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4个孩子,端午节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粽子”

兴许是上了年纪,近来的我,会格外注重节日。每每临近假期,我会提前把工作安排好,若是不能够,只好等到节假日之后了,决不会让自己加班。

还没成家那会,我真的是个工作狂,除了工作之外,我几乎没有其他爱好,也不爱社交,觉得工作能让自己有充实感。

别人都笑话我,掉进钱堆里去了。我只是傻笑着点头,从不觉得这样有何不可。因为小的时候,我家比较穷,大冬天的一家三口人,围在灶台旁,就吃一盘姜末炒吃蛋。

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味道了,但脑海里还会有那个场景,每每想起时,内心会有翻涌出不一样的情感来,有对困窘的不羁,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我相信困顿都是一时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当然了,我也不是自吹,自己有多厉害。我自认为再普通不过了,只不过愿意为了心中的理想生活而不懈奋斗。

曾经的我,价值观有些问题,偏执地认为,只要有钱,就能让那些瞧不起我的人刮目相看。于是,我冷落了亲情,活成了一个眼里只有利益,会权衡和算计的怪物。

“我有4个孩子,端午节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粽子”

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我的家人懂我,哪怕全世界都背离我,我也不在乎。可惜,工作后的我,越发让家人不理解,他们心疼我,不想我飞那么高,只盼望着我能够常回家看看。

他们跟我打电话,都会小心翼翼的,跟我旁敲侧击,生怕惹我不高兴。其实我知道,他们是想关心我,可又不知道怎么表达。

有的时候,我会耐心地陪着他们,一起聊天。可很多时候,我都是在忙,不想被打扰,哪怕是家人也不行,于是会说一些难听且伤人的话。

说出去之后,我整个人不太自在了,因为心里面知道,那样子会让家人受伤了,于是想着事后去弥补。不过很多时候,都会忘记。一来是因为确实忙,二来是不想再扯开伤疤。

直到我外婆走了,我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我才顿悟,过往的我活得有多冷血。不是说家人不愿通知我,而是他们知道,以当时我的个性,哪怕知道也不愿回来。

与其平添我的烦恼,倒不如替我下了决断,不让我见外婆的最后一面。我看着墓碑上,那张慈祥和蔼的外婆遗照,内心悲痛万分,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扛到四下无人时,才一个人放声痛哭。

“我有4个孩子,端午节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粽子”

自知对家人的亏欠太多,从那以后,我便转移了重心,把原先冷落了的家人,重新花心思去亲近。之前,五一小长假,我就回了一趟老家,小住了几天后,踏上返工之程时,心情是舒畅和愉悦的。

难怪有人会说,家是避风港,是能量的补给站。哪怕我在外多苦多累,回到家总会被治愈。这次端午,我还提前做了安排,为避免路上拥堵,特地调休了。

在节前,我就满载着礼物,回到了老家。看着朋友圈里有人吐槽,堵在了路上,叫苦连连。我就有点庆幸,还好当初早做了计划。

端午节当天,按照我们当地习俗,每家每户是要包粽子的。我从小就给我妈打下手,已经积攒了一些本事,手巧和麻利不减当年。

趁着熬煮粽子的功夫,我去村里溜达了一圈,顺带看看是否有儿时的伙伴也回来了。逛了一圈后发现,村里面几乎看不到年轻小伙子了,都是些上了年纪的叔叔婶婶,小孩也很少。

对此我也见怪不怪,毕竟留守农村的青年太少了,那些在外有本事的父母,也都把孩子接进城里去了,只留下一些年长的老人。

“我有4个孩子,端午节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粽子”

不得不说,如今过节的氛围已经淡了许多。我在村里溜达了一遍后,发现少有人家会自己裹粽子吃了,他们觉得麻烦,还不如买来吃省事。

是啊,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你想要的东西。只是也有钱照顾不到的地方,比如老人内心空缺了的那块区域,我们该拿什么去填补。

在我溜达的过程中,李婶见我如此勤快回来,便热情地喊我,去她家坐坐。在一番寒暄后,她也不藏着掖着,直接跟我大吐苦水,说她4个孩子,端午连个电话都不打,也没人寄粽子。

言语间,满是凄凉。我只好宽慰她,没准孩子们都忙,忘记了过节呢。李婶虽上了一些年纪,但脑袋还清醒,并没那么好安慰。

她紧接着说,孩子他爹走得早,我一个人拉扯4个孩子长大,真不容易,情绪难免会失控,打骂小孩也是家常便饭,可也不能这么“白眼狼”。

我理解李婶的委屈,觉得当年她拉扯孩子长大不容易,如今她老了,孩子们不孝顺她不应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记挂着她的好。

我也不好意思当面拆穿她,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从李婶的口中,我听出了委屈,但事出必有因。造成如今的局面,想必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我有4个孩子,端午节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粽子”

孩子们这么做,确实不对,但为人父母的李婶,也要反思该如此去抚平子女们内心的伤痕,不是说没事就真没事的。

在回家的路上,李婶的那句话,就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我有4个孩子,端午节无一人电话问候,也没人寄粽子”。若换做是我,经历李婶这样的处境,该会如何应对,我想不到答案。

我这个人,不太喜欢表露感情,给人的感觉比较冷漠。其实我的内心,挺敏感和炙热的。我会铭记那些人对我的好,懂得投桃报李,饮水思源的人。

我想这是人之本性,没有无缘无故的深仇大恨,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我不敢说李婶的子女就一定不孝,4个孩子没有一人电话问候,也没有人寄粽子,问题明显摆在了那里。

要说对父母百分百满意,或者说没有一丝的不爽,那是不存在的。因为人无完人,尤其是在那个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可想而知要想活下去,要付出多大心力了。

父母们虽有过错,但只要不是不可饶恕的,就试着去原谅吧。别跟自己过不去,因为我们在长大的同时,父母也在老去。

可能有天,你的父母患病了,不记得回家的路,不记得自己的姓名,但她还会脱口而出,呼喊你的乳名,那样的冲击,希望你永远也不要有。

人生在世,其实是一场体验。我们要学会放下,与过往和解,成全他人,也放过自己。此生了无遗憾,才是幸福美满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粽子   孩子   都会   端午节   村里   外婆   子女   内心   家人   父母   电话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