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在美27年未改国籍,而后撤走千亿资产,放弃“绿卡”回国

引言

在我国不断开放市场的过程当中,也诞生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企业家。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企业家在取得事业的成功之后,都会动起移民海外的心思。想要移民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想拓展海外业务,或者是想在海外上市等等。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还有一名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在独自创业之前,他曾在美方打工27年。然而在这27年间,他从未改变过自己的国籍。最后放弃唾手可得的绿卡,选择回国继续发展。如今网上有人讨论,李开复曾在苹果、谷歌等公司工作多年,学习经验后,选择回国创业。


李开复:在美27年未改国籍,而后撤走千亿资产,放弃“绿卡”回国

他就是李开复,出生于台湾省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到大李开复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因此高中毕业之后,他就去了国际一流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又去卡耐基梅隆大学学习,并且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

在李开复那个年代,博士学位本身就已经十分罕见了。再加上各国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李开复就变得更加抢手了。因此在毕业之后,他就顺利进入了苹果公司工作。短短6年的时间里,他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从一名技术管理人员升职成了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


李开复:在美27年未改国籍,而后撤走千亿资产,放弃“绿卡”回国

不过即使成为了全球副总裁,他也不愿意在此过多停留。随后不久,他又去往硅谷的sgi电脑公司,专门负责有关于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在去往sgi之后,李开复很快就被升任为管理层成员。不过sgi的管理层也同样没有留住他,很快他就去了微软公司,并担任部门副总裁,主要负责人机界面技术的研发工作。工作几年之后,他成为了微软公司的全球副总裁。

这一次,李开复仍然没有选择继续待在微软公司。不久之后,他又跳槽去了谷歌公司。当时的谷歌公司,还是一家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互联网公司,并没有今天这么有名。李开复陪着谷歌公司一同成长,并最终胜利成为谷歌公司的全球副总裁。在当时,微软仍然不肯放弃李开复,甚至还想要通过打官司的方式抢回李开复这名人才。

不过最后的结果令人意料不到,辗转这么多家国际巨头互联网企业之后,李开复最终的选择竟然是回国创业。其实凭借着李开复的个人能力,想要拿到美方绿卡也不过是唾手可得的事情。不过李开复并不想要更改自己的国籍,如果有这样的心思的话,早在27年前,他就可以向美方申请更换美方国籍了。2009年的时候,在美国打工27年的李开复选择回国,决定在祖国创业。

在回国之前,李开复就已经在美方建立了创新工场。这家公司主要是为培养创新人才而存在的高科技企业,每年都会孵化出5个左右的项目。比如说小米的联合创始人林斌,曾经就受到过创新工场的培训。

眼看着时间成熟了,李开复就选择回国,并将创新工场的主力都转移到中方。后来由于美方一直打压创新工场,李开复甚至干脆直接关闭了美方的创新工场。不仅如此,还将原本投入在美方创新工厂的资金,也一并转移回了中方。

李开复的这一举动,也着实让美方市场损失不小。粗略估计来看,损失额度大约在1200亿美元左右。在回国之后,李开复立刻投入到对于创新工场的建设当中。现如今我们所熟知的美图手机和小牛电动车,这些项目都有创新工场的投资。不得不说,李开复的回归,对于我国的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确实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李开复:在美27年未改国籍,而后撤走千亿资产,放弃“绿卡”回国

除此之外,李开复在回归之前,还在美方境内带动起了一波回国热潮。当时追随着李开复一同回国的,还有不少留学生和华裔企业家。而他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全然是基于李开复的决定。

他们相信李开复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既然李开复这么看重中方市场,那就说明中方市场未来一定有着更大的发展前景。在此情况之下,这些华裔企业家也陆陆续续在中方市场布局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投资和孵化创新项目之外,李开复平时也会受邀去各大高校分享自己在美方的“打工”经历。27年的打工经历,也确实让他学到了很多,也总结了很多经验之谈。

峰结语

而这些分享,对于高校的毕业生们来说,无疑都是十分珍贵的。过来人实打实的经历,往往会对他们产生更好的启发,帮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苹果公司   微软公司   哥伦比亚   都会   绿卡   美方   工场   国籍   中方   企业家   资产   工作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