设法和三大股东签订协议,让对方将3060万元人民币打入公司的账户中,随后拿着这笔钱和福建中银天音进行谈判,而后,科大讯飞以7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一次性从中银天音的手中买回了中国科技大学语音技术的独家使用权。

对于福建中银来说,这自然是一笔相当不错的买卖。因为从他们买断中华科技大学的技术开始,几年中的花费不过200万元人民币,最终却卖出了7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而科大讯飞方面也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无论是王仁华还是刘庆峰,都觉得这笔买卖做得值,诚如王仁华所说:“如果当初不是福建中银买走这项技术,或许现在他们还在实验室中搞研究,那么也就不会有现在的科大讯飞了。”

1999年年终总结会上,刘庆峰显露出了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意味深长地总结了科大讯飞的发展历程:“我们走着弯曲的直线,用爬的姿势实现了飞的速度!”

科大讯飞:投资者的盛宴

冲天

有了3060万元的现金收入,刘庆峰不禁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而后,刘庆峰立刻着手做了一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由科大讯飞牵头,与社科院语言所、中科院声学所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语音实验室合作,共同成立了“中文语音创业者联盟”。

社科院语言所、中科院声学所、中国科技大学的语音实验室,这三家研究机构可以称为国内语音合成领域技术方面的最强者。而科大讯飞则把这三家最强者联合在了一起,分别与他们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由科大讯飞为三家研究机构提供固定的研究经费,并且给其一定的科大讯飞期权奖励,但是联合实验室在语音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产业化的所有权归科大讯飞。

虽然这一决策使科大讯飞每年在“语音创业联盟”上要投入20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经费,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通过给这些研究机构充裕的经费,科大讯飞挖掘出了很多一流的人才,而且顶尖实验室的研究结果的产业化所有权归科大讯飞,这就等于国内一流的语音技术研究机构每年的成果都由科大讯飞独享。在这一点上,刘庆峰显露出了自己的“精明”,因为这对于他们的竞争对手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2000年7月份,科大讯飞已经陆续在市场上推出了十几种语音技术产品。但是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的主要精力一直放在语音和新技术的开发上。“就像英特尔一样,虽然不直接生产电脑,但是生产电脑最核心的CPU芯片,我们就定位于提供最核心的语音技术,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语音、语言技术方案的提供商。”刘庆峰对此解释说。

当时,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平台上已经拥有近150家开发商,而且都是IT界各个领域内的知名企业,其中包括联想、华为、海尔、贝尔、阿尔卡特、美通及全球最大的电话语音卡厂商Dialogic等。仅此一项,2001年,这些厂商就要向科大讯飞支付5000万元的使用费。

自此,科大讯飞真正实现了盈利,同时,科大讯飞也进入了爆炸式的发展期。

2000年11月30日,科大讯飞的三大股东安徽信托、美菱集团、合肥永信分别与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高科)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分别将自身所持有的科大讯飞公司价值501万元人民币、420万元人民币和360万元人民币的股权转让给复兴高科,转让价格为663万元人民币、546万元人民币和468万元人民币。

就这样,复兴高科以1677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科大讯飞21.5%的股权,跃居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2005年6月,复星高科将这些股份全部转让给了上海广信,转让价格为2060.58万元人民币。而后经过多次转让和增资扩股之后,上海广信的持股比例变更为17.66%。

其实,上海广信与复星高科的幕后老板是同一人——著名的企业家和投资家郭广昌。郭广昌旗下的复兴集团遍布各个领域,他同时还持有上海广信58%的股权。当时,郭广昌在资本市场的扩张十分迅猛,“复星系”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0余家。而郭广昌也在不断加大自己私募投资的力量,争取抓住每一个好的私募机会。

无独有偶,除了郭广昌,被刘庆峰设为追赶目标的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也出现在了科大讯飞的私募投资者名单上。

2001年6月6日,联想投资向科大讯飞注入2533万元人民币的私募股权融资,折合注册成本800万元人民币,占科大讯飞8.21%的股权。而后,联想投资陪伴科大讯飞走过了7年的岁月,直到科大讯飞上市。

除了郭广昌和柳传志,还有一位“明星级”私募投资者进入了科大讯飞的董事会——盈富泰克。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比科大讯飞的“年龄”还小,却具备雄厚的实力,是由10家大型信息产业企业集团出资设立的,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管理。企业私募投资和咨询服务,并且接受信息产业部的委托,负责管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

2005年6月14日,合肥永信将自己所持有的科大讯飞价值153万元人民币的股票转让给盈富泰克,转让价格为498万元人民币。而后,盈富泰克又对科大讯飞注入1002万元人民币的私募股权融资,折合注册资本306万元人民币,共持有科大讯飞6.28%的股权。

虽然科大讯飞的股东中不乏优秀的投资家和上市公司,但是科大讯飞的实际控制权依然牢牢把握在以刘庆峰为首的14个公司高管组成的“一致行动人”团队手中。其中,刘庆峰所占股权比例为9.47%,董事长王仁华所占股权比例为4.5%,加上其他高管和技术人员的股权,14人合计持股数量为24.3%。

既然高管拥有科大讯飞如此多的股权,那么跟随这些高管一同创业的中层人员自然也不甘落后。科大讯飞的第五大股东群,群音投资就是由46位中层管理人员组成的,大都是跟随科大讯飞从初期开始创业的中层干部和技术人员。

2008年4月,科大讯飞首次IPO,以每股12.66元人民币的价格发行2680万股,发行市盈率将近30倍。

5月12日,科大讯飞登陆深圳中小板,开盘价28.21元,较发行价上涨122.83%,收盘价为30.31元。各大股东平均获得10倍的账面回报,其中,联想投资公司持股880万股,占科大讯飞8.21%的股权,以上市以来科大讯飞最高的股价38.17元人民币来计算,联想投资所持有的股份市值高达33.6亿元人民币,账面回报率高达13倍以上。

科大讯飞终于上市了,不过提及此次上市最大的受益人,非刘庆峰莫属。如果按照股价21元人民币来计,刘庆峰持股市值高达1.6亿元人民币。而他在硅谷天音成立时的出资为37.5万元人民币,以此计算,刘庆峰的投资在9年内实现了430倍的增长。

即使以IPO当日12.66元人民币的价格来计算,仅持有科大讯飞0.41%股权的科大讯飞研究院副院长胡国平也一跃成为身家数百万的富翁。

由此可见,科大讯飞给这些股东们带来了多少回报。而面对科大讯飞是否会因为“上了市,口袋中有了钱而松懈”的问题,刘庆峰自信地说:“我们的目标还很远,上市只是我们的一小步,松懈绝不可能。”

启示录:

纵观科大讯飞的私募股权融资历程,人们不仅会唏嘘,从最初的分道扬镳到最后的上市神话,科大讯飞走过了无数艰辛的道路。而在科大讯飞私募股权融资的过程中,最耀眼的无疑是刘庆峰。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位创业老板想要获得私募投资需要具备的几点特质。

1.智慧

没有智慧的人永远只能在别人的领导下工作。融资是一件非常需要智慧的工作,如果没有高超的智商,不可能在众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投资者,也不可能与私募投资商们顺利地讨价还价。所以,智慧是企业家必备的一种素质。

2.魄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要有勇气和魄力。刘庆峰如果没有魄力,那么他也不会在出国留学的诱惑下选择留在实验室中跟导师谈条件。如果刘庆峰没有魄力,那么他也不敢在公司只有300万注册资本时张口就是5000万的估值。如果刘庆峰没有魄力,他也不敢把企业股权做得如此分散。正是因为他有魄力,所以他成功了。

声明:文章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跟观点,如有异议,请留言给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中国科技大学   硅谷   安徽省   合肥   盛宴   股权   融资   投资者   语音   人民币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